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
浏河片区农田水利工程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 |
|||||||||||||||||||||||||||||||||||||||||||||||||||||||||||||||||||||||||||||||||||
建设单位 |
太仓市浏岛现代农业投资有限公司 |
|||||||||||||||||||||||||||||||||||||||||||||||||||||||||||||||||||||||||||||||||||
法人代表 |
朱雪红 |
联系人 |
朱建刚 |
|||||||||||||||||||||||||||||||||||||||||||||||||||||||||||||||||||||||||||||||||
通讯地址 |
太仓市浏河镇 |
|||||||||||||||||||||||||||||||||||||||||||||||||||||||||||||||||||||||||||||||||||
联系电话 |
13906224278 |
传真 |
/ |
邮政编码 |
/ |
|||||||||||||||||||||||||||||||||||||||||||||||||||||||||||||||||||||||||||||||
建设地点 |
太仓市浏河镇 |
|||||||||||||||||||||||||||||||||||||||||||||||||||||||||||||||||||||||||||||||||||
立项审批部门 |
太仓市发改委 |
批准文号 |
太发改投【2015】143号 |
|||||||||||||||||||||||||||||||||||||||||||||||||||||||||||||||||||||||||||||||||
建设性质 |
新建■改建□技改□ |
行业类别 及代码 |
A0141蔬菜种植 |
|||||||||||||||||||||||||||||||||||||||||||||||||||||||||||||||||||||||||||||||||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2008.01万 |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401602.01 |
|||||||||||||||||||||||||||||||||||||||||||||||||||||||||||||||||||||||||||||||||
总投资 (万元) |
94000 |
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 |
822 |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 |
0.87% |
|||||||||||||||||||||||||||||||||||||||||||||||||||||||||||||||||||||||||||||||
评价经费(万元) |
/ |
预期投产日期 |
2016年9月 |
|||||||||||||||||||||||||||||||||||||||||||||||||||||||||||||||||||||||||||||||||
原辅材料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 本项目进行旧建筑的维修、出新、装修以及环境改造,均为建筑施工过程,无工业生产性原辅材料。 |
||||||||||||||||||||||||||||||||||||||||||||||||||||||||||||||||||||||||||||||||||||
水及能源消耗量: |
||||||||||||||||||||||||||||||||||||||||||||||||||||||||||||||||||||||||||||||||||||
名称 |
消耗量 |
名称 |
消耗量 |
|||||||||||||||||||||||||||||||||||||||||||||||||||||||||||||||||||||||||||||||||
水(吨) |
6750 |
燃油(吨/年) |
/ |
|||||||||||||||||||||||||||||||||||||||||||||||||||||||||||||||||||||||||||||||||
电(度) |
1万 |
燃气(标立方米/年) |
/ |
|||||||||||||||||||||||||||||||||||||||||||||||||||||||||||||||||||||||||||||||||
燃煤(吨/年) |
/ |
其 他 |
/ |
|||||||||||||||||||||||||||||||||||||||||||||||||||||||||||||||||||||||||||||||||
废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 本项目废水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期间总排放量为5400m3,产生后就近接入各临时驻地的市政污水管网,纳入城北污水处理厂处理。城北污水处理厂尾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排入长江。 |
||||||||||||||||||||||||||||||||||||||||||||||||||||||||||||||||||||||||||||||||||||
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 本项目投入使用后不使用含放射性同位素及伴有电磁辐射设施。
|
||||||||||||||||||||||||||||||||||||||||||||||||||||||||||||||||||||||||||||||||||||
工程内容及规模(不够时可加附页): 1、项目由来 伴随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农产品需求总量刚性增长、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农业对外依存度明显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任务艰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意义重大、任务繁重。 为了进一步加快太仓市农业的发展,推进新型农业的建设,改变农业的发展模式,推进太仓市的新农村建设,形成集约化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太仓市浏岛现代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拟投资9400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并建设相关配套设施。