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前言................................................... 1
1.1 项目由来................................................................................................................ 1
1.2 项目特点................................................................................................................ 2
1.3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2
1.4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2
1.5 环境影响报告主要结论........................................................................................ 2
第二章 总则................................................... 4
2.1 编制依据................................................................................................................ 4
2.2 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9
2.3 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重点.................................................................................. 17
2.4 评价范围与环境敏感区...................................................................................... 22
2.5 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规划.............................................................................. 25
第三章 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38
3.1 建设项目工程概况.............................................................................................. 38
3.2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43
第四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76
4.1 评价区域现状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83
4.2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89
4.3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94
4.4 厂界噪声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 97
4.5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98
4.6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01
4.7 现状评价结果.................................................................................................... 102
第五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04
5.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04
5.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17
5.3 噪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18
5.4 固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20
5.5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22
5.6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24
第六章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128
6.1 评价目的............................................................................................................ 128
6.2 评价内容............................................................................................................ 128
6.3 人口影响分析.................................................................................................... 128
6.4 景观影响分析.................................................................................................... 128
6.5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128
6.6 对人群健康、基础设施影响分析.................................................................... 129
6.7 公众参与意见.................................................................................................... 130
第七章 环境风险评价......................................... 131
7.1 评价目的和重点................................................................................................ 131
7.2 风险分析标准.................................................................................................... 131
7.3 风险识别............................................................................................................ 133
7.4 评价工作范围及环境敏感目标........................................................................ 136
7.5 最大可信事故及源项分析................................................................................ 137
7.6 后果计算............................................................................................................ 140
7.7 风险防范措施及风险管理................................................................................ 146
7.8 环境风险投资情况............................................................................................ 168
7.9 结论.................................................................................................................... 168
第八章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169
8.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评述.................................................................................... 169
8.2 水污染防治措施评述........................................................................................ 175
8.3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183
8.4 噪声防治措施.................................................................................................... 187
8.5 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188
8.6 污染防治措施及“三同时”一览表.................................................................... 188
第九章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分析................................. 190
9.1 与产业政策相符性............................................................................................ 190
9.2 清洁生产分析.................................................................................................... 190
9.3 本项目清洁生产指标分析................................................................................ 192
9.4 循环经济分析.................................................................................................... 193
9.5 清洁生产结论和建议........................................................................................ 194
第一〇章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195
10.1 总量控制因子............................................................................................... 195
10.2 总量控制建议指标....................................................................................... 195
10.3 总量控制途径............................................................................................... 196
第一一章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97
11.1 经济效益分析.................................................................................................... 197
11.2 环保投资............................................................................................................ 197
11.3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97
11.4 社会环境效益分析............................................................................................ 199
第一二章 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 200
12.1 环境管理....................................................................................................... 200
12.2 环境监测机构............................................................................................... 202
12.3 环境监测计划............................................................................................... 202
12.4 “三同时”验收监测建议清单........................................................................ 204
第一三章 公众参与............................................. 205
13.1 调查方法与原则........................................................................................... 205
13.2 调查目的....................................................................................................... 210
13.3 公众参与对象的组成................................................................................... 210
13.4 征求公众参与意见的方式........................................................................... 210
13.5 结果及分析................................................................................................... 216
13.6 信息反馈....................................................................................................... 217
13.7 公参“四性”分析............................................................................................ 217
13.8 公众参与调查结论....................................................................................... 218
第一四章 厂址可行性与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219
14.1 厂址可行分析............................................................................................... 219
14.2 平面布置合理性........................................................................................... 222
第一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23
15.1 结论............................................................................................................... 223
15.2 建议............................................................................................................... 227
附件
附件一: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太港管投备[2014]60号);
附件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申报(登记)表;
附件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附件四:房屋租赁合同、租赁方土地证、房权证及规划许可证;
附件五:监测报告及质量保证单;
附件六:污水接管协议;
附件七:危废处置协议、处置单位资质;
附件八:企业液化气供应合同;
附件九:委托书;
附件十:建设单位承诺书;
附件十一:脱脂残渣处置承诺书;
附件十二:建设单位确认函;
附件十三:技术评审会签到表、评审专家组签字表;
附件十四:专家意见及修改清单。
太仓爱丽特展示器材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5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为:生产、加工、销售展示器材、金属柜台、金属货架。(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于金属柜台、金属展示架、金属货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庞大的市场需求为公司的扩展带来了市场基础。因此太仓爱丽特展示器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金属柜台、金属展示架、金属货架项目是有必要性的。
为了拓宽市场,打造国际顶级柜台及展示架品牌,通过对国内国际柜台及展示架行业市场的走向分析和预测,并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潜力,太仓爱丽特展示器材有限公司决定于2015年,在江苏省太仓市浮桥镇刘家港茜泾村(飞马路北、向阳河东侧)投资新建金属制品生产项目。
太仓爱丽特展示器材有限公司新建金属制品生产项目位于太仓市浮桥镇刘家港茜泾村(飞马路北、向阳河东侧),总投资869.2万元,租用苏州名顺良豪实业有限公司闲置厂房及办公楼,其总占地面积14089.6m2,建筑面积约8675.46m2。建设项目预计于2015年12月建成投产,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产金属柜台5万台、金属展示架10万台、金属货架5万台的生产规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规,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此,太仓爱丽特展示器材有限公司委托江苏久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评单位接受委托后,认真研究该项目的有关材料,并进行实地踏勘和调研,收集和核实了有关材料,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设项目位于太仓市浮桥镇刘家港茜泾村(飞马路北、向阳河东侧),属于太湖流域三级保护区。建设项目生产废水不含氮磷,因此,建设项目的建设不违背《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2012修订本)中的要求。根据租赁方苏州名顺良豪实业有限公司土地证,建设项目用地属于工业用地,建设项目选址符合用地规划的要求。
建设项目所在地污水管网已于2015年8月25日铺设到位,天然气管网未铺设到位,预计天然气管网将于2017年铺设到位。
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如下:
(1)建设项目与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和园区规划的相符性问题;
(2)建设项目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等的环境影响问题;
(3)建设项目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等的治理问题;
(4)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区域平衡问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等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4-1。
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合理,各类污染物经治理后能稳定达标排放,通过预测,项目建成投产后能确保周围环境功能不下降;在企业做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当地公众对本项目建设没有反对意见;建设项目清洁生产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各类污染物总量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平衡;在建设单位做好各项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的前提下,本项目的风险值在可接受范围内。因此,从环保角度分析,本项目在拟建地建设具备环境可行性。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环境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6.29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2月29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年8月29日;
(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
(10)《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发[2011]9号令)及其修改条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决定》;
(11)《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
(12)《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1]604号);
(13)《太湖流域水功能区划(2010-2030)》(国务院国函[2010]39号);
(14)《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
(15)《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监管工作的意见》环发[2011]19号;
(16)《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
(17)《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42号);
(18)《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
(19)《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
(20)《国务院关于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批复》(国函 [2012]146号);
(2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2015年6月1日实施;
(22)《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134号);
(23)《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环办[2014]30号);
(24)《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指导意见》(环办[2014]48号);
(25)《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8年4月;
(26)《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2013〕103号);
(27)《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一、二、三批);
(28)环保部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2014]197号;
(29)《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环办[2014]30号。
(1)《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2004.12.17修订,2005.1.1施行;
(2)《江苏省太湖水污染保护条例(2012年修正本)》,2012年1月12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
(3)《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2年1月12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
(4)《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2012年修正版)》,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08号;
(5)《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江苏省水利厅、江苏省环境保护厅,2003年;
(6)《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江苏省环境保护厅,2001年;
(7)《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江苏省人民政府,2013年7月;
(8)《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1993年省政府38号令);
(9)《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苏环控[97]122号);
(10)《关于印发江苏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区域平衡方案审核管理办法的通知》(苏环办[2011]71号);
(11)《江苏省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编制要求》,江苏省环境保护厅,2005年5月;
(12)《江苏省政府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苏政发[2006]92号);
(13)《江苏省城市生活及公共用水定额》(2012年修订);
(14)《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2006年10月31日;
(15)《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保厅等部门关于加强全省各级各类开发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7]115号);
(16)《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及其修改条目(苏政办发[2013] 9号文、苏经信产业[2013]183号);
(17)《关于印发<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通知》苏环科[2007]16号;
(18)《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9)《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意见》苏环规(2012)4号;
(20)《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苏政发[2007]63号);
(21)《省政府关于实施蓝天工程改善大气环境的意见》(苏政发〔2010〕87号);
(22)《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江苏省太湖流域三级保护区范围的通知》 苏政办发(2012)221号;
(23)《关于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苏大气办〔2012〕2号);
(24)《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固体废物内容编制的通知》(苏环办[2013]283号);
(25)《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14]1号);
(26)《苏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苏州市环保局,1999.6;
(27)《苏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苏府[2007]129号);
(28)《苏州市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4年修正),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4年8月20日;
(29)《关于印发苏州市调整淘汰部分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意见的通知》(苏府[2006]125号);
(30)《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实施意见》(苏州市委市政府发[2009]40号);
(31)关于印发《江苏省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指南》的通知,苏环办[2014]128号;
(32)《江苏省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2013年6月9日第91号令);
(33)《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苏政复[2011]57号;
(34)《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准入审核的通知》(苏环办〔2014〕148号);
(35)《太仓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2010年11月;
(36)关于开展建设项目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准入审核工作的通知 太环发【2015】4号;
(37)《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5年3月1日实施)。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环境保护部;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保护部;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国家环保总局;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环境保护部;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环境保护部;
(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国家环保总局;
(7)《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8)《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
(9)《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
(1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年修改单(环保部公告2013年第36号);
(1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环保部公告2013年第36号)。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申报(登记)表
(2)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太发改投备[2014]60号);
(3)项目申请报告
(4)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其他资料。
本评价首先采用矩阵法对项目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识别,见表2.2-1。
表2.2-1 主要环境问题识别矩阵表
工程行为 环境因素 |
营运期 |
||||
废水 |
废气 |
噪声 |
固废 |
||
自然 环境 |
大气质量 |
0 |
-1 |
0 |
0 |
地表水文 |
-1 |
0 |
0 |
-1 |
|
地表水质 |
-1 |
0 |
0 |
0 |
|
地下水文 |
0 |
0 |
0 |
0 |
|
地下水质 |
0 |
0 |
0 |
0 |
|
植被 |
0 |
-1 |
0 |
-1 |
|
自然 资源 |
水资源 |
-1 |
0 |
0 |
0 |
森林资源 |
0 |
0 |
0 |
0 |
|
土地资源 |
-1 |
0 |
0 |
0 |
|
区域 经济 |
区域经济 |
0 |
0 |
0 |
0 |
农业生产 |
-1 |
-1 |
0 |
0 |
|
人群健康 |
-1 |
-1 |
-1 |
0 |
注:0-无影响;1-轻度影响;2-中度影响;3-重度影响;“-”-不利影响。
由上表可知,本项目主要环境影响问题是:营运期工艺废气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废水对地表水的水质影响、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
表2.2-2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表
项目 |
污染因子 |
生产期 |
|||
运输 |
储存 |
生产单元 |
生活排放 |
||
大气 |
颗粒物 |
|
|
▲ |
|
SO2 |
|
|
▲ |
|
|
NOx |
|
|
▲ |
|
|
烟尘 |
|
|
▲ |
|
|
VOCs |
|
|
▲ |
|
|
水 |
COD |
|
|
△ |
△ |
SS |
|
|
△ |
△ |
|
氨氮 |
|
|
|
△ |
|
总氮 |
|
|
|
△ |
|
总磷 |
|
|
|
△ |
|
石油类 |
|
|
△ |
|
|
LAS |
|
|
△ |
|
|
噪声 |
噪声 |
△ |
|
▲ |
|
固废 |
固废 |
|
|
▲ |
△ |
说明:▲显著影响,△一般影响。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见表2.2-3。
表2.2-3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表
环境 |
现状评价因子 |
影响评价因子 |
总量控制因子 |
大气 |
SO2、PM10、NO2、非甲烷总烃 |
SO2、NOx、颗粒物、VOCS |
控制因子:SO2、NOx、VOCS 考核因子:颗粒物 |
地表水 |
pH、COD、SS、氨氮、总磷 |
COD、SS、氨氮、总氮、总磷、石油类、LAS |
控制因子:COD、氨氮 考核因子:SS、总氮、总磷、石油类、LAS |
地下水 |
pH、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氨氮 |
- |
- |
土壤 |
pH、汞、砷、镉、铬、铅、铜、镍、锌 |
- |
- |
固废 |
- |
- |
固废排放量 |
声 |
等效连续A声级 |
等效连续A声级 |
- |