其中高标准农田30120亩,农业配套基础设施占地3012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的有关要求,本项目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此,项目建设单位特委托我单位——江苏绿源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1951号)对本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我单位在接受委托之后,经过现场勘查并查阅相关资料,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2、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名称:浏河片区农田水利工程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 建设单位:太仓市浏岛现代农业投资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太仓市浏河镇; 投资:项目总投资约11亿元,其中环保投资822万元,占投资总额的0.87%。 建设内容规模: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农业园区建设、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规划用地30120亩,(何桥村农业园片区占地13700亩,高桥村高桥片区占地2000亩,张桥村S339北侧片区占地3000亩,万安村新东片区占地2500亩,新闸村桃源泾两侧片区占地920亩,浏南村新镇片区占地1600亩,墅沟河片区占地3400亩,桃源生态农场(原拆旧区)3000亩)。 项目拟平整、复垦土地27108.00亩(其中水果种植4066.20亩、蔬菜种植12198.60亩、水稻种植10843.20亩),建设单体大棚6505.92亩、连栋大棚5692.68亩、防虫网4066.20亩,配套建设管理用房378间,购置其它生产设备等。 为了保证本项目能高效高产运营,项目将修缮基地生产设施道路80.32万m2,同时建设进排沟渠、喷滴灌设施、景观绿化、环卫设施、电力通讯设施、安保设施及其它附属设施工程等。 项目的技术指标具体见表1。 表1 项目技术指标一览表
3、建设方案 (1)主体技术 项目农业种植采用有机基质栽培技术、特种栽培技术、长季节栽培技术。其中有机基质栽培技术是有机农业与无土栽培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无土栽培方式,采用有机固态肥取代化学营养液,在作物整个生长过程中只灌溉清水,肥料成本降低53.3%,基质成本降低60%。特种栽培技术(柱式、壁式、挂式等)集立体栽培、无土栽培、设施栽培于一身,用营养液自动循环浇灌,满足蔬菜生长对水、气、肥的需求,具有技术新、工艺化、节水环保、绿化容量大、美观和易管理等优点。长季节栽培充分利用大棚保温、保湿等特点,改善棚内小气候条件,实现蔬菜春提早、秋延迟栽培,延长上市期,从而缓解设施栽培茬口倒换困难、减缓育苗及定植工作量,提高经济效益。 (2)单体大棚和连体大棚 为满足反季节蔬菜、果品需要,项目设置单体大棚和连体大棚,采用热镀锌管和钢管做支架,屋面为塑料薄膜。单体大棚设置自动卷膜装置,连体大棚设置自动铝合金窗,便于通风。 (3)防虫网 使用防虫网可根本性地防止害虫的危害,避免农药的使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生产。防虫网采用单栋大棚覆盖和连片单栋大棚及连栋大棚支架覆盖的形式。覆盖前进行土壤消毒,杀死残留在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切断传播途径。 (4)道路 项目区域内道路考虑有小型电动汽车及农用车通行,属轻交通量等级。路面结构形式为水泥砼结构,主行道宽5m,路面总厚30cm,各结构层次为:20cm水泥砼基层(抗折强度4.0MPa)、10cm碎石垫层;辅道宽3m,路面同主行道。 (5)排灌工程 项目以规划的道路两侧为重点,通过开挖明渠、暗渠或埋设地下下水道等多种形式,配套建设涵闸等农田小型水利设施,形成沟河相连、沟沟相通的水系网络。 项目园区灌溉系统接入市政给水管网,以给水管供水为主,配备从水塘中取水的吸水加压装置作为辅助手段。在靠近清洁水源处建立泵站,以满足园区灌溉用水需求。 (6)其它工程 环卫:项目在区域内设置垃圾收集装置、公共厕所,对产生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 安保:项目在总控中心附近设一个消防站,消防给水由市政给水管网统一供给,采用低压消防制,在重要建筑物旁沿道路设置地面式消火栓。 电力:项目在总控中心设置一台箱式变压器,变压器以放射式向各区用电中心配电箱供电。 4、项目周边环境 本项目涉及浏河镇辖区范围内共7个片区,分别为何桥村农业园片区、张桥村高桥片区、张桥村S339北侧片区、万安村新东片区、新闸村桃源泾两侧片区、浏南村新镇片区、墅沟河及桃源生态农场片区。 其中,何桥村农业园片区内主要有三星村、何桥村、墙里村、新胜村部分居民组,其余为农田;张桥村高桥片区内主要有天浜村部分居民组以及新塘有色技术铸冶厂等工业企业,其余为农田;张桥村S339北侧片区内主要有楼新村、张桥村部分居民组,其余为农田;万安村新东片区内有新东五组、六组、十一组居民,其余为农田;新闸村桃源泾两侧片区内有桃源村八组居民,其余为农田;浏南村新镇片区内有新镇七至十组居民和农场村部分居民,其余为农田;墅沟河及桃源生态农场片区内无居民点,均为农田。 项目的不同片区地理位置见附图1,周边环境见附图2、3、4。 5、施工期及施工人数 本次工程施工期预计为12个月,施工总人数约为50人,不在现场住宿。 6、产业政策相符性 本项目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后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进行蔬菜、瓜果、水稻种植。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本项目属于其第一大类第一小类第2、3条“农产品基地建设”、“蔬菜、瓜果、花卉设施栽培(含无土栽培)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为该目录的鼓励类。 本项目不在国家《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范围内,也不在《江苏省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3年本)》和《江苏省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3年本)》范围内。 由此可以看出,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要求。
|
||||||||||||||||||||||||||||||||||||||||||||||||||||||||||||||||||||||||||||||||||||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地块范围内原为当地农田,无原先存在的环保问题。
|
||||||||||||||||||||||||||||||||||||||||||||||||||||||||||||||||||||||||||||||||||||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项目地理位置 太仓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口南岸。地处北纬31°20′~31°45′、东经120°58′~121°20′。东濒长江,与崇明岛隔江相望,南临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西连昆山市,北接常熟市。总面积822.9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85.9平方公里,陆地面积537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8.23万公顷,耕地面积3.43万公顷。 2、地形地貌地质 项目所在地为广阔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平坦,高程2.5~2.9m(85国家高程),地质条件良好,地耐力为80~190kPa,适宜各类工程建设;该陆域沿江有大堤,外侧滩地平缓,宽300~1100m,-10m岸线距堤1000~1400m,基层埋深在300m以下,为淤泥质岸线,可作为码头用长桩桩基持力层,具有优越的建港条件。地质构造为新华夏系第二巨型隆起带,淮阳山字形构造宁镇反射弧的东南段。区内断裂构造规模不大,基底构造相对稳定。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大面积的升降运动,差异不大,近期呈现持续缓慢沉降。根据“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1990)”及国家地震局、建设部地震办[1992]160号文,苏州市50年超过概率10%的烈度值为Ⅵ度,本区域地震基本裂度为Ⅵ度。 3、气候特征 太仓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受北方冷高压控制,以少雨寒冷天气为主;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炎热;春秋季是季风交替时期,天气冷暖多变,干湿相间。2007年平均气温17.6℃,比常年偏高1.9℃。年降水量1119.7毫米,比常年偏多30.1毫米,全年雨日158天,比常年多29.6天。年日照时数1893.8小时,比常年偏少75.2小时。地常年主导风向为东(E)风,ESE~SSE向风的频率占25%,每年秋季则以东北(NE)向风为主。 4、水系、水文特征 太仓市濒临长江,由于受到长江口潮汐的影响,太仓境内的内河都具有河口特征,河水的潮汐运动基本与长江口的潮汐运动一致。长江口是一个中等强度的潮汐河口,长江南支河段呈非正规半日潮,每天二涨二落。根据附近江边七丫口水文站的潮位资料分析,太仓长江段潮流特征如下: 平均涨潮流速:0.55m/s;平均落潮流速:0.98m/s; 涨潮最大流速:2.78m/s;涨潮最小流速:0.12m/s; 落潮最大流速:3.12m/s;落潮最小流速:0.62m/s。 本项目纳污水体为新浏河,新浏河是苏南河网最东边的一条主要入江河道,河口宽度120~150m,长约20km。根据《江苏省水域环境功能区划》,其环境功能为工业、农业用水,2010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标准。 5、生态环境 (1)陆地生态 项目所在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日照充足,物产丰富,为鱼米之乡。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棉花等农作物和各种蔬菜。沿江防洪堤种植杉、松等树木。 (2)水生生态 太仓江段靠近河口,在潮流界内,为淡咸水交汇混合处,形成了优越的自然渔业环境。从鱼种的生态特点分析,长江下游渔业水产资源有淡水种、半咸水种、河口种和近海种四大类型。 鱼类以鲤科鱼为主,还有鲥鱼、刀鱼、河鲚、中华鲟等珍贵鱼类。另外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在渔业生产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此外长江太仓段还有白暨豚等珍稀濒危动物。
|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社会经济 太仓市隶属江苏省苏州市管辖,市人民政府驻地城厢镇。境内地势平坦,河流纵横,土壤肥沃,物产富饶,素称“江南鱼米之乡”。改革开放以来,太仓保持持续增长的经济发展势头,在全国率先进入小康市,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列。全市辖7个镇、126个行政村、3483个村民小组、68个居民委员会,境内有太仓港经济开发区。2013年全市年末户籍人口47.45万人,比上年增加19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6.5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11%,死亡率为8.03%,自然增长率为-0.92%,年末常住人口70.70万人,城市化率为64.48%。 根据《2014年太仓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太仓市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5.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84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556.68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469.81亿元,增长9.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0523元,增长8.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1%。 全年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6.47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税收收入90.97亿元,增长10.8%,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达85.4%,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97.63亿元,比上年增长5.7%。 2、教育、文化、卫生 教育现代化稳步推进。太仓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83所,其中新增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年招生数14944人,在校学生71177人,毕业生16563人,教职工总数5480人,其中专任教师4512人。