(1)环境空气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建设项目拟建地属于环境空气质量功能二类地区。同时根据《关于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通知》要求,2012年太仓市执行新标准,建设项目常规污染物SO2、NO2、NOx、TSP、PM10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VOCs执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具体数值见表2.2-4。
表2.2-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污染物名称 |
取值时间 |
浓度限值(ug/Nm3) |
标准来源 |
SO2 |
年平均 |
60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中二级标准 |
24小时平均 |
150 |
||
1小时平均 |
500 |
||
NO2 |
年平均 |
40 |
|
24小时平均 |
80 |
||
1小时平均 |
200 |
||
NOx |
年平均 |
50 |
|
24小时平均 |
100 |
||
1小时平均 |
250 |
||
PM10 |
年平均 |
70 |
|
24小时平均 |
150 |
||
TSP |
年平均 |
200 |
|
24小时平均 |
300 |
||
VOCS |
8小时均值,mg/m3 |
0.60 |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长江太仓段(七浦塘~杨林塘河入口下游100米)2020年水质目标执行∏类;长江太仓段(杨林塘河入口下游100米~太仓浏河入口)水质执行Ⅲ类,向阳河、塘泾、新塘河水质执行Ⅳ类,SS参照水利部试行标准《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标准执行。主要指标见表2.2-5。
表2.2-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为无量纲)
污染物名称 |
Ⅱ类标准值 |
Ⅲ类标准值 |
Ⅳ类标准值 |
依据 |
pH |
6~9 |
6~9 |
6~9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标准 |
COD |
≤15 |
≤20 |
≤30 |
|
BOD5 |
≤3 |
≤4 |
≤6 |
|
氨氮 |
≤0.5 |
≤1.0 |
≤1.5 |
|
总磷 |
≤0.1 |
≤0.2 |
≤0.3 |
|
DO |
≥6 |
≥5 |
≥3 |
|
石油类 |
≤0.05 |
≤0.05 |
≤0.5 |
|
LAS |
≤0.2 |
≤0.2 |
≤0.3 |
|
铜 |
≤1.0 |
≤1.0 |
≤1.0 |
|
锌 |
≤1.0 |
≤1.0 |
≤2.0 |
|
铬(六价) |
≤0.05 |
≤0.05 |
≤0.05 |
|
SS |
≤25 |
≤30 |
≤60 |
《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 |
(3)声环境质量标准
建设项目周围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要求,见表2.2-6。
表2.2-6 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单位:dB(A)
类别 |
昼间 |
夜间 |
3 |
65 |
55 |
(4)地下水质量标准
建设项目所在地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的Ⅲ类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2.2-7。
表2.2-7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
项目 |
Ⅰ类 |
Ⅱ类 |
Ⅲ类 |
Ⅳ类 |
Ⅴ类 |
pH |
6.5-8.5 |
5.5-6.5 8.5-9 |
<5.5 >9 |
||
色度 |
5 |
5 |
≤15 |
25 |
>25 |
高锰酸盐指数 |
≤1.0 |
≤2.0 |
≤3.0 |
≤10 |
>10 |
挥发酚 |
≤0.001 |
≤0.001 |
≤0.002 |
≤0.01 |
>0.01 |
氯化物 |
≤50 |
≤150 |
≤250 |
≤350 |
>350 |
氨氮 |
≤0.02 |
≤0.02 |
≤0.2 |
≤0.5 |
>0.5 |
镉 |
≤0.0001 |
≤0.001 |
≤0.01 |
≤0.01 |
>0.01 |
砷 |
≤0.005 |
≤0.01 |
≤0.05 |
≤0.05 |
>0.05 |
铜 |
≤0.01 |
≤0.05 |
≤1.0 |
≤1.5 |
>1.5 |
铅 |
≤0.005 |
≤0.01 |
≤0.05 |
≤0.1 |
>0.1 |
六价铬 |
≤0.005 |
≤0.01 |
≤0.05 |
≤0.1 |
>0.1 |
汞 |
≤0.00005 |
≤0.0005 |
≤0.001 |
≤0.001 |
>0.001 |
锌 |
≤0.05 |
≤0.5 |
≤1.0 |
≤5.0 |
>5.0 |
镍 |
≤0.005 |
≤0.05 |
≤0.05 |
≤0.1 |
>0.1 |
(5)土壤质量标准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2.2-8。
表2.2-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 单位:mg/kg
项目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
pH<6.5 |
pH 6.5-7.5 |
pH>7.5 |
|||
镉≤ |
0.2 |
0.30 |
0.6 |
1.0 |
|
汞≤ |
0.15 |
0.30 |
0.50 |
1.0 |
1.5 |
铜(农田)≤ |
35 |
50 |
100 |
100 |
400 |
铜(果园)≤ |
- |
150 |
200 |
200 |
400 |
砷(水田)≤ |
15 |
30 |
25 |
20 |
30 |
砷(旱地)≤ |
15 |
40 |
30 |
25 |
40 |
镍≤ |
40 |
40 |
50 |
60 |
200 |
锌≤ |
100 |
200 |
250 |
300 |
500 |
铅≤ |
35 |
250 |
300 |
350 |
500 |
铬(水田)≤ |
90 |
250 |
300 |
350 |
400 |
铬(岸地)≤ |
90 |
150 |
200 |
250 |
300 |
(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建设项目液化气燃烧产生的污染物SO2、NOX、烟尘参照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表2燃气锅炉标准,建设项目产生的颗粒物排放参照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标准,VOCs排放执行《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14)》表2及表5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见表2.2-9。
表2.2-9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物 名称 |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
最高允许排放 速率(kg/h) |
无组织排放 监控浓度限值 |
标准来源 |
||
排气筒高度(m) |
二级 |
监控点 |
浓度(mg/m3) |
|||
颗粒物(其它) |
120 |
15 |
3.5 |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
1.0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VOCs |
50 |
15 |
1.5 |
厂界监控点浓度限值 |
2.0 |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14)》 |
污染物项目 |
燃气锅炉限值 |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 |
|||
烟尘 |
20 |
烟囱或烟道 |
||||
SO2 |
50 |
|||||
NOx |
200 |
(2)废水排放标准
建设项目生产废水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起接管进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执行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中表1中B等级标准,具体见表2.2-10。
表2.2-10 污水处理厂废水接管标准 单位:mg/L(除pH外)
项目 |
浓度限值 |
标准来源 |
pH |
6-9 |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表1B等级 |
COD |
≤500 |
|
SS |
≤400 |
|
石油类 |
≤20 |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 |
≤20 |
|
氨氮 |
≤35 |
|
总氮 |
≤60 |
|
总磷 |
≤8 |
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尾水中常规因子排放标准执行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07)表3中化学工业其他排污单位尾水排放浓度限值要求,此标准中未作规定的因子(pH、SS、石油类)执行《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06)一级标准要求,LAS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及其修改单中表1一级A标准,具体数值见表2.2-11。
表2.2-11 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标准 单位:mg/L,除pH外
执行标准 |
标准级别 |
项目 |
标准 |
《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T1072-2007) |
表3中化学工业其他排污单位尾水排放浓度限值要求 |
COD |
80 |
氨氮 |
5 |
||
总氮 |
15 |
||
总磷(以P计) |
0.5 |
||
《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06) |
表2一级标准要求 |
pH |
6-9 |
SS |
70 |
||
石油类 |
5 |
||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及其修改单 |
表1一级A标准 |
LAS |
0.5 |
(3)噪声排放标准
建设项目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见表2.2-12。
表2.2-12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
类 别 |
昼间 |
夜间 |
3类 |
65 |
55 |
(4)固体废物排放标准
一般固废的暂存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的规定要求(环保部公告,公告2013年36号);
危险废物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环保部公告,公告2013年36号)进行暂存场所设置。
建设项目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颗粒物、SO2、NOX、VOCs,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选择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建设项目大气评价等级判别参数见表2.3-1。
表2.3-1 大气评价等级判别参数
点源名称 |
污染物名称 |
最大落地浓度(mg/m3) |
占标率(%) |
D10% |
|
有组织 |
1#排气筒 |
SO2 |
0.00009174 |
0.02 |
未超过10% |
NOx |
0.001224 |
0.49 |
未超过10% |
||
颗粒物 |
0.001653 |
0.18 |
未超过10% |
||
VOCs |
0.000856 |
0.14 |
未超过10% |
||
2#排气筒 |
颗粒物 |
0.01333 |
1.48 |
未超过10% |
|
无组织 |
1#生产车间 |
颗粒物 |
0.07429 |
8.25 |
未超过10% |
4#生产车间 |
颗粒物 |
0.02751 |
3.06 |
未超过10% |
由上表可看出,每个污染源的Pmax<10%,且本项目不属于“高耗能行业的多源(两个以上、含两个)项目”;属于“评价范围内也不包含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或者评价范围内的主要评价因子没有接近或超过环境质量标准、或者项目排放的污染物不会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特殊项目”范畴。因此按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原则,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根据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原则,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判定依据见表2.3-2。
表2.3-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表
评价工作等级 |
评价工作分级依据 |
一 |
Pmax≥80%且D10%≥5km |
二 |
其他 |
三 |
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
建设项目厂区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水经收集直接排入雨水管网,建设项目生产废水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起接管进入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尾水排入长江。由于长江为较大河流,且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较少,污水水质较简单,因此,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三级从简。
建设项目位于太仓市浮桥镇刘家港茜泾村(飞马路北、向阳河东侧),该区域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建设项目噪声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将建设项目分为以下三类:
Ⅰ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
Ⅱ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
Ⅲ类:指同时具备Ⅰ类和Ⅱ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特征的建设项目。
本项目不对区域地下水进行开采,不会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项目建成投产后,生产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后与生活污水一起接管至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为固废暂存场的渗漏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故本项目属于Ⅰ类建设项目。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情况见表2.3-3。
项目所在区域属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分布于河谷阶地,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动态变化呈季节性,则地下水与地表水联系较密切。综合分析,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
项目所在区域不属于生活供水水源地准保护区、不属于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源保护区、也不属于补给径流区,同时项目占地为规划的工业建设用地,场地内无分散居民饮用水源等其它环境敏感区。则项目场地地下水敏感程度为不敏感。
根据工程分析可知项目产生的生产废水经预处理与生活污水一起达标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废水排放量为17.53m3/d<1000m3/d,废水中的污染物为非持久型污染物,即污染物类型数=1。水质指标有CODcr、SS、氨氮、总磷、石油类、LAS,共计6个<7个。则项目污水排放强度小,污水水质简单。
综上所述,通过查表2.3-3可知本项目地下水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表2.3-3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判据一览表
评价级别 |
建设项目场地包气带防污性能 |
建设项目场地含水层易污染特征 |
建设项目场地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
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 |
建设项目水质复杂程度 |
一级 |
弱-强 |
易-不易 |
敏感 |
大-小 |
复杂-简单 |
弱 |
易 |
较敏感 |
大-小 |
复杂-简单 |
|
不敏感 |
大 |
复杂-简单 |
|||
中 |
复杂-中等 |
||||
小 |
复杂 |
||||
中 |
较敏感 |
大-中 |
复杂-简单 |
||
小 |
复杂-中等 |
||||
不敏感 |
大 |
复杂 |
|||
中 |
复杂 |
||||
不易 |
较敏感 |
大 |
复杂-中等 |
||
中 |
复杂 |
||||
中 |
易 |
较敏感 |
大 |
复杂-简单 |
|
中 |
复杂-中等 |
||||
小 |
复杂 |
||||
不敏感 |
大 |
复杂 |
|||
中 |
较敏感 |
大 |
复杂-中等 |
||
中 |
复杂 |
||||
强 |
易 |
较敏感 |
大 |
复杂 |
|
二级 |
除了一级和三级以外的其它组合 |
||||
三级 |
弱 |
不易 |
不敏感 |
中 |
简单 |
小 |
中等-简单 |
||||
中 |
易 |
不敏感 |
小 |
简单 |
|
中 |
不敏感 |
中 |
简单 |
||
小 |
中等-简单 |
||||
不易 |
较敏感 |
中 |
简单 |
||
小 |
中等-简单 |
||||
不敏感 |
大 |
中等-简单 |
|||
中-小 |
复杂-简单 |
||||
强 |
易 |
较敏感 |
小 |
简单 |
|
不敏感 |
大 |
简单 |
|||
中 |
中等-简单 |
||||
小 |
复杂-简单 |
||||
中 |
较敏感 |
中 |
简单 |
||
小 |
中等-简单 |
||||
不敏感 |
大 |
中等-简单 |
|||
中-小 |
复杂-简单 |
||||
不易 |
较敏感 |
大 |
中等-简单 |
||
中-小 |
复杂-简单 |
||||
不敏感 |
大-小 |
复杂-简单 |
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 230-2010),并参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附录A表1中对物质危险性的规定以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使用液化气、CO2、氩气、粉末涂料等,液化气储存区不构成重大危险源,且液化气是可燃、易燃及爆炸危险性物质,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二级,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判定见表2.3-4。
表2.3-4 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判定表
— |
剧毒危险性 物质 |
一般毒性危险物质 |
可燃、易燃 危险性物质 |
爆炸危险性 物质 |
重大危险源 |
一 |
二 |
一 |
一 |
非重大危险源 |
二 |
二 |
二 |
二 |
环境敏感地区 |
一 |
一 |
一 |
一 |
根据建设项目排污特点及周围地区环境特征,确定本次评价工作重点为:工程分析、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技术论证、清洁生产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根据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及当地气象条件、自然环境状况,确定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见表2.4-1。
表2.4-1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表
评价内容 |
评价范围 |
区域污染源调查 |
重点调查评价范围内的主要工业企业 |
大气 |
以建设项目为中心,直径为5km圆的范围 |
地表水 |
长江,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500m至下游2000m范围河段 |
地下水 |
现状评价:以项目所在地为中心,20km2的范围内 |
噪声 |
建设项目厂界外200米范围 |
环境风险 |
大气评价范围为以项目所在地为中心半径3km范围,水评价范围同地表水的评价范围。 |
总量控制 |
拟在太仓市范围内平衡 |
建设项目拟建于太仓市浮桥镇刘家港茜泾村(飞马路北、向阳河东侧),根据项目周围环境现状调查,确定环境敏感目标见表2.4-2。
表2.4-2 建设项目环境敏感目标表
环境要素 |
敏感目标 |
方位 |
距离(m) |
规模 |
执行标准 |
大气 |
茜泾村 |
E |
690 |
约2000人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
港区第一小学 |
E |
680 |
35班,约1500人 |
||
银港小区 |
E |
1300 |
约1000人 |
||
浏家港镇 |
E |
670 |
约1.6万人 |
||
新港花苑 |
N |
438 |
约2000人 |
||
浏家港中学 |
NE |
1400 |
18班,约800人 |
||
浏家港幼儿园 |
E |
1300 |
约500人 |
||
浏家港爱心学校 |
NE |
1500 |
9班,约300人 |
||
马北村 |
E |
2400 |
约2200人 |
||
新港幼儿园 |
SE |
1900 |
约200人 |
||
陈家宅 |
SE |
540 |
约90人 |
||
马盘子 |
SE |
2000 |
约27户,95人 |
||
陆家宅 |
SE |
2200 |
约32户,112人 |
||
王家宅 |
SE |
1900 |
约24户,84人 |
||
三里村 |
SE |
1900 |
约160户,560人 |
||
居民点1 |
S |
300 |
约45人 |
||
奚家宅 |
S |
480 |
约60人 |
||
中燕村 |
W |
520 |
约30人 |
||
陈家湾 |
W |
465 |
约30人 |
||
老钱家宅 |
W |
660 |
约50户,175人 |
||
祝家宅 |
W |
1400 |
约20户,70人 |
||
花蒲村 |
W |
1700 |
约50户,175人 |
||
牌楼村 |
W |
3800 |
约200户,700人 |
||
地表水 |
向阳河 |
W |
10 |
小型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 |
塘泾 |
W |
43 |
小型 |
||
新塘河 |
S |
200 |
小型 |
||
长江太仓段(七浦塘~杨 林塘河入口下游100米) |
E |
/ |
大型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 |
|
太仓二水厂及其取水口 (长江内) |
E |
污水处理厂排口上游9.2km |
取水能力 50万t/d |
||
长江太仓段(杨林塘河入口 下游100米~太仓浏河入口) |
E |
/ |
大型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
|
声环境 |
厂界 |
- |
1-200 |
-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 |
生态保护目标 |
长江沿岸滩涂 |
E |
2000 |
- |
- |
杨林塘(太仓市)清水通道维护区 |
N |
3000 |
- |
- |
“江苏拥有长江岸线的地区是沿江开发的核心区域。本区包括南京、镇江、常州、扬州、泰州、南通6个市区和句容、扬中、丹阳、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仪征、江都、泰兴、靖江、如皋、通州、海门、启东15个县(市)。
重点产业发展:通过产业的上下游、前后向及旁侧链接,延伸产业链,形成装备制造、化工、冶金、物流四大产业集群。
重点产业布局:根据流域产业布局原则,将精细化工重点布局在沿江下游地区。充分发挥张家港、常熟、太仓、泰兴、南通等现有优势,注重产品品种错位,积极发展绿色环保型、附加值高、市场需求量大的产品,共同形成沿江精细化工产业密集区。禁止高污染的化工企业和小化工企业在临江地区布局。
沿江产业布局以临江城市和开发区为载体,围绕四大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促进相关产业集聚,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密集区和产业基地。
建设项目主要为金属柜台、金属展示架、金属货架的机加工、前处理及喷涂加工、销售,位于太仓港经济开发区(港区)范围内,属于规划的工业用地,符合沿江开发总体规划要求。
1、规划期限与范围
总体规划的期限为:2010年-2030年,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
近期:2010-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远景:展望至本世纪中叶。
规划范围为太仓市域,总面积约822.9km2。
2、与用地布局、产业发展定位相容
《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于2011年10月18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以苏政复[2011]57号文批复(苏政复[2011]57号文)。
根据《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太仓的城市职能定位为: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现代物流中心之一;沿江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环沪地区的生态宜居城市、休闲服务基地、创新创意基地。
(1)城镇空间形成“双城三片”的结构:
①“双城”指由主城与港城构成的中心城区
主城为沪通铁路—杨林塘—太仓西南市界围合区域,总面积186.7平方公里。主城包括城中、南郊、陆渡、金仓湖四个组团。港城为浪港—滨江大道—339省道复线—沪通铁路围合的区域,总面积约108.7平方公里。港城规划为“一区两园”的空间结构。“一区”指港城中部的综合配套区;“两园”指分布在港城南北两侧的工业园。
主城主要统筹城厢、陆渡、新区、双凤和南郊,实施“东拓、南延、西控、北优”的空间发展策略,重点向东拓展发展空间,延续南向发展态势,控制城市向西蔓延,优化北部空间布局。主城居住用地划分为8个居住片区,分别为:西北片、东北片、老城片、新区片、南郊片、陆渡南片、陆渡北片和金仓湖片。
港城统筹浮桥,重点向西、向北发展,优化南部空间。港城居住用地划分为3个居住片区,分别为:港城北片、港城南片、港城西片和浏家港片。
规划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80万人。其中,主城60万人,港城20万人。
②“三片”指沙溪、浏河、璜泾
沙溪镇定位为历史文化名镇、集文化旅游与工业发展于一体的综合型城镇。浏河镇定位为对接上海、服务港口的滨江生活服务、生态休闲城镇。璜泾镇定位为港口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港工业及生活配套完善的综合镇。
(2)主城功能定位:宜居之城、商务之城、高新技术产业之城。
工业用地布局:主城工业用地主要布局在204国道以东以及苏州路与沿江高速公路道口地区,包括德资工业园、高新产业园等产业发展载体。科教新城(即南郊新城)组团204国道以西,建设临沪产业园,与嘉定工业园区、昆山开发区相协调。
(3)产业发展定位:坚持创新发展、低碳发展、集群发展、协调发展,积极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新型化,着力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和产业能级。突出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重大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
太仓市科技产业园位于主城组团,规划范围为:东至204国道、南至太蓬公路、西至太仓与昆山的界河、北至新浏河,总规划面积约10.59平方公里。产业定位为轻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重大装备,节能环保等产业,产业布局上衔接昆山、接轨上海,与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相符。
太仓港港口开发区用地范围为太仓市沿江地区38.8公里长江岸线及其腹地,具体为:东至长江,西至沿江公路西侧2公里,南北各至太仓市行政界线,包括鹿河、璜泾、金浪、浮桥、浏家港和浏河六个建制镇以及太仓港港口开发区,总面积约261.8 平方公里。
太仓市科技产业园与太仓港港口开发区为两个独立的工业园区。
建设项目位于太仓市浮桥镇刘家港茜泾村(飞马路北、向阳河东侧),属于太仓港经济开发区(港区)范围内,从用地上来说属于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的工业用地,符合《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的要求。
1)发展沿革
太仓港港口开发区位于太仓市东部,濒临长江。太仓港港口开发区起步于1992年。1993年11月4日,省政府以苏政复[1993]55号文批准太仓港港口开发区为省级港口开发区,批准首期规划开发面积为6平方公里,其四至范围为南起茜马路,北至杨林塘,东起长江岸线,西至沪浮公路。1993年批准设立太仓港港口开发区后,太仓港港口开发区曾于其中设立石化工业区,并做了规划。随着太仓港港口地位的逐步提高,港口开发区内投资企业不断增多,1997年,太仓港港口开发区委员会委托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太仓港港口开发区进行综合布局规划,同年11月,太仓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41次会议通过《太仓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同意太仓港港口开发区综合布局规划的决议》(太人发[1997]27号),经审议,同意太仓港港口开发区综合布局规划编制的内容,规划区范围东至长江江边,西至浏浮公路向西1公里处的滨洋路,南至虹桥路,北抵杨林塘(包含了石化区一区和二区的部分用地)。规划用地面积为8.33平方公里,并报省政府,太政呈[1997]129号。1998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对以上综合布局规划进行了批复(苏政复[1998]74号文),原则上同意太仓市上报的太仓港港口开发区综合布局规划。2004年,太仓市人民政府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沿江地区的要求,对沿江地区进行了新一轮的规划修编工作《太仓市沿江地区规划》,此次规划范围为包含石化区在内的261.8平方公里的沿江区域,以作为太仓港制定中长期规划、建设计划和选择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据,此次规划的土地尚未获得相关批复。2011年6月29日,获国务院批复同意,江苏省太仓港经济开发区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太仓港经济开发区(港区)总体规划图见图2.5-3。
2)总体规划
(1)发展目标
建立以太仓港为依托,集国际航运、石化、能源等工业及其配套设施为一体,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体的现代化城市化区域,成为沿江经济新的生长点,新兴的现代化港口工业城。
(2)规划范围
太仓港港口开发区用地范围为太仓市沿江地区38.8公里长江岸线及其腹地,具体为:东至长江,西至沿江公路西侧2公里,南北各至太仓市行政界线,包括鹿河、璜泾、金浪、浮桥、浏家港和浏河六个建制镇以及太仓港港口开发区,总面积约261.8 平方公里。
(3)规划结构
根据沿江地区现状行政区划特征,结合沿江地区长期发展形成的点状分布的城镇形态和现状布局特征,规划以生态绿带和滨河绿化带为分隔,形成“三大组团”的布局结构。三个组团分别为璜泾组团、港城组团、浏河组团。
鹿河镇与璜泾镇合并为璜泾组团,将璜泾、鹿河联为一体,在原璜泾镇镇区布置组团公共中心。在沿江公路以东考虑一部分居住用地,为本组团工业区提供居住配套。
合并金浪镇、浮桥镇、浏家港镇为港城组团,形成集港口作业、工业开发、生活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组团。
浏河组团以原浏河镇为基础,通过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形成集生活居住、旅游休闲、工业开发为一体的生活性组团。组团之间通过沿江公路、滨江公路和规划城市主干道长江路(暂命名)及浏浮公路联系。
组团之间用永久性生态绿地加以隔离,组团职能各有分工,共同构成沿江地区的整体发展空间。
为协调沿江地区统一规划建设,沿江地区规划建设统一纳入到太仓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范围。原鹿河镇、金浪镇(九曲片区、时思片区)按农村居民点考虑,近期应加强对老镇区的改造,不宜继续拓展建设用地。原璜泾镇、浮桥镇、浏家港镇、浏河镇分别纳入到各自规划组团建设。
(4)职能定位
三个组团职能定位分别为:
璜泾组团——北部新型的工业组团。
港城组团——中部集港口作业、工业开发、生活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组团。
浏河组团——南部集工业开发、生活居住、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生活性组团。
建设项目属于港城组团范围内。
3)工业用地规划
规划将工业用地划分为港口工业用地和一般工业用地。港口工业用地主要布置在长江岸线一侧,主要工业门类为钢铁、能源、造纸、石油化工等。一般工业用地布置在滨江路与沿江公路之间,工业门类可以根据市场经济走向灵活安排。规划工业用地4495.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8.9%,人均用地89.9平方米。
璜泾组团工业用地分为两片:沿江公路以东发展钢铁、化工、能源等耗水型港口工业;沿江公路西侧根据现状基础适当发展地方特色工业,主要以化学纤维制造、纺织服装为特色。
港城组团工业用地分为五片:东片为太仓港港口开发区启动区,工业门类以化工、造纸、能源为主;西片为再生资源加工区,主要发展二三类工业;中片为远太国际城,主要发展二三类工业;北片为荡茜港区一部分,主要发展热电厂等耗水型港口工业;南片为重化工业园区和中化国际化工物流石化产业园,主要发展重化工业和化工物流产业。
浏河组团重点建设镇西工业区,该区工业宜以技术新,附加值高的工业门类为主。充分利用城市级差地租,逐步改造镇区中部工业区,对内部工业企业制定搬迁计划,逐步加以调整。逐步完善新浏河以南的工业园区。
建设项目位于太仓市浮桥镇刘家港茜泾村(飞马路北,向阳河东侧),属于港城组团东片区,用地属于二类工业用地,主要工艺为表面处理、喷涂加工,符合太仓港经济开发区(港区)工业用地布局规划要求和园区产业定位要求。
4)基础设施及环保设施建设规划
(1)供水:位于太仓港经济开发区(港区)的太仓第二水厂于2005年建成供水。目前已建成三期供水能力为30万吨/天,现四期工程(供水能力为20万吨/天)正在建设中,目前尚未建成投运。
(2)供电:港区电力资源充沛。位于港区的华能太仓发电厂规划容量360万千瓦,现有装机容量180万千瓦。电厂分一、二期工程进行建设,其中,一期工程为2台30万千瓦国产引进型亚临界燃煤汽轮发电机组,分别于1999年和2000年投产运行;二期工程为2台60万千瓦的国产超临界燃煤汽轮发电机组,分别于2006年1月和2月投产运行。
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原名为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太仓市太仓港经济开发区(港区)协鑫东路1号,成立于2002年5月10日。公司占地2000亩,建有六台发电机组,其中两台135MW、四台300MW机组,总装机容量1470MW。一期2×135MW发电供热机组工程于2002年6月开工建设,1#、2#分别于2003年5月、7月并网发电;二期2×300MW发电供热机组和三期2×300MW纯凝发电机组分别于2003年3月1日和5月28日开工建设,并分别于2004年4月、6月、10月和12月相继并网发电。
国华太仓发电有限公司于2005年1月26日成立,注册资本金10亿元人民币。2006年10月进行股权重组,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和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各占50%股权。公司装机容量1260MW,由两台国产首批630MW超临界机组构成,分别于2005年11月8日和2006年1月20日投产发电。