幼儿园33所,在园幼儿11726人;小学28所,在校学生30234人,招生数5137人;初中15所,在校学生14927人,招生数5286人;高中4所,在校学生5635人,招生数1779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3515人,招生数1081人;高等院校1所,在校学生5140人,招生数1656人。成人教育学校26所,在校学生76296人。 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有效推进。图博中心投入使用,文化艺术中心、传媒中心进入内部装修,沙溪、浮桥等6个镇文化中心达标建设完成。承办了第八届国际民间艺术节、奥地利克恩顿州合唱团、肯尼亚舞蹈团、保加利亚和奥地利艺术团等来太演出活动。全年免费放映数字电影1477场次,吸引观众30万人次。举办了“2010上海世博会太仓主题周”、双凤龙狮、滚灯和江南丝竹在世博场馆专场演出74场次、金秋文化创意产业推介会、牛郎织女邮票首发式、第二届海峡两岸电影展等活动。《太仓历史人物辞典》出版发行,收录3450个太仓历史人物。 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健全。医疗机构床位2608张,卫技人员3039人,分别比上年增长5.2%和5.0%,其中医生1209人,护士1130人。全市有各类卫生机构17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8个,疾控中心1个,急救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急救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共接听电话76892次;出车10485次,增长17%;接送病人8431人,增长18%。 太仓市浏河镇污水处理厂位于浏河镇滨江大道以西、浏茜公路以东、五号桥以南400 米处,宋泾河旁。浏河镇污水厂设计能力为1万吨/日,污水处理采用的A2/O氧化沟工艺。污水厂接管标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 中三级标准及《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表1 中B 等级标准。尾水排放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 标准和《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T1072-2007)。
|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 1、大气环境 根据太仓市环境监测站2013年6 月1 日-30 日的浏河镇区监测数据表明,项目区域内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日均浓度范围分别为:NO2 0.015~0.045mg/m3、SO2 0.013~0.039mg/m3、PM10 0.046~0.067mg/m3。三项指标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符合太仓市大气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 2、水环境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周围水环境为浏河,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浏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根据《2012年太仓市环境质量年报》浏河各断面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浏河水质监测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2 浏河断面水质主要项目指标值(单位:mg/L)
3、声环境 本次评价期间在不同的分区分别选取代表点进行了声环境现状监测。监测时间为2015年9月24日,昼、夜间各一次。监测表明,各区域的声环境质量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要求。 监测结果见表3。 表3 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
|
|||||||||||||||||||||||||||||||||||||||||||||||||||||||||||||||||||||||||||||||||||||||||
|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项目周边主要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4。 表4 项目周边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
|||||||||||||||||||||||||||||||||||||||||||||||||||||||||||||||||||||||||||||||||||||||||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
1、地表水新浏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SS参照执行《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第四级标准,具体标准见表5。 表5 地表水环境标准一览表
2、SO2、NO2、PM10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具体标准见表6。 表6 环境空气标准一览表
3、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具体标准见表7。 表7 声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
|
||||||||||||||||||||||||||||||||||||||||||
污染物排放标准 |
1、废水 项目施工期的生活污水纳入浏河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其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排放标准,其中氨氮和TP参照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B等级标准。浏河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和《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T1072-2007)。具体见表8。 表8 项目废水排放标准一览表
注:括号外指标为水温大于12℃时控制指标,括号内为小于等于12℃控制指标。 2、噪声 本项目主要集中在施工期,施工期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具体标准限值见表9。 表9 噪声排放执行标准一览表