太仓港经济开发区(港区)内已建成110kV变电站3座、35kV变电站、10kV变电站多座,拟建220kV变电站一座、110kV变电站一座。电压等级为220kV、110kV、35kV、10kV,可以满足用户需要。
(3)供热:太仓港区区域供热主要由太仓港区协鑫热电厂提供,太仓港区协鑫热电厂分二期建设,电厂一期工程2×135MW发电机组配2×450 t/h锅炉,已于2003年6月投产运行,二期工程2×300MW发电机组配2×1025t/h锅炉,于2005年8月投产运行,协鑫热电厂现状供热能力能够满足建设项目需求。
(4)通讯:太仓港经济开发区(港区)内分布电话支局多家,安装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程控交换机容量为20万门,可提供国内、国际电话服务、宽带网及开展其它各项业务。
(5)消防:太仓港经济开发区(港区)已建二级、三级消防站各1座,拟建三级消防站2座及水上消防站。
(6)污水处理:太仓港港口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主要有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和太仓江城城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目前项目所在地污水管网已于2015年8月25日铺设完成,本项目污水达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接管至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现位于太仓港港口开发区协鑫路以南、玖龙路以东、培训中心以北。接管范围西至浏浮公路、东至长江江堤、南至浏家港镇、北至杨林塘。除处理工业区内工业、生活污水外还考虑纳入浏家港镇的污水。太仓港港口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2万吨/日,采用A/O工艺,排口设置于杨林塘入长江口下游1.3km处。一期建设处理能力为1万吨/日,已于2003年竣工投运。
为适应太仓港港口开发区石化区的开发、建设需要,基于现有厂区预留土地面积有限,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搬迁至太仓港港口开发区协鑫路以南、玖龙路以东、培训中心以北,同时扩大污水处理规模(达到2.0万吨/天的处理规模)。目前,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搬迁项目已于2009年2月得到了太仓市环保局的批复[太环计(2009)13号],2010年12月已建成投产,一期项目在二期项目建成后停运。太仓港经济开发区(港区)污水管网图见图2.5-4。
(7)道路建设:太仓港经济开发区(港区)交通运输方便,地处中国沿海开放带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处于接轨上海的最前沿和长三角经济的中心位置,区内有沿江高速、苏昆太高速、沪太北路、204国道、锡太一级公路等。内河航运以浏河、杨林塘、七浦塘三条流域性河道为主要航道,与京杭大运河贯通联接进入内河航运网。
(8)管网建设
①污水管网
目前项目所在地飞马路污水管网已于2015年8月25日铺设到位,建设项目产生的废水可接管至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②天然气管网
目前项目所在地的天然气管网未铺设到位,预计天然气管网于2017年可铺设到位。
(9)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基础设施不完善,天然气管网建设滞后,区域缺乏完整规划,环评手续不齐备,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未设置相应管理机构有效管理,阻碍园区发展,建议园区补齐规划环评手续,加快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建设项目行业类别为其他未列明金属制品制造[C3399],主要从事金属柜台、金属展示架、金属货架的机加工、前处理、喷涂加工、销售。建设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年本)及《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中规定的淘汰和限制项目,不属于《苏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07年本)中规定的淘汰和限制项目,不属于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实施的《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中限制及禁止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
建设项目位于港城组团中片,属于二类工业,符合太仓港经济开发区(港区)港城组团的工业用地布局规划要求和园区产业定位要求。符合太仓市的规划要求,因此,建设项目与当地相关规划是相符的。
建设项目位于太仓市浮桥镇刘家港茜泾村(飞马路北,向阳河东侧),属于太湖流域三级保护区,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含氮、含磷的化学试剂,生产过程中无含氮、磷废水产生及排放,因此,建设项目的建设不违背《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2012修订本)中的要求。
生态红线是指为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必须实行严格管理和维护的国土空间边界线。《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根据江苏省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态保护需求,结合全省和各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各部门专项规划等,划分出15种生态红线区域类型。生态红线区域实行分级管理,划分为一级管控区和二级管控区,一级管控区是生态红线的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管控措施,严禁一切与保护主导生态功能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级管控区以生态保护为重点,实行差别化的管控措施,严禁有损主导生态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太仓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图见图2.5-5。
建设项目位于太仓市浮桥镇刘家港茜泾村(飞马路北、向阳河东侧),属于太仓港经济开发区(港区)港城组团范围内,在项目评价范围内不涉及太仓市范围内的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不会导致太仓市范围内生态红线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下降。因此,建设项目的建设不违背《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要求。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选址合理,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与当地相关规划是相符的,且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无含氮、磷废水产生及排放,因此,建设项目的建设不违背《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2012修订本)中的要求,在项目评价范围内不涉及太仓市范围内的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不会导致太仓市范围内生态红线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下降,建设项目的建设不违背《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要求,通过预测,项目建成投产后能确保周围环境功能不下降,因此,从环保角度分析,本项目在拟建地建设具备环境可行性。
表2.5-1 太仓市范围内的生态红线区域
①大气污染防治规划
为保证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二级标准要求,工业生产应以电力作动力,以减少燃料烟气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实行集中供热,禁止企业自建锅炉;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企业必须按照“三同时”原则,做到达标排放;加强绿化建设,规划的公共绿地和道路绿化应与企业开发同步进行。
②水污染防治措施规划
遵循污水集中治理的指导思想,各类废水经厂内预处理达到接管标准后,接入指定的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加强开发区内项目用水管理,推广节约用水、循环用水。
③噪声污染防治规划
加强噪声源管理,各企业应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对高噪声设备采用隔声、消声、减振等控制措施,保证企业厂界噪声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3类标准;合理布局,区内噪声污染较严重的项目应安置在企业厂区中心,企业内声源的安置应远离厂界;加强开发区和企业内部的绿化,充分发挥绿化树木的隔声降噪作用;控制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建筑施工噪声。
④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
区内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和综合利用率、有毒有害固废(废液)处置率、生活垃圾清运率和无害化率都应达到100%;开发区内设置专门的物业管理机构,负责一般固废的收集、中转工作。
(1)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2)项目所在地长江太仓段(七浦塘~杨林塘河入口下游100m)、杨林塘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Ⅱ类标准,长江太仓段(杨林塘河入口下游100m~太仓浏河入口)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向阳河、塘泾、新塘河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标准。其余各水系水质达到《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相应功能区划标准。
(3)项目所在地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的Ⅲ类标准。
(4)项目周围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要求。
(5)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要求。
项目名称:太仓爱丽特展示器材有限公司新建金属制品生产项目;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太仓爱丽特展示器材有限公司;
行业类别:其他未列明金属制品制造[C3399];
投资规模:总投资869.2万元,其中环保投资85万元,占总投资的9.8%;
建设地点:太仓市浮桥镇刘家港茜泾村(飞马路北、向阳河东侧);
占地面积:租赁场地总占地14089.6m2,厂房建筑面积8675.46m2;
职工人数:定员150人;
工作制度:年工作264天,实行单班白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全年工作时间2112h;
预计投产日期:2015年12月。
(1)项目规模及产品方案
建设项目租赁苏州名顺良豪实业有限公司建筑面积为8675.46平方米厂房及场地,达到年产金属柜台5万台、金属展示架10万台、金属货架5万台的生产能力。
建设项目完成后,全厂主体工程和产品方案见表3.1-1。
表3.1-1 建设项目全厂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
主体工程名称 |
产品名称 |
规格型号范围(长×宽×高) |
主要规格型号 (长×宽×高) |
生产能力 |
年运行时数 |
生产车间 |
金属柜台 |
600-2500mm* 800-1300mm* 1800-2300mm |
1200mm*900mm*1000mm |
5万台 |
2112h |
金属展示架 |
600mm*600mm*1500mm |
10万台 |
|||
金属货架 |
2500mm*800mm*1800mm |
5万台 |
建设项目产品涂装厚度见表3.1-2。
表3.1-2 建设项目产品涂装面积及厚度表
工序名称 |
产品名称 |
涂装面积(平方米) |
涂装厚度(μm) |
喷粉涂装 |
金属柜台 |
21.8万 |
30 |
金属展示架 |
19万 |
||
金属货架 |
66.4万 |
(1)给水
①自来水系统
建设项目新鲜水总用水量为5815.37t/a,其中生活用水量3960t/a、脱脂剂配水4.37t/a、水洗用水量706t/a、地面冲洗用水1120t/a、点焊机冷却水补充水25t/a。来自市政自来水管网。
②消防系统
建设项目厂内的消防等级是按丁类设计的,消防栓的用水量:室内15L/S,室外25L/S。
(2)排水
建设项目厂区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网;建设项目全厂水洗废水565t/a经隔油池隔油,与地面冲洗废水896t/a、生活污水3168t/a共4629t/a达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接管排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尾水排入长江。隔油池为新建设施,化粪池依托租赁方。
(3)供电
建设项目用电量90万kWh/a,来自市政电网。
(4)供气
建设项目生产用液化气量6.3万立方/年,其中水洗后烘干用气量约为2.1万立方/年,粉末固化炉用气量约为4.2万立方/年,由液化气供应商供应,液化气规格为50kg/瓶,在厂区内的最大储存量为15瓶。
建设项目焊接过程使用氩气及二氧化碳。氩气的年使用量约为5400m3/a,氩气的规格为6m3/瓶,最大储存量为15瓶,二氧化碳的年使用量约为14400m3/a,二氧化碳的规格为6m3/瓶,最大储存量为10瓶。
(5)压缩空气
建设项目1#生产车间设2台空压机,单台空压机压缩空气制备能力为11.8m3/min,压缩空气量满足项目用气需求。
(6)建设项目设置1台冷却塔,为点焊机提供冷却水,冷却塔循环水量为8L/min。
建设项目公用及辅助工程情况见表3.1-3。
表3.1-3 建设项目公用辅助工程表
类别 |
建设名称 |
设计能力 |
备注 |
储运工程 |
成品暂存区域 |
1200m2 |
原料、产品储存 |
五金仓库、液化气储存区 |
713.2m2 |
||
公用辅助工程 |
给水 |
5815.37t/a |
来自市政自来水管网 |
排水 |
4629t/a |
水洗废水经隔油池隔油,与地面冲洗废水、生活污水一起达接管要求接管排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
|
供电 |
90万kWh/a |
来自市政电网 |
|
压缩空气 |
单台供气11.8m3/min(2台) |
满足生产需求 |
|
液化气 |
6.3万m3/a |
由液化气供应商提供 |
|
氩气 |
5400m3/a |
由氩气供应商提供 |
|
二氧化碳 |
14400m3/a |
由二氧化碳供应商提供 |
|
冷却塔 |
8L/min |
用于点焊机的冷却 |
|
环保工程 |
水洗烘干、固化废气、液化气燃烧废气 |
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1套,1#排气筒 |
达标排放,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及排气筒为新建设施 |
粉末喷涂废气 |
滤芯除尘装置1套,5000m3/h,2#排气筒 |
颗粒物收集效率98%,处理效率达90%,达标排放,滤芯除尘装置及排气筒为新建设施 |
|
焊接烟尘 |
移动式焊烟收集装置25台 |
达标排放 |
|
隔油池 |
20m3 |
预处理达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新建 |
|
事故水池 |
290m3 |
新建 |
|
化粪池 |
7.5m3 |
依托租赁方 |
|
雨污管网 |
- |
满足环境管理要求,依托租赁房 |
|
规范化排污口 |
|||
一般固废堆场 |
100m2 |
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新建 |
|
危险固废堆场 |
50m2 |
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新建 |
|
隔声减振、隔声 |
- |
降噪量大于25dB(A) |
建设项目公用及辅助工程中,新建的内容主要有排气筒、隔油池、事故池、一般固废堆场及危险固废堆场;依托租赁房的有化粪池、雨污管网,建设项目生活污水的产生量为3168t/a(12t/d),其中只有约792t/a(3t/d)冲厕废水经过化粪池预处理,租赁方化粪池的有效容积为7.5m3,冲厕废水在化粪池中的停留时间可达20h,能够满足要求。
(1)厂区总平面布置
建设项目位于太仓市浮桥镇刘家港茜泾村(飞马路北、向阳河东侧),所在厂区主要出入口位于南侧飞马路上,厂区内建筑由5栋生产车间(其中3号车间为2F,其余为1F)、1间门卫室、1间就餐室、1间配电房、1间厕所组成。
厂区自北向南、自西向东依次为厕所及浴室、就餐区、1#生产车间、4#生产车间、3#生产车间、2#生产车间配电房、5#生产车间、门卫(其中3#车间及5#车间第二层不属于本项目)。1#车间自西向东分别为喷涂线、包装区、剪板区、冲压区、折弯区,2#车间为成品仓库,3#车间一层为五金仓库、二层不属于本项目,4#车间为焊接及切管区,5#车间不属于本项目。
建设项目厂区总平面布置见图3.1-2。
厂区内各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层数、高度、功能分布等见表3.1-4。
表3.1-4 厂内建筑物情况
建筑物 |
占地面积 |
建筑面积 |
层数 |
高度 |
功能 |
1#车间 |
2827.2m2 |
2827.2m2 |
1层 |
6 |
喷涂、包装、机加工车间 |
2#车间 |
1860m2 |
1860m2 |
1层 |
6 |
成品仓库 |
3#车间 |
60m2 |
120m2 |
2层 |
10 |
1F为五金仓库、2F为木器厂办公室 |
4#车间 |
1302m2 |
1302m2 |
1层 |
6 |
焊接部门、切管部门 |
5#车间 |
1302m2 |
1302m2 |
1层 |
6 |
木器厂车间 |
就餐区 |