|
||||||||||||||||||||||||||||||||||||||||||
总量控制指标 |
本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无需申请污染物排放总量。
|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简述(图示): 本项目的营运过程为各种农产品的种植,采用先进的有机基质栽培技术、特种栽培技术、长季节栽培技术,灌溉采用喷灌技术,可以避免氮磷元素进入自然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经营过程中采用防虫网防治虫害,避免了农药的使用。因此项目的主要环境污染环节集中在施工阶段。 施工期的污染主要有施工扬尘、噪声、固废、废水等污染因素。 |
主要污染环节 一、施工期 1、废水 本项目废水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车辆冲洗废水。 施工人员共50人,施工期12个月,在整个施工期内,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720m3。由于项目施工地点分散,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产生后就近纳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浏河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入新浏河。 车辆冲洗废水产生量较少,项目通过设置统一的沉淀池讲该部分废水沉淀后作为道路施工的抑制扬尘用水使用。 2、废气 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气为施工扬尘,主要来自于道路、沟渠施工过程。由于施工区域主要为农田区域,土壤湿润,相关的建筑材料堆放较少,因此产生的施工扬尘较少,本次不对其定量计算。 施工扬尘产生后,在当地大气中以无组织形式扩散。 3、噪声 本项目的高噪声设备为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由于项目无大型土建施工,施工期间的设备以小型设备为主。 对于项目的施工设备噪声,通过调整工作时间、避免夜间施工,可以较好的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有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1)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中主要含有砖块、混凝土块等杂物。该部分固废产生量较少,产生后经分类收集后运往区域建筑垃圾堆放场地处置。 (2)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来自于施工人员的生活过程,按照每人每天0.5kg计算,施工期间预计产生量为9.0t/a。 生活垃圾产生后,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后处理。 二、营运期 1、废水 项目采用喷灌、无土栽培等技术,同时采用防尘网,可以较好的避免含有农药、化肥的废水的产生。因此,项目营运期废水为少量的现场管理人员的生活污水。 项目营运期现场管理人员约50人,人均生活用水定额按照100L/d考虑,则污水产生量为1460m3/a。生活污水产生后经当地市政污水管网纳入浏河镇污水处理厂处理。 2、废气 项目营运过程中无废气产生。 3、噪声 项目无明显的高噪声设备,营运期无较大噪声产生。 4、固废 项目营运期的固废为大棚废塑料薄膜和生活垃圾。 (1)废塑料薄膜 塑料薄膜在覆盖一定时间之后,由于风吹日晒,会产生性状的改变,需要更换。更换周期约1年一次。根据本项目大棚的面积,估算项目的塑料薄膜用量约为12.8t。因此,项目的废塑料薄膜产生量约为12.8t/a。 该部分固废为一般固废,产生后经统一收集后外售处理。 (2)生活垃圾 项目营运期人均生活垃圾按照1kg/d考虑,则其产生量为18.3t/a。生活垃圾产生后经过统一收集,然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外运处理。 |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
排放源 (编号) |
污染物名称 |
产生浓度 |
产生量(t) |
排放浓度 |
排放速率(kg/h) |
排放量(t) |
排放去向 |
大气 污染物 |
无 |
无 |
/ |
/ |
/ |
/ |
/ |
无 |
水 污 染 物 |
生活污水 |
废水量 |
/ |
1460 |
/ |
/ |
1460 |
经市政管网进入浏河镇污水处理厂处理 |
COD |
400mg/L |
0.584 |
|
/ |
0.584 |
|||
SS |
200mg/L |
0.292 |
|
/ |
0.292 |
|||
氨氮 |
50mg/L |
0.073 |
|
/ |
0.073 |
|||
TP |
6mg/L |
0.009 |
|
/ |
0.009 |
|||
电离和电辐磁 射辐射 |
/ |
/ |
/ |
/ |
/ |
/ |
/ |
/ |
固 体 废 物 |
经营过程 |
废塑料薄膜 |
/ |
12.8 |
/ |
/ |
0 |
统一收集后外售 |
生活垃圾 |
/ |
18.3 |
/ |
/ |
0 |
环卫部门外运处理 |
||
噪 声 |
分类 |
名称 |
治理前声级dB(A) |
治理后声级dB(A) |
排放情况 |
|||
无 |
无 |
/ |
/ |
/ |
||||
其他 |
/ |
/ |
/ |
/ |
/ |
/ |
/ |
/ |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本项目施工过程需要进行地面开挖,破坏了地面植被。同时,堆土的堆放,遇到雨季也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 项目区域以农田为主,植被类型除田间野草外,主要为农业作物,无珍稀动植物资源。因此,本项目施工不会造成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减少和灭绝。项目建成后还将对区域进行绿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当地的植被。 本项目建设的道路沿现有的田间道路铺设,不另外占用土地。少量的附属设置占地面积小。因此,项目也不会造成土地利用类型的明显改变。 项目区域的生态系统为农业生态系统,本项目在现有的生态系统基础上发展高效农业,其作物类型也为当地常见作物,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影响较小。 综上说明,项目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期的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 施工期间土地开挖、建筑材料的堆放都将产生施工扬尘,施工现场近地面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的浓度将比平时高出几倍或几十倍,大大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要求。但这种施工所产生的粉尘颗粒粒径较大,因此在飞扬过程中沉降速度较大,很快落至地面,所以其影响的范围比较小,局限在施工现场及附近。对于施工扬尘,项目应采取如下措施: (1)在施工现场设置围挡,围挡高度不得低于1.8m,围挡周围设不低于0.2m的防溢座。 (2)施工工地内的主要通道进行地面硬化处理,对裸露的地面及易产生扬尘的堆放物料进行覆盖。 (3)建筑物外部设置防尘网,减少扬尘的扩散。 (4)及时清运建筑垃圾,不能清运的需采取覆盖措施。 (5)主体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场地平整和绿化工作。 (6)对于不可避免产生的扬尘,采取洒水喷淋等抑尘措施。 (7)施工工地采用预制混凝土,不在现场进行混凝土搅拌。 在采取上述措施之后,施工期扬尘可控制在施工场地附近,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同时,施工期具有一定的时限性,在施工结束后,其影响也自行消除。因此,项目的施工期对当地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2、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废水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可通过市政污水管网纳入浏河镇污水处理厂处理。目前,当地污水管网已接通,为施工期生活污水的接管提供了条件,可以避免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现象,对当地水环境影响较小。 3、声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期的噪声主要为施工机械噪声,一般施工噪声随着施工过程的结束而自行消除。同时项目各建筑的施工期相对较短,仅在昼间施工,可以使施工期的噪声影响降至最低。 因此,项目施工期噪声对当地环境的影响较小。 4、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对于建筑垃圾,经分类回收其中的有用部分后,其余外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生活垃圾则经过统一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外运处理。 建筑垃圾在堆放时,采取了防雨、防渗和防止扬尘措施,避免了建筑垃圾随雨水随意流淌,从而避免了对当地水体的污染。生活垃圾在暂存时,使用加盖垃圾桶进行收集,并日产日清。 在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的固废对当地环境影响较小。
|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 水环境 项目营运期废水为现场管理人员的生活污水,产生后经当地市政污水管网纳入浏河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入新浏河。 目前,项目区域的污水管网已铺设完毕,项目建成后能够实现污水的接管。同时,项目的污水产生量较少,对浏河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影响较小。污水经过处理之后,污染负荷大大降低,对新浏河水质影响较小。 2、大气环境 项目营运期无废气产生,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3、声环境 项目营运期无明显高噪声源,对声环境影响较小。 4、固废 项目营运期的固废为大棚废塑料薄膜和生活垃圾,均为一般固废。废塑料薄膜产生后经统一收集后外售处理,生活垃圾产生后经过统一收集,然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外运处理。 各部分固废均能够得到妥善处理,对当地环境影响较小。 5、地下水 本项目营运过程中采用大棚栽培技术,在灌溉方式上采用了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避免了传统的大水漫灌。在病虫害防治上,采用防虫网技术,可以避免农药的使用。因此,项目营运期间不会造成大面积的农药、化肥随灌溉用水而进入土壤和地下水的情况,因此对当地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 6、生态 本项目施工过程需要进行地面开挖,破坏了地面植被。同时,堆土的堆放,遇到雨季也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 项目区域以农田为主,植被类型除田间野草外,主要为农业作物,无珍稀动植物资源。因此,本项目施工不会造成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减少和灭绝。项目建成后还将对区域进行绿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当地的植被。 本项目建设的道路沿现有的田间道路铺设,不另外占用土地。少量的附属设置占地面积小。因此,项目也不会造成土地利用类型的明显改变。 项目区域的生态系统为农业生态系统,本项目在现有的生态系统基础上发展高效农业,其作物类型也为当地常见作物,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影响较小。 综上说明,项目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 类型 |
排放源 (编号) |
污染物名称 |
防治措施 |
预期治理效果 |
大 气 污 染 物 |
无 |
无 |
无 |
对环境影响较小 |
水 污 染 物 |
生活污水 |
COD、SS、氨氮、TP |
经市政污水管网纳入浏河镇污水处理厂处理 |
对水环境影响较小 |
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 |
/ |
/ |
/ |
不对环境构成影响 |
固 体 废 物 |
经营过程 |
废塑料薄膜、生活垃圾 |
废塑料薄膜经统一收集后外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外运处理 |
对环境影响较小 |
噪声 |
无 |
无 |
无 |
对环境影响较小 |
其他 |
/ |
/ |
/ |
/ |
生态保护措施预期效果: 项目通过在施工期对裸露地表进行覆盖,及时清除建筑垃圾、及时对破坏的地表进行复绿等措施,可以避免水土流失的产生。同时项目建成后通过一定的绿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地表植被。 谨慎引进外来作物,在引入前应进行相关研究,防止造成当地生态系统的失衡和破坏。