50m2 |
50m2 |
1层 |
4 |
食堂 |
厕所、浴室 |
10m2 |
10m2 |
1层 |
4 |
- |
建设项目租赁苏州名顺良豪实业有限公司位于太仓市浮桥镇刘家港茜泾村(飞马路北、向阳河东侧)的闲置厂房及场地,厂区内3#车间的第二层和5#车间为太仓金光木业有限公司的厂房。
(2)厂界周围环境概况
建设项目租赁苏州名顺良豪实业有限公司位于太仓市浮桥镇刘家港茜泾村(飞马路北、向阳河东侧)的闲置厂房及场地,建设项目东侧为春竹羊绒,南侧为创源五金和玖鑫印刷,西侧隔向阳河为威品纸业和奥泰电子,北侧为渤海木业。
苏州名顺良豪实业有限公司原厂房空置,不用于生产,不存在遗留环境问题;苏州名顺良豪实业有限公司内3#车间及5#车间第二层属于太仓金光木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厂房主要用于切割木板,无喷漆等工艺,主要污染物为粉尘。
建设项目周围500m环境概况见图3.1-3、周边现状卫星图见图3.1-4。
建设项目从事金属柜台、金属展示架、金属货架的生产与销售,产品规格根据客户要求而定,生产工艺均相同,仅金属展示架多了铁丝篮的制作,铁丝篮制作好后与其他工件一起前处理,喷粉后组装在金属展示架上,生产过程包括机加工、焊接、前处理、喷粉涂装、检验包装。建设项目生产工艺流程见图3.2-1。
金属板、金属管
切管、剪板
冲压、钻孔、攻丝
折弯
焊接
前处理
喷粉涂装
固化
包装入库
S1、S2、G1、N
切削液
S3、S4、N
CO2、氩气、
焊丝
S5、G2、N
N
前处理及喷涂线
W2-W4
G3-G7
S7-S8
N
液压油
铁丝
抽丝、平网
成型
焊接
S6、N
组装
彩卡、LED灯
图例:
W—废水
G—废气
S—固废
N—噪声
S6、N、W1
焊疤打磨
外协加工
除油、除锈
外协加工
图3.2-1 建设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介绍:
(1)切管、剪板
按照生产需要,使用行车将生产所需原料金属板、金属管送入生产车间。根据客户要求,利用裁切机等设备剪板,利用切管机、激光切割机等设备切管,该工序需使用切削液。本工序产生废金属边角料(S1)、废切削液(S2)、激光切割粉尘(G1)和噪声(N)。
(2)冲压、钻孔、攻丝
按照生产需要,使用冲床对剪板、切管后的材料进行冲压,冲压机会使用液压油,冲压后使用钻孔机、自动攻丝机分别进行钻孔和攻丝。本工序产生废边角料(S3)、废液压油(S4)和噪声(N)。
(3)折弯
使用折弯机将冲压后的材料进行折弯,本工序无废料产生,仅产生折弯噪声(N)。
(4)除油、除锈、焊接、焊疤打磨
焊接前须对工件进行除油、除锈,焊接后需要进行焊疤打磨,除油、除锈及焊疤打磨均外协加工,对除油、除锈后的工件使用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焊接方式有二氧化碳保护焊和氩弧焊,二氧化碳保护焊使用二氧化碳气体作为保护气,氩弧焊使用氩气作为保护气体,焊接工序使用焊丝,本工序产生焊接废气(G2)、焊渣(S5)及焊接噪声(N)。
(5)铁丝篮制作
铁丝用于制作铁丝篮、挂钩,装配到金属展示架上,铁丝加工成铁丝篮、挂钩使用的设备为自动抽丝机、自动平网机、自动点焊机及自动弯框机,点焊机系采用双面双点过流焊接的原理,工作时两个电极加压工件使两层金属在两电极的压力下形成一定的接触电阻,而焊接电流从一电极流经另一电极时在两接触电阻点形成瞬间的热熔接,且焊接电流瞬间从另一电极沿两工件流至此电极形成回路,不伤及被焊工件的内部结构,凸焊机与电焊机原理相似,且由于电流集中,克服了点焊时熔核偏移的缺点,焊接过程不使用焊丝、焊条等,因此焊接烟气很少,本评价不进行定量统计分析,该工序产生废金属边角料(S6)、点焊机循环冷却水定期排水(W1)、和噪声(N)。
(6)前处理及喷涂线:将焊接的工件及制作好的铁丝篮和挂钩送入前处理线及喷涂线,先后进行前处理和喷粉涂装。前处理线及喷粉涂装工艺流程见图3.2-2。
(7)组装
根据客户要求,部分金属展示架会安装彩卡LED灯,和将制作好的挂钩、铁丝篮,外购的彩卡和LED灯与金属展示架组装在一起,本工序无污染物产生。
(8)包装入库
对加工完成的产品进行包装入库。
工件
预脱脂
主脱脂
水洗1
水洗2
水洗3
烘干
喷粉
固化
检验下线
进入下一道工序
S7
W2
脱脂剂
脱脂剂
自来水
自来水
自来水
粉体漆
G3、G4
G5
G6、G7
S8
W4
W3
S9
图3.2-2 建设项目前处理及喷粉生产工艺流程图
前处理及喷粉工艺流程介绍:
1)上件
采用行车进行上件。
2)前处理线
a)前处理喷淋线设备结构
建设项目前处理喷淋线拟采用连体式,上部为喷淋棚体,下部为储液槽体,悬挂输送链设在喷淋室外上方。前处理喷淋线主要有喷淋室、储液槽、喷淋装置、除油装置、通风装置组成。
设备壳体:
喷淋室体尺寸:L45×W2×H2.6m。
设备壳体为整体全封闭迷宫式结构,两端设有门洞,供工件进出之用。
棚体板之间采用折弯焊接结构,避免焊接变形,杜绝液体的跑冒滴漏现象。
各工位喷淋段的两端设有挡水板,相邻工位的挡水板之间为过渡段。过渡段底部呈山形(或单侧)倾斜面,便于喷淋液的自行回槽;过渡段长度保证相邻工位不同液体不相互窜液。在出入段底板向水槽倾斜,使飞溅到该段的槽液流回水槽。
储液槽:
储液槽设置在喷射处理段的下部,与设备壳体联成一个整体结构,使喷洗后的槽液直接流回到水槽。水洗工艺采用喷淋清洗方式进行清洗。
喷淋装置:
主要由喷淋泵、喷淋管、喷嘴、阀门、压力表组件等部分组成,其原理是各工位的喷淋泵将槽液输入喷淋管路,通过多种形式的喷嘴对工件进行喷射清洗处理。管路中的阀门和压力表组件是用来调节泵的出口压力和流量,以满足前处理工艺的要求。
除油装置:
在脱脂槽装有双塔式过滤器,过滤器内安装吸油滤袋,可有效去除油污。
脱脂剂化料槽设有变量计量泵,用于自动定量补加脱脂液。
脱脂剂化料槽除渣系统:设置精密过滤器,用于脱脂剂化料槽的除渣。
通风装置:
主要由玻璃钢风机、风管、风门等组成。安装于喷淋室的顶部,主要用于排除喷淋室的水蒸气。
①预脱脂
为了去除工件表面的油脂,利用脱脂液对工件进行喷淋脱脂,喷淋时间约60秒,喷淋水无需加热,脱脂剂与水的配比为1:3。脱脂槽底部配有过滤器进行槽液除渣,采用定期补充脱脂液的方式循环使用。本工序产生废脱脂残渣(S7)。
预脱脂槽溶积为:2m3
②主脱脂
为了进一步清洁工件表面,将工件喷淋进行再次脱脂处理,脱脂剂为碱性脱脂剂,脱脂液温度为常温,脱脂时间为90秒,脱脂剂与水的配比为7:13。脱脂槽底部配有过滤器进行槽液除渣,采用定期补充脱脂液的方式循环使用。本工序产生脱脂残渣(S8)。
脱脂槽溶积为:2m3
③水洗
脱脂后的工件再采用自来水进行清洗,水洗1采用喷淋清洗,以去除表面残留少量的脱脂液及杂质,水洗在常温下进行,水洗1产生的废水经过滤后循环使用,每7天定期排水一次,该工序有废水(W1)产生;
工件经过水洗1后进入2道喷淋水洗,在常温下用自来水进行清洗,水洗以喷淋方式进行清洗,水洗2产生的废水经过滤后循环使用,每7天定期排水一次,该工序有废水(W2)产生;
工件经过水洗2后进入3道喷淋水洗,在常温下用自来水进行清洗,水洗3产生的废水经过滤后循环使用,每2天定期排水一次,该工序有废水(W3)产生;
水洗工段采用喷淋清洗的方式,喷淋室底部设置储液槽,清洗废水(W1、W2、W3),接管至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处理。
水洗槽1有效容积为:2m3;
水洗槽2有效容积为:2m3;
水洗槽3有效容积为:2m3;
④烘干
利用液化气直接加热,采用热风对流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30分钟,温度设置在140℃。烘道尺寸为L30m×W2m×H3m,该烘道配备1台燃烧机。本工序产生烘干废气(G3)和液化气燃烧废气(G4)。
建设项目工件采用静电粉末喷涂技术,是以具有雾化咀(使涂料雾化)和放电级(发生电量电流)的涂装机使涂料微粒化,对之施加电荷,在电极与被涂物体之间形成电场,利用其静电吸附作用而涂装。粉末涂层厚度均为30μm左右,涂装在喷粉室进行。建设项目设1个喷粉房,喷涂过程首先把需要喷涂的粉末加入供粉箱,通过粉泵输送到喷枪在高压静电场下,将喷粉枪接负极,工件接地(正极)构成回路,粉末借助压缩空气由喷枪喷出即带有负电荷,按异性相吸原理喷涂到工件上,喷涂过程涂料的利用率约为85%。
该工序产生喷粉废气(G5)。
⑥粉末固化
喷涂后工件由悬挂输送系统送入高温固化通道,烘道型式为直通式,烘烤时间约10分钟,热源为液化气,采用直接加热方式,烘烤固化温度为200℃。本工序产生固化废气(G6)和液化气燃烧废气(G7)。
烘道尺寸为L25m×W3m×H3m,该烘道配备2台燃烧机。
⑦检验下线
使用厚度仪对工件进行涂层厚度检验,检验合格工件进入下道工序,本工序会有不合格产品(S9)产生。
建设项目产生的不合格品外卖给废品回收单位。不合格品的产生量约为5t/a。
建设项目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情况见表3.2-1。主要原辅材料理化性质见表3.2-2。
表3.2-1 建设项目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情况
序号 |
原料 名称 |
组份 |
用量 (t/a) |
物态及 包装规格 |
厂内最大储存量 |
储存 位置 |
1 |
金属板 |
低碳钢、不锈钢 |
650 |
固体 |
20t |
五金仓库 |
2 |
金属管 |
低碳钢、不锈钢 |
700 |
固体 |
50t |
五金仓库 |
3 |
铁丝 |
铁 |
250 |
固体 |
5t |
五金仓库 |
4 |
实心 焊丝 |
氧化铜等 |
2.4 |
固体 |
0.1t |
五金仓库 |
5 |
二氧化碳气体 |
CO2 |
14400m3/a |
6m3/瓶,气体 |
10瓶 |
焊接车间 |
6 |
粉末涂料 |
环氧树脂23%、户内聚酯35%、助剂4.1%、填料27.59%、钛白粉5.0%、色料3.16%、金属粉(氧化铝)2.15% |
60 |
25kg/箱,固体 |
5t |
五金仓库 |
7 |
切削液 |
水溶液、乳化剂、切削油 |
0.8 |
100kg/桶,液体 |
- |
- |
8 |
脱脂剂 |
纯碱50%、偏硅酸钠20%、元明粉20%、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99.8%、杂质0.2%)10% |
1.8 |
30kg/桶,固态 |
0.25t |
五金仓库 |
9 |
LED灯 |
发光二极管 |
500个/年 |
固体 |
- |
- |
10 |
彩卡 |
-- |
1000张/年 |
固体 |
- |
- |
11 |
液化气 |
丙烷99%,丁烷、丙烯、丁烯及微量硫化氢1% |
63000m3/a |
50kg/瓶,气体 |
15瓶 |
液化气储存区 |
12 |
氩气 |
-- |
5400m3/a |
6m3/瓶,气体 |
15瓶 |
焊接车间 |
13 |
液压油 |
基础油及添加剂 |
0.5 |
液体、209L/塑料罐 |
1塑料罐 |
五金仓库 |
14 |
自来水 |
-- |
5815.37 |
液体 |
-- |
-- |
15 |
电 |
-- |
90万kWh/a |
-- |
-- |
-- |
表3.2-2 主要原辅料理化性质、毒性毒理表
分子式 |
危规号 |
理化特性 |
燃烧爆炸性 |
毒理毒性 |
|
环氧树脂 |
- |
- |
热固性树脂,相对密度0.98-1.3;由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在碱性介质中通过缩聚成线型聚合物。无臭、无味、黄色透明液体至固态。 |
可燃 |
低毒 |
户内聚酯树脂 |
- |
- |
由二元醇或二元酸和多元醇和多元酸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分为饱和聚酯树脂和不饱和聚酯树脂。不饱和聚酯胶粘剂主要由不饱和聚酯树脂、引发剂、促进剂、填料、触变剂等组成。胶粘剂粘度小、易润湿、工艺性好,固化后的胶层硬度大、透明性好、光亮度高、可室温加压快速固化、耐热性较好,电性能优良。缺点是收缩率大、胶粘强度不高,耐化学介质性和耐水性较差,用于非结构胶粘剂。主要用于胶粘玻璃钢、硬质塑料、混凝土、电气罐封等。 |
可燃 |
低毒 |
钛白粉 |
TiO2 |
13463-67-7 |
俗称钛白或钛白粉。分子量79.90。白色无定形粉末,加热时变黄色,受高温变棕色,冷时再呈白色。不溶于水。化学性质相当稳定,不溶于盐酸、硝酸和稀硫酸。溶于热浓硫酸、氢氟酸。是弱的两性氧化物,与硫酸氢钾熔融生成硫酸钛;与氢氧化钠熔融生成钛酸钠。 |
不燃 |
无毒 |
液化气 |
C3、C4 |
|
易燃易爆 |
本品有麻醉作用 |
续表3.2-2
名称 |
分子式 |
危规号 |
理化特性 |
燃烧爆炸性 |
毒理毒性 |
切削液 |
- |
- |
是一种用在金属切削、磨加工过程中,用来冷却和润滑刀具和加工件的工业用液体,切削液由多种超强功能助剂经科学复合配合而成,同时具备良好的冷却性能、润滑性能、防锈性能、除油清洗功能、防腐功能、易稀释特点。克服了传统皂基乳化液夏天易臭、冬天难稀释、防锈效果差的的毛病,对车床漆也无不良影响,适用于黑色金属的切削及磨加工,属当前最领先的磨削产品。 切削液各项指标均优于皂化油,它具有良好的冷却、清洗、防锈等特点,并且具备无毒、无味、对人体无侵蚀、对设备不腐蚀、对环境不污染等特点 |
不燃 |
无毒 |
纯碱 |
Na2CO₃ |
497-19-8 |
学名碳酸钠,俗名苏打、石碱、洗涤碱,化学式Na2CO₃,含十个结晶水的碳酸钠为无色晶体,结晶水不稳定,易风化,变成白色粉末Na2CO3,为强电解质,具有盐的通性和热稳定性,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
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
LD50:4090 mg/kg(大鼠经口) |
偏硅酸钠 |
Na2SiO3 |
6834-92-0 |
无色晶体,无水物为玻璃状。55℃左右缓缓加热时失去玻璃状析出针状结晶。密度2.4g/cm3,熔点1088℃。易溶于水。不溶于醇。五水物,单斜柱形晶体。熔点72.2℃,易溶于水和稀碱液。易吸湿潮解。浓溶液对织物和皮肤有腐蚀性。九水物,斜方晶体,熔点40~48℃。沸点100℃,并脱去6个结晶水。溶于水及稀碱液。易吸湿潮解。 |
不燃 |
有腐蚀性,不能与眼、皮肤和衣服接触,也不能吸入其蒸气。 |
续表3.2-2
名称 |
分子式 |
危规号 |
理化特性 |
燃烧爆炸性 |
毒理毒性 |
元明粉 |
Na2SO4 |
7757-82-6 |
硫酸钠,无机化合物,十水合硫酸钠又名芒硝、高纯度、颗粒细的无水物称为元明粉。元明粉,白色、无臭、有苦味的结晶或粉末,有吸湿性。外形为无色、透明、大的结晶或颗粒性小结晶。熔点为884℃,沸点为1404℃相对密度2.68g/cm3 |
不燃 |
小鼠经口:LD505989mg/kg |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
C15H24O.(C2H4O)n |
9016-45-9 |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为以壬基酚和环氧乙烷在催化剂作用下缩合反应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熔点 44-46 °C,沸点 250 °C, 密度 1.06 g/mL,折射率 n20/D 1.49,闪点 535 °F |
可燃 |
有毒 |
二氧化碳 |
CO2 |
124-38-9 |
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不支持燃烧。固态二氧化碳压缩后俗称为干冰。分子量为44.0095,沸点为-78.46℃。 |
不可燃 |
无毒 |
氩气 |
Ar |
- |
氩在通常条件下位无色、无味气体。熔点为-189.2°C,沸点为-185.7°C,气体密度为1.784g/L。 |
不可燃 |
无毒 |
液压油 |
-- |
-- |
外观为琥珀色清澈的液体,有特有的味道,相对密度为0.881,闪点大于204C,爆炸极限0.9-7.0,蒸汽密度>2(101kPa),蒸汽压力<0.013kPa,(0.1mm Hg),不溶于水。 |
闪点大于204C,爆炸极限0.9-7.0。 |
LC50>5000mg/m3,毒性极低 |
粉末涂料 |
-- |
-- |
粉末,无刺激性气味,密度为1.2-1.9g/cm3,粉尘和混合气的较低爆炸极限为20-70g/m3,不溶于水,软化点>50℃,粉尘或混合气的燃烧温度为450-600℃,最小燃烧能量为5-20mJ。 |
可燃,可爆 |
-- |
脱脂剂 |
-- |
-- |
外观为白色固体粉末,表面密度为0.35-0.90g/cm3,有腐蚀性,刺激性,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 |
不燃 |
LD50:4090mg/kg(大鼠经口)LC50:2300mg/m3,2小时 (大鼠吸入) |
表3.2-3 建设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表
序号 |
设备名称 |
型号规格 |
数量 (台/套) |
使用 环节 |
|
1 |
AMADA激光切割 |
TQL-LCY620-3015 |
1 |
切管、剪板 |
|
2 |
自动裁切机 |
QC12Y-6X2500 |
1 |
||
3 |
全自动切管机 |
MC-315B |
4 |
||
4 |
数控剪板机 |
QC12Y |
4 |
||
5 |
铝合金裁切机 |
WC67Y-40/2000
|
3 |
||
6 |
手工切管机 |
BY-205
|
1 |
||
7 |
数控折弯机 |
WE67Y-100/3200 |
4 |
折弯 |
|
8 |
机器人焊接 |
AX21-EV0000
|
1 |
焊接 |
|
9 |
气保焊接机 |
250FXⅢ |
12 |
||
10 |
氩弧焊接机 |
WSM-315
|
12 |
||
11 |
冲床16-125 |
J23-25 J23-16 JB23-10 |
18 |
冲压 |
|
12 |
自动抽线机 |
Y-80M1-4 |
4 |
铁丝篮、挂钩制作 |
|
13 |
自动平网机 |
JK-315C |
4 |
||
14 |
自动点焊机 |
SA-300 |
3 |
||
15 |
冷却塔 |
8L/min |
1 |
||
16 |
自动弯框机 |
WC675-63/2500
|
1 |
||
17 |
钻孔机 |
MODEL ZQ4116 |
5 |
钻孔 |
|
18 |
自动攻丝机 |
MODEL SWJ-16 |
5 |
攻丝 |
|
19 |
燃烧机 |
8023020001 |
3 |
烘干 |
|
20 |
前处理线 |
前处理喷淋室L45×W2×H2.6m |
1 |
前处理 |
|
其中 |
预脱脂槽2m3 |
1 |
|||
脱脂槽2m3 |
1 |
||||
水洗槽1有效容积为:2m3 |
1 |
||||
水洗槽2有效容积为:2m3 |
1 |
||||
水洗槽3有效容积为:2m3 |
1 |
||||
烘道L30×W2×H3m |
1 |
续表3.2-3 建设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表
21 |
粉末 涂装 |
粉末涂装线 |
1 |
喷粉 |
|
其中 |
喷房 |
1 |
|||
喷枪(自动) |
8 |
||||
喷枪(手动) |
4 |
||||
粉末固化烘道41m(长)×5.15m(宽)×7.6m(深) |
1 |
||||
22 |
空气压缩机 |
TH-100 |
2 |
公用 |
|
23 |
废气处理装置 |
滤芯除尘器 |
1 |
环保 工程 |
|
移动式焊烟收集装置 |
25 |
||||
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 |
1 |
(1)粉末涂装物料平衡
建设项目粉末涂装过程物料平衡见表3.2-4、总物料平衡见表3.2-5,图3.2-1。
表3.2-4 建设项目喷涂涂装过程物料平衡表
进料 |
去向 |
||
原料 |
数量(t/a) |
项目 |
数量(t/a) |
热固性粉末涂料 |
60 |
进入工件 |
50.266 |
|
|
进入废气(G5) |
9 |
|
|
进入废气(G6) |
0.7 |
|
|
进入固废(S9) |
0.034 |
合计 |
60 |
合计 |
60 |
表3.2-5 建设项目物料平衡表(t/a)
投入 |
产出 |
|
|||||
物料名称 |
数量 |
物料名称 |
数量 |
|
|||
650 |
废气 13.904 |
G1 0.05 |
激光切割粉尘 |
0.05 |
|
||
G2 0.1 |
焊接烟尘 |
0.1 |
|
||||
金属管 |
700 |
G3 11.18 |
水蒸汽 |
11.18 |
|
||
切削液 |
0.8 |
G5 9 |
粉尘 |
9 |
|
||
铁丝 |
250 |
G6 0.7 |
粉尘 |
0.1 |
|||
VOCs |
0.6 |
||||||
液压油 |
0.5 |
||||||
蒸发损耗 |
水 |
134 |
|||||
废水 6899.13 |
W1 132.75 |
水 |
132 |
||||
焊丝 |
2.4 |
脱脂剂 |
0.7 |
||||
杂质 |
0.05 |
||||||
脱脂液6.17 |
脱脂剂 |
1.8 |
W2 132.65 |
水 |
132 |
|
|
水 |
4.37 |
脱脂剂 |
0.6 |
|
|||
杂质 |
0.05 |
|
|||||
水 706 |
706 |
W3 301.45 |
水 |
301 |
|
||
粉末涂料 |
60 |
脱脂剂 |
0.4 |
||||
杂质 |
0.05 |
|
|||||
|
|
|
固废 12.84 |
S1 11.5 |
废金属边角料 |
11.5 |
|
|
|
|
S2 2.8 |
废切削液 |
0.8 |
||
杂质 |
2 |
||||||
|
|
|
S3 6.45 |
废金属边角料 |
6.45 |
|
|
|
|
|
S4 |
废液压油 |
0.5 |
||
|
|
|
S5 0.024 |
废焊渣 |
0.024 |
||
|
|
|
S6 5 |
废金属边角料 |
5 |
||
|
|
|
S7、S8 0.4 |
脱脂剂 |
0.1 |
||
|
|
|
水 |
0.19 |
|||
|
|
|
杂质 |
0.11 |
|||
|
|
|
S9 5 |
不合格品 |
5 |
||
|
|
|
产品 1622.316 |
金属板 |
637.42 |
|
|
|
|
|
金属管 |
687.42 |
|
||
|
|
|
焊丝 |
2.27 |
|
||
|
|
|
铁丝 |
244.94 |
|
||
|
|
|
粉末涂料 |
50.266 |
|
||
合计 |
2375.87 |
合计 |
2375.87 |
|
注:上表中不包含安装彩卡及LED灯的工序物料平衡。
S8脱脂残渣0.2(脱脂剂0.05、水0.09、杂质0.06)
金属板(650)、金属管(700)、切削液(0.8)
切管、剪板
冲压、钻孔、攻丝
折弯
焊接
S111.5废金属边角料(11.5);
S22.8(切削液0.8、金属屑2)
G10.05(激光切割粉尘0.05)
S3废金属边角料6.45
S4废液压油0.5
焊丝(2.4)
S50.024(焊渣0.024)
金属板(643.45)、
金属管(693)
金属板(640)、
金属管(690)
金属板(640)、
金属管(690)
金属板(640)、金属管(690)、焊丝(2.276)
预脱脂
脱脂液3.6(脱脂剂0.9、水2.7)
主脱脂
脱脂液2.57(脱脂剂0.9、水1.67)
水洗1
水165
S70.2脱脂残渣(脱脂剂0.05、水0.1、杂质0.05)
水洗2
金属板(639.98)、金属管(689.98)、
焊丝(2.276)、铁丝(244.99)、
脱脂剂(0.85)、水(2.6)
水洗3
水165
水376
W1 132.75(水132、脱脂剂0.7、杂质0.05)
金属板(639.94)、金属管(689.93)、
焊丝(2.276)、铁丝(244.97)、
脱脂剂(1)、水(7.18)
金属板(639.92)、金属管(689.91)、
焊丝(2.276)、铁丝(244.96)、水(10.18)、脱脂剂0.4
烘干
G3水蒸汽11.18
喷粉涂装
金属板(639.9)、金属管(689.9)、
焊丝(2.276)、铁丝(244.94)
粉末涂料(51)
G5粉尘9
包装入库
金属板(639.9)、金属管(689.9)、
焊丝(2.276)、铁丝(244.94)、粉末涂料(50.3)
液压油0.5
金属板(639.96)、金属管(689.95)、
焊丝(2.276)、铁丝(244.98)、脱脂剂(1.7)、水(4.18)
固化
G6、G7 0.7(粉尘0.1、VOCs0.6)
铁丝250
抽丝、平网
S6废金属
边角料5;
成型
焊接
铁丝
(245)
铁丝
(245)
铁丝
(245)
G20.1(焊接烟尘0.1)
脱脂液264(脱脂剂92.6、水171.4)
脱脂液264(脱脂剂66、水198)
蒸发损耗30
循环水2000
蒸发损耗30
W2132.65(水132、脱脂剂0.6、杂质0.05)
循环水2000
蒸发损耗74
W3 301.45(水301、脱脂剂0.4、杂质0.05)
金属板(639.9)、金属管(689.9)、
焊丝(2.276)、铁丝(244.94)、水(11.18)
循环水2000
金属板(639.9)、金属管(689.9)、
焊丝(2.276)、铁丝(244.94)
组装
金属板(637.42)、金属管(687.42)、
焊丝(2.27)、铁丝(244.94)、粉末涂料(50.266)、彩卡1000张、LED灯500个
彩卡1000张
LED灯500个
粉末涂料60
1350.8
14.35
1336.45
6.95
1330
1330
1332.276
1580.676
1583.046
1585.296
1587.646
1588.196
1577.016
1628.016
1627.316
除油、除锈
委外
焊疤打磨
委外
检验
S9 不合格品5(金属板2.48、金属管2.48、焊丝0.006、粉末涂料0.034)
金属板(637.42)、金属管(687.42)、
焊丝(2.27)、铁丝(244.94)、粉末涂料(50.266)
1622.316
图3.2-1 建设项目物料平衡图(t/a)
建设项目新鲜水总用水量为5815.37t/a,其中生活用水量3960t/a、脱脂剂配水4.37t/a、水洗用水量706t/a、地面冲洗用水1120t/a、点焊机冷却水补充水25t/a。来自市政自来水管网。
建设项目用排水平衡见图3.2-2。
(1)生活用水
建设项目职工定员150人,职工人均用水按照100L/d计算,年工作264天,则生活用水为3960t/a,生活污水产污系数按照0.8计算,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3168t/a。
(2)脱脂剂配水
项目预脱脂剂用量为0.9t/a,使用时需按1: 3配水,则预脱脂剂配水约为2.7t/a;项目主脱脂剂用量为0.9t/a,使用时需按7:13配水,则主脱脂剂配水约为1.67t/a。脱脂液经沉淀后循环使用,沉淀物为废脱残渣。
(3)水洗用水
建设项目脱脂后需使用自来水进行清洗,水洗工段采用自来水冲洗方式,水洗用水量约为706t/a,水洗废水产污系数按照0.8计算,则新增水洗废水产生量为565t/a。
(4)地面清洗用水
建设项目喷粉车间地面需进行冲洗,冲洗利用纯水制备弃水。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车间地面冲洗废水产生量为1.0~1.5L/m2·次,取最大值1.5L/m2·次,冲洗面积(喷粉车间面积)约2827.2m2,则冲洗用水量约为1120t/a,地面冲洗废水产污系数按照0.8计算,则新增地面冲洗废水产生量为896t/a。
(5)点焊机冷却用水
建设项目设置3台点焊机,点焊机使用时需用水冷却,3台点焊机配备1台冷却塔进行冷却,冷却水循环使用,定期外排。冷却水循环水量为8L/min,则循环水量约为1014t/a,损耗20t/a,补充量为25t/a,定期排水为5t/a。
损耗792
点焊机冷却水 |
损耗20 |
25 |
1014 |
5 |
雨水管网
|
损耗30 |
自来水 |
5815.37 |
生活用水 |
3960 |
3168 |
1120 |
165 |
水洗用水2 |
2000 |
损耗224 |
接管排入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
|
4.37 |
脱脂 |
369.4 冲压 |
0.19 |
|
|
进入脱脂残渣
|
896 |
隔油池 |
132 |
165 |
水洗用水1 |
376 |
水洗用水3 |
2000 |
2000 |
损耗30 |
损耗74 |
132 |
地面冲洗水 |
工件带入 7.18 |
301 |
工件带入 10.18 |
工件带入 4.18 |
工件带出 11.18 |
565 |
565 |
4629 |
图3.2-2 建设项目水平衡图(t/a)
1)正常排放
建设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为激光切割过程产生的粉尘(G1)、焊接过程产生的焊接废气(G2)、水洗后烘干废气(G3)及液化气燃烧废气(G4)、粉末喷涂过程产生的粉末喷涂废气(G5)、固化过程产生的固化废气(G6)和液化气燃烧废气(G7)。
(1)有组织废气
①液化气燃烧废气(G4、G7)
液化气主要由C3、C4混合烃类组成,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约为1.5~2.0,沸点在0℃以下。其燃烧后产生的物质主要为CO2和H2O,另外含有少量烟尘、SO2、NOX等污染物。本项目液化气消耗量6.3万Nm3/a,其中水洗后烘干用气量约为2.1万立方/年,粉末固化炉用气量约为4.2万立方/年,本项目参考《环境保护实用数据手册》中天然气燃烧废气的污染物排放系数,燃烧1Nm3天然气产生10.5Nm3的烟气,则建设项目液化气产生的废气为66.15万m3/a。
建设项目水洗后烘干和粉末固化炉均为液化气直接加热,液化气经点燃后风机将热风通过管道进行加热,最终液化气燃烧废气与水洗后烘干废气、固化废气一并进入同一根15m高的1#排气筒排放,具体排放情况见表3.2-6。
表3.2-6 燃气烟气中污染物的排放系数和排放量
污染物 |
SO2 |
NOx |
烟尘 |
排放系数(kg/10000m3) |
1.0 |
6.3 |
2.4 |
燃气烟气中污染物排放量(t/a) |
0.0063 |
0.04 |
0.015 |
注:排放系数引自《环境保护实用数据手册》 胡明操主编。
②水洗后烘干废气(G3)
建设项目脱脂后进行三道水洗,水洗后进行烘干,烘干废气主要为水蒸汽,本环评不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③粉末喷涂废气(G5)
建设项目粉末涂装在喷涂线喷粉室内进行,喷涂过程首先把需要喷涂的粉末加入供粉箱,通过粉泵输送到喷枪,在高压静电场下,将喷粉枪接负极,工件接地(正极)构成回路,粉末借助压缩空气由喷枪喷出即带有负电荷,按异性相吸原理喷涂到工件上。
建设项目设置1个喷粉室,类比同类企业,粉末喷涂利用效率可以达到85%以上,剩余15%的粉末经收集后由喷粉房自带的脉滤芯进行过滤,喷房两端敞开供工件进出,在喷涂过程中在喷漆房两端工件进出口设置围挡,减少粉尘逸散,粉尘的收集效率能达到98%以上,过滤效率可达90%,过滤后粉末经喷房顶部2#15m高排气口排放。经核算有组织粉末喷涂颗粒物产生量为8.82t/a。涂装线工作班制为一班制,年作业时间2112h。风机风量分别为5000m3/h。
未被收集的2%的粉末约0.18t/a,通过车间通风的方式无组织排放与车间中。
④固化废气(G6)
建设项目所用粉末涂料主要成分为环氧树脂、户内聚酯树脂、助剂、填料、钛白粉、色料、金属粉(氧化铝),项目固化温度为200℃左右,其中环氧树脂、聚酯树脂均为热固性树脂,固化过程极少量会发生分解,钛白粉、助剂、填料等熔点均远远高于220℃,不会发生熔融,因此固化废气成分主要为金属粉氧化烟尘及少量VOCs。类比同类项目,烟尘产生量约为0.1t/a,VOCs产生量约为固化成分的2%,VOCs产生量约为0.6t/a,经风机收集后,进入二级活性炭处理装置处理后通过15米高1#排气筒排放。固化炉密闭,风机风量为5000m3/h。经核算有组织金属氧化烟尘、VOCs产生量分别为0.1t/a、0.6t/a。
建设项目有组织废气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3.2-11。
(2)无组织废气
①激光切割过程产生的粉尘(G1)
建设项目激光切割过程产生粉尘,根据同类项目类比,激光切割过程产生的粉尘约为0.05t/a。
②焊接废气
建设项目焊接废气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根据采用焊接方式的不同以及所用焊接材料的不同,焊接废气发生量不同。本项目焊接方式主要为CO2保护焊和氩弧焊。污染物产生情况见表3.2-7。
表3.2-7 焊接废气污染物产生情况
焊接方法 |
焊接材料 |
焊接材料的发尘量(g/kg) |
焊丝使用量 (t/a) |
施焊时发尘量 (mg/min) |
颗粒物产生量(t/a) |
颗粒物产生速率(kg/h) |
二氧化碳保护焊 |
实心焊丝 |
5~8 |
1 |
450~650 |
0.076 |
0.036 |
氩弧焊 |
实心焊丝 |
2~5 |
1.4 |
100~200 |
0.024 |
0.011 |
建设项目焊接粉尘经移动式焊烟收集装置收集处理后,通过车间通风的方式在生产车间内无组织排放,焊接粉尘产生量约为0.1t/a,移动式焊烟收集装置收集效率可达90%以上,处理效率不低于95%,因此焊接粉尘排放量约为0.0145t/a。
③粉末喷涂废气
建设项目喷房两端敞开供工件进出,在喷涂过程中在喷漆房两端工件进出口设置围挡,减少粉尘逸散,粉尘收集效率为98%,约0.18t/a未被收集,通过车间通风方式无组织排放于车间中。
建设项目无组织排放量见表3.2-8。
表3.2-8 建设项目无组织废气排放量表
来源 |
污染工段 |
污染物名称 |
排放量t/a |
速率kg/h |
面源面积m2 |
面源高度m |
1#生产车间 |
喷粉 |
粉尘 |
0.18 |
0.085 |
3027 |
5 |
4#生产车间 |
焊接、激光切割 |
颗粒物 |
0.0645 |
0.031 |
1512 |
5 |
建设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见表3.2-9。
表3.2-9 建设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
污染物名称 |
产生量(t/a) |
削减量(t/a) |
排放量(t/a) |
|
有组织废气 |
SO2 |
0.0063 |
0 |
0.0063 |
NOX |
0.04 |
0 |
0.04 |
|
粉尘 |
8.935 |
7.938 |
0.997 |
|
VOCs |
0.6 |
0.54 |
0.06 |
|
无组织废气 |
颗粒物 |
0.2445 |
0 |
0.2445 |
2)非正常排放情况
(1)开停车废气
本项目开车、停车、检修等非正常情况设定为滤芯除尘装置对颗粒物的去除效率由90%降至0%,非正常排放历时不超过10min。
建设项目非正常排放源强见表3.2-10。
表3.2-10 建设项目非正常情况下废气排放情况
污染源名称 |
排气量m3/h |
污染物名称 |
排放速率(kg/h) |
2#排气筒 |
5000 |
颗粒物 |
4.18 |
表3.2-11 建设项目有组织废气产生及排放情况
编号 |
污染 源名称 |
废气量 (m3/h) |
污染物 名称 |
产生情况 |
治理 措施 |
去除 效率(%) |
污染物 名称 |
排放情况 |
执行标准 |
排放高度(m) |
排气筒内径(m) |
排放温度 (℃) |
排放方式 |
|||||
产生量 (t/a) |
产生速率(kg/h) |
产生浓度(mg/m3) |
排放量 (t/a) |
排放速率(kg/h) |
排放浓度(mg/m3) |
浓度 (mg/m3) |
速率(kg/h) |
|||||||||||
G3、G6 |
固化废气、 液化气燃烧废气[1] |
5313 |
SO2 |
0.0063 |
0.003 |
0.56 |
二级活性炭吸附 |
-- |
SO2 |
0.0063 |
0.003 |
0.56 |
50 |
3.5 |
1#15m排气筒 |
0.35 |
100 |
连续 |
NOx |
0.04 |
0.019 |
3.56 |
-- |
NOx |
0.04 |
0.019 |
3.56 |
200 |
2.6 |
||||||||
烟尘 |
0.115 |
0.054 |
10.25 |
-- |
烟尘 |
0.115 |
0.054 |
10.25 |
20 |
0.77 |
||||||||
VOCs |
0.6 |
0.28 |
53.47 |
90 |
VOCs |
0.06 |
0.028 |
5.34 |
50 |
1.5 |
||||||||
G4 |
粉末喷涂废气 |
5000 |
颗粒物 |
8.82 |
4.18 |
835.2 |
滤芯除尘器 |
90 |
颗粒物 |
0.882 |
0.418 |
83.52 |
120 |
3.5 |
2# 15m高排气筒 |
0.35 |
20 |
连续 |
*注: [1] 建设项目水洗后烘干和粉末固化均为液化气直接加热,液化气经点燃后风机将热风通过管道进行加热,最终液化气燃烧废气与烘干废气、固化废气一并进入同一根15m高的1#排气筒排放。
建设项目废水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水、地面冲洗废水、水洗废水及冷却塔定期排水。
(1)生活污水
建设项目职工定员150人,生活污水产生量为3168t/a,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及浓度为COD 400mg/L、SS 200mg/L、氨氮 25mg/L、总氮 35mg/L、总磷 4mg/L。
(2)地面冲洗废水
建设项目1#车间(喷涂车间)地面需进行冲洗,冲洗利用自来水。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车间地面冲洗废水产生量为1.0~1.5L/m2·次,取最大值1.5L/m2·次,冲洗面积约2827.2m2,则冲洗用水量为1120t/a,地面冲洗废水产污系数按照0.8计算,则新增地面冲洗废水产生量为896t/a,主要污染物浓度COD约200mg/L、SS约300mg/L、石油类15mg/L。
(3)清洗废水
建设项目脱脂工序后需使用自来水清洗工件,分3道进行清洗,清洗方式采用喷淋清洗,清洗水循环使用定期排放,定期补水量约为706t/a, 水洗废水产污系数按照0.8计算,则新增水洗废水产生量为565t/a。
清洗工序主要清洗的是残留在工件上的脱脂液、油污及杂质等,脱脂剂的主要成分是纯碱50%、偏硅酸钠20%、元明粉(无水硫酸钠)20%、活性剂1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99.8%、杂质0.2%),不含氮、磷,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浓度PH为7~9、COD约800mg/L、SS约300mg/L、石油类约40mg/L、LAS约20mg/L。
(4)冷却塔定期排水
建设项目设置3台点焊机,点焊机使用时需用水冷却,3台点焊机配备1台冷却塔进行冷却,冷却水循环使用,定期外排。冷却水循环水量为8L/min,则循环水量约为1014t/a,损耗20t/a,补充量为25t/a,定期排水为5t/a。冷却塔定期排水的主要污染物浓度COD约40mg/L、SS约40mg/L。冷却塔定期排水作为清下水排到雨水管网。
建设项目水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3.2-12,水污染物排放总量见3.2-13。
表3.2-12 建设项目水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废水来源 |
废水量 t/a |
污染物 名称 |
污染物产生量 |
治理 措施 |
污染物 名称 |
污染物排放量 |
排放浓度 (mg/l) |
标准浓度限值(mg/l) |
排放方式与去向 |
||
浓度(mg/l) |
产生量(t/a) |
浓度(mg/l) |
排放量(t/a) |
||||||||
565 |
PH |
- |
隔油池 |
PH |
7-9 |
- |