|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项目概况 为了进一步加快太仓市农业的发展,推进新型农业的建设,改变农业的发展模式,推进太仓市的新农村建设,形成集约化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太仓市浏岛现代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拟投资9400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并建设相关配套设施。其中高标准农田30120亩,农业配套基础设施占地3012亩。 本项目涉及的环境敏感目标有三星村、何桥村、墙里村、新胜村、天浜村、楼新村、张桥村、新东五组、六组、十一组、桃源村八组、新镇七至十组居民和农场村部分居民,其余为农田。 2、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项目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后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进行蔬菜、瓜果、水稻种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第一大类第一小类第2、3条“农产品基地建设”、“蔬菜、瓜果、花卉设施栽培(含无土栽培)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为该目录的鼓励类。 本项目不在国家《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范围内,也不在《江苏省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3年本)》和《江苏省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3年本)》范围内。 由此可以看出,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要求。 3、达标排放性及环境影响分析 ① 废水 本项目排放的废水为生活污水,来自于营运期现场管理人员的生活过程。生活污水产生后纳入浏河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浏河镇污水处理厂尾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入新浏河。项目的废水不直接排入当地水体,经过区域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污染负荷大幅度降低,对当地水环境影响较小。 ② 废气 项目营运期无废气产生,对当地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③ 噪声 本项目营运期无明显的高噪声设备,对当地的声环境影响较小。 ④ 固废 本项目的固体废弃物为废塑料薄膜和生活垃圾。废塑料薄膜产生后,经过统一收集后外售。生活垃圾产生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外运处置。可见,项目的固废能够得到妥善的处置,对当地环境影响较小。 4、环境相容性 区域内的环境现状监测数据表明,区域内的大气环境可以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新浏河水质能够满足其规划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质标准;区域声环境能够满足1类功能区质量要求。项目建成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由此说明区域内各环境要素对本项目的制约较小。 5、总量控制 本项目主要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无需申请污染物排放总量。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污染物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营运期各种污染物能够得到妥善有效处理,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当地环境对本项目的制约较小。 从环保角度来说,本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
二、要求与建议 (1)项目应按照“三同时”管理制度的要求,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在项目投入使用前应到当地环保部门申请环保验收,验收通过之后方可投入使用。相关验收计划见表9。 (2)项目经营过程中应加强对引进新物种的管理和控制,防止出现新物种的侵入噪声的生态失衡。
表9 项目“三同时”验收计划一览表
|
||||||||||||||||||||||||||||||||||||||||||||||||||||||||||||||||||||||||||||||||||||||||
预审意见:
公 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
||||||||||||||||||||||||||||||||||||||||||||||||||||||||||||||||||||||||||||||||||||||||
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公 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
||||||||||||||||||||||||||||||||||||||||||||||||||||||||||||||||||||||||||||||||||||||||
审批意见:
公 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
注 释
一、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
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 项目周围环境图
附件1 环评委托书
附件2立项文件
附件3 项目环境管理咨询意见
二、如果本报告表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进行专项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应选下列1-2项进行专项评价:
1. 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2. 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3. 生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4. 声影响专项评价;
5. 土壤影响专项评价;
6. 固体废弃物影响专项评价;
7. 辐射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包括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
以上专项评价未包括的可另列专项,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