PH 6-9 SS 231 氨氮17.1 总氮 23.8 总磷2.2 石油类5.2 LAS 2.4 |
PH 6-9 COD 500 SS 400 氨氮35 总氮 60 总磷 8 石油类20 LAS 20 |
接管至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
||
COD |
800 |
0.45 |
COD |
400 |
0.23 |
||||||
SS |
300 |
0.17 |
SS |
300 |
0.17 |
||||||
石油类 |
40 |
0.023 |
石油类 |
20 |
0.011 |
||||||
LAS |
20 |
0.011 |
LAS |
20 |
0.011 |
||||||
地面冲洗废水 |
896 |
COD |
400 |
0.36 |
接管 |
COD |
400 |
0.36 |
|||
SS |
300 |
0.27 |
SS |
300 |
0.27 |
||||||
石油类 |
15 |
0.013 |
石油类 |
15 |
0.013 |
||||||
生活污水 |
3168 |
COD |
350 |
1.1 |
接管 |
COD |
350 |
1.1 |
|||
SS |
200 |
0.63 |
SS |
200 |
0.63 |
||||||
氨氮 |
25 |
0.079 |
氨氮 |
25 |
0.079 |
||||||
总氮 |
35 |
0.11 |
总氮 |
35 |
0.11 |
||||||
总磷 |
3 |
0.01 |
总磷 |
3 |
0.01 |
||||||
冷却塔定期排水 |
5 |
COD |
40 |
0.0002 |
- |
COD |
40 |
0.0002 |
40 |
40 |
雨水管网 |
SS |
40 |
0.0002 |
SS |
40 |
0.0002 |
40 |
40 |
表3.2-13 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表 (t/a)
污染物名称 |
产生量 |
处理削减量 |
排放总量[1] |
最终排放总量[2] |
废水量 |
4629 |
0 |
4629 |
4629 |
COD |
1.91 |
0.22 |
1.69 |
0.37 |
SS |
1.07 |
0 |
1.07 |
0.32 |
氨氮 |
0.079 |
0 |
0.079 |
0.023 |
总氮 |
0.11 |
0 |
0.11 |
0.069 |
总磷 |
0.01 |
0 |
0.01 |
0.0023 |
石油类 |
0.036 |
0.012 |
0.024 |
0.023 |
LAS |
0.011 |
0 |
0.011 |
0.0023 |
[1]为接管至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的考核量;[2]为参照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出水指标计算,作为本项目排入外环境的水污染物总量。
根据《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固体废物内容编制的通知》苏环办[2013]283号,对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进行分析。
(1)固体废物属性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判断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是否属于固体废物,判定依据(其中的“试行”表示《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及结果见表3.2-14。
表3.2-14 建设项目副产物产生情况汇总表
序号 |
副产物名称 |
产生工序 |
形态 |
主要成分 |
预测产生量(吨/年) |
种类判断* |
||
固体废物 |
副产品 |
判定依据 |
||||||
1 |
废金属边角料 |
切管、剪板、冲压、钻孔、攻丝 |
固 |
金属 |
22.95 |
√ |
- |
试行中二(一)(2) |
2 |
废切削液 |
切管、剪板 |
液 |
金属屑、切削液 |
2.8 |
√ |
- |
|
3 |
焊渣 |
焊接 |
固 |
焊丝 |
0.024 |
√ |
- |
|
4 |
废液压油 |
冲压 |
固 |
液压油 |
0.5 |
√ |
- |
|
5 |
脱脂残渣 |
脱脂 |
液 |
脱脂剂、杂质和水 |
0.4 |
√ |
- |
|
6 |
不合格品 |
检验 |
固 |
金属 |
5 |
√ |
- |
|
7 |
粉尘 |
除尘 |
固 |
粉末涂料 |
7.938 |
√ |
- |
试行中二(一)(6) |
8 |
滤芯 |
除尘 |
固 |
滤芯 |
2 |
√ |
- |
|
9 |
废油 |
隔油 |
液 |
石油类、水 |
0.06 |
√ |
- |
|
10 |
焊烟粉尘 |
焊烟收集 |
固 |
颗粒物 |
0.0855 |
√ |
- |
|
11 |
废活性炭 |
固化废气处理 |
固 |
活性炭、有机废气 |
2.34 |
√ |
- |
|
12 |
生活垃圾 |
员工办公生活 |
固 |
废纸等 |
59.4 |
√ |
- |
试行中二(一)(4) |
注:上表中“二(一)(2)”表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质、报废产品;“二(一)(4)”表示:办公产生的废弃物质;“二(一)(6)”表示:其他污染控制设施产生的垃圾、残余渣、污泥。
根据《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中固废的判别依据,列于“二(一)”,但不在“二(二)”中的副产物属于固体废物,所以建设项目产生的副产物均属于固体废物。
(2)固体废物产生情况汇总
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固废主要为废金属边角料(S1、S3、S6)、废切削液(S2)、废液压油(S4)、废焊渣(S5)、脱脂残渣(S7、S8)、不合格品(S9)、废粉末涂料、废滤芯、焊烟粉尘、废油、废活性炭。
职工办公生活产生的固废有职工生活垃圾。
建设项目固废的产生情况见表3.2-15。
表3.2-15 固体废物分析结果汇总表
序号 |
固废名称 |
属性 |
产生工序 |
形态 |
主要成分 |
危险特性鉴别方法 |
危险特性 |
废物类别 |
废物代码 |
估算产生量 (吨/年) |
1 |
废金属边角料 |
一般固废 |
切管、剪板、冲压、钻孔、攻丝 |
固 |
金属 |
- |
- |
85 |
- |
22.95 |
2 |
废切削液 |
危险废物 |
切管、剪板 |
液 |
金属屑、切削液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
- |
HW09 |
900-006-09 |
2.8 |
焊渣 |
一般固废 |
焊接 |
固 |
焊丝 |
- |
T |
86 |
|
0.024 |
|
4 |
废液压油 |
危险废物 |
冲压 |
固 |
液压油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
T,I |
HW08 |
900-249-08 |
0.5 |
5 |
脱脂残渣 |
危险废物 |
脱脂 |
液 |
脱脂液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
T |
HW17 |
346-064-17 |
0.4 |
6 |
不合格品 |
一般固废 |
检验 |
固 |
金属 |
- |
- |
85 |
- |
5 |
7 |
粉尘 |
一般固废 |
喷粉 |
固 |
粉末涂料 |
- |
- |
84 |
- |
7.938 |
8 |
滤芯 |
一般固废 |
喷粉 |
固 |
滤芯 |
- |
- |
99 |
- |
2 |
9 |
废油 |
一般固废 |
隔油 |
液 |
石油类、水 |
- |
- |
HW08 |
900-210-08 |
0.06 |
10 |
焊烟收集粉尘 |
一般固废 |
焊烟收集 |
固 |
颗粒物 |
- |
|
86 |
|
0.0855 |
11 |
废活性炭 |
危险废物 |
有机废气处理 |
固 |
活性炭、有机废气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
- |
HW42 |
900-499-42 |
2.34 |
12 |
生活垃圾 |
一般固废 |
员工办公生活 |
固 |
废纸等 |
- |
- |
99 |
- |
59.4 |
建设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为:
(1)一般固废:废金属边角料(S1、S3、S6)、废焊渣(S5)、不合格品(S9)、废粉末涂料、废滤芯和生活垃圾,共计97.4425t/a,其中废金属边角料、废粉末涂料、废滤芯、不合格品外卖处理,废焊渣和职工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2)危险废物:废切削液(S2)、废液压油(S4)、脱脂残渣(S7、S8)、隔油池废油、废活性炭,共计6.1t/a,其中废切削液(HW09)、废液压油及废油(HW08)委托太仓市柯林固废处置有限公司处置(固废处置协议及处理单位资质见附件八),脱脂残渣(HW17)、废活性炭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危废处置承诺见附件十一)。
建设项目新增高噪声源为喷涂线作业噪声、机加工设备、焊接设备、空压机、风机等。通过类比调查,确定各类主要设备的噪声源强见表3.2-16。
表3.2-16 建设项目主要噪声设备情况表
序号 |
设备名称 |
数量(台) |
单台设备等效声级(dB(A)) |
所在车间名称 |
距最近厂界位置(m) |
数控剪板机 |
4 |
85 |
1#生产车间 |
N,9 |
|
2 |
数控折弯机 |
4 |
80 |
N,9 |
|
3 |
冲床16-125 |
18 |
80 |
N,27 |
|
4 |
钻孔机 |
5 |
85 |
N,27 |
|
5 |
自动攻丝机 |
5 |
85 |
N,27 |
|
6 |
喷涂线 |
1 |
80 |
N,16 |
|
7 |
空压机 |
2 |
80 |
N,20 |
|
8 |
风机1 |
1 |
85 |
N,11 |
|
9 |
风机2 |
1 |
85 |
N,14 |
|
10 |
铝合金裁切机 |
3 |
85 |
4#生产车间 |
N,43 |
11 |
气保焊接机 |
12 |
85 |
W,51 |
|
12 |
氩弧焊接机 |
12 |
75 |
W,34 |
|
13 |
自动点焊机 |
3 |
75 |
||
14 |
手工切管机 |
1 |
80 |
N,47 |
|
15 |
AMADA激光切割 |
1 |
85 |
N,52 |
|
16 |
自动裁切机 |
1 |
85 |
N,50 |
|
17 |
全自动切管机 |
1 |
80 |
W,35 |
建设项目完成后全厂污染物排放量汇总见表3.2-17。
表3.2-17 建设项目完成后全厂污染物排放量汇总 单位:t/a
污染物名称 |
产生量 |
削减量 |
排放总量 |
最终排放量 |
|
有组织废气 |
SO2 |
0.0063 |
0 |
0.0063 |
0.0063 |
NOX |
0.04 |
0 |
0.04 |
0.04 |
|
粉尘 |
8.935 |
7.938 |
0.997 |
0.997 |
|
VOCs |
0.6 |
0.54 |
0.06 |
0.06 |
|
无组织废气 |
颗粒物 |
0.2445 |
0 |
0.2445 |
0.2445 |
废水量 |
4629 |
0 |
4629[1] |
4629[2] |
|
COD |
1.91 |
0.22 |
1.69[1] |
0.37[2] |
|
SS |
1.07 |
0 |
1.07[1] |
0.32[2] |
|
氨氮 |
0.079 |
0 |
0.079[1] |
0.023[2] |
|
总氮 |
0.11 |
0 |
0.11[1] |
0.069[2] |
|
总磷 |
0.01 |
0 |
0.01[1] |
0.0023[2] |
|
石油类 |
0.036 |
0.012 |
0.024[1] |
0.023[2] |
|
LAS |
0.011 |
0 |
0.011[1] |
0.0023[2] |
|
固废 |
一般固废 |
38.0425 |
38.0425 |
0 |
0 |
危险固废 |
6.1 |
6.1 |
0 |
0 |
|
生活垃圾 |
59.4 |
59.4 |
0 |
0 |
[1]为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的接管考核量;[2]为参照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出水指标计算,作为本项目排入外环境的水污染物总量。
4.1.1地理位置
太仓市位于东经121°12′、北纬31°39′。距上海50公里,距苏州75公里,顺江而下水上距吴淞口约20海里,溯江而上至张家港约67海里,距南通约44海里;内河经苏浏线至苏州78公里。
建设项目位于太仓市浮桥镇刘家港茜泾村(飞马路北、向阳河东侧),太仓港经济开发区(港区)内。太仓港经济开发区(港区)位于江苏省太仓市东部,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
建设项目具体地理位置见图2.5-1。
4.1.2地形、地貌、地质
项目所在地位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淮阳山字形构造宁镇反射弧的东南段。区内断裂构造规模不大,基底构造相对稳定。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大面积的升降运动,差异不大,近期呈持续缓慢沉降。
项目所在地为广阔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低平,高程2.5-2.8米(以黄海基面计,下同),沿江有长江大堤,堤顶高程6.3-7.0米。江面开阔,边滩宽300-1100米,10米等深线距岸堤1000-1400米。
该地区的地层状况为:
(1)表层为种植或返填土,厚度0.6米-1.8米左右。
(2)第二层为亚粘土,色灰黄或灰褐,湿度饱和,0.3-1.1米厚。
(3)第三层为淤质亚粘土,呈青灰色,湿度饱和,密度高,厚度为0.5米—1.9米,地耐力为100-120kPa。
(4)第四层为轻亚粘土,呈浅黄,厚度在0.4米-0.8米,地耐力为80-100kPa。
(5)第五层为粘土,少量粉砂,呈灰黄色或青色,湿度高,稍密,厚度为1.1km左右,地耐力约为120-140kPa。
4.1.3气候、气象特征
太仓市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受温湿季风气候的影响,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冬季无酷寒,夏季多湿热天气。冬季该地区常处冬季风和蒙古高压控制下,大气环流形势较稳定,多偏北偏西气流。夏季该地区大部分时间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以偏南偏东气流为主,常有雷阵雨发生。初夏该地区一般有半个月左右处于江淮梅雨带中,该期间日照稀少,降水较多,但降水强度一般不大。在春季,该地区受北方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交替影响,天气变化频繁,大气环流形势不稳定,经纬向环流形势调整比较频繁,风向多变。在秋季,随着副热带高压的逐渐南退和西风带的开始南移,该地区可能会出现短时间的连阴雨天气,之后天气转为凉爽的气候。
据太仓气象站多年资料统计,各气象要素如下:
a.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15.3℃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7.9℃(1966年8月7日)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1.5℃(1977年1月31日)
b.降水
历年平均降水量:1064.8mm
历年最大降水量:1563.8mm(1960年)
历年最大日降水量:229.6mm(1960年8月4日)
c.湿度
每年七、八、九月相对湿度较高,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1965年8月最高湿度达87%,最小相对湿度出现在1972年12月,仅为63%左右。
d.雾日
当地以平流雾为主,雾日以东、春季为多,一般多发生在清晨和夜晚,多年平均雾日约28天,历年最多雾日40天,最少雾日17天。
e.平均气压
历年平均气压:1015.8hpa
极端最低年平均气压:990.5hpa
极端最高年平均气压:1040.6hpa
f.蒸发量
历年平均年蒸发量:1502.9mm
极端最低年蒸发量:1260.5mm
g.地面风向、风速
太仓市历年常规气象资料统计结果表明,太仓市年平均风速为3.7m/s。地区全年主导风向为NE-E风,出现频率为34%。一年四季均盛行E风,夏季盛行SE风和NE风;冬季除盛行E风外,主要风向集中的WNW-NW风;春季盛行SE风;秋季风向主要集中在E风和NE风。太仓地区一年四季地面静风频率非常低,年静风频率仅为1.5%,四季的静风频率也非常小,分别为0.4%、2.2%、1.6%、1.6%。由太仓气象站近20年常规定时纪录统计,该地区各月平均风速以3月份最高(4.1m/s),10月份、11月份最低(3.2m/s),全年平均风速为3.7m/s。
4.1.4水文
1)地表水
(1)长江
太仓港经济开发区(港区)地处长江入海口三角洲地带,长江两岸陆地地形低平,其内人工渠道或运河纵横交错。大气降水等形成的地表水通过地表沟系排入沟渠及长江内。沟渠或运河内水位与长江水位基本一致,涨潮时长江水向运河内倒灌,其它时段运河内水向长江排泄。区域主要地表水有长江、杨林塘、七浦塘河。由于该段长江离入海口较近,是长江江流和海洋潮汐的通道,感潮程度强,为双向流。
目前,长江干流下游无流量站,因此本河段的流量采用上游大通流量站的资料。据该站 1950~1999 年资料统计,其流量特征值如下:
多年平均流量: 28700m3/s
历年最大洪峰流量: 92600m3/s(1954年8月1日)
历年最小流量: 4620m3/s(1979年1月31日)
长江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5~10月为洪季,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71.8%;11~4 月为枯季,占全年总量的 28.2%,最大、最小流量之比为 20:1。全年以七月最大,二月为最小,是国内主要河流中变幅最小、最均匀的河流之一。其年内各月平均流量及年径流量百分比如表4.1-1所示。
表 4.1-1 长江太仓段流量特征值(m3/s)
月份 |
月平均 |
月份 |
月平均 |
1 |
11000 |
7 |
49700 |
2 |
10800 |
8 |
44300 |
3 |
14900 |
9 |
40100 |
4 |
24100 |
10 |
34500 |
5 |
35500 |
11 |
23700 |
6 |
41200 |
12 |
14200 |
年平均 |
28700 |
长江港区段感潮强度较强,潮汐为非正规半日潮,且日潮不等,涨落潮平均历时为12小时25分钟,涨潮历时为 4小时6分钟,落潮历时为 8 小时19分钟。潮位变化具有典型的长江河口段特征:年内各月平均高、低潮位值接近,潮位高低与径流的大小关系不大,高、低潮位年际变化不大,年内月平均高潮位以 9月为最高。长江港区段潮汐特征值如下表4.1-2。
表4.1-2 长江港区段潮汐特征值表
③潮流
长江港区段距入海口近,感潮强度较强,全年内均为涨落潮双向流。长江(工程河段)由于河床平缓宽阔,潮差较大,涨潮波可以深入内陆很长距离。长江口的涨潮量巨大,由于涨潮流的倒灌及涨潮期径流的滞留,本河段的落潮流流量远大于大通站下泄的径流流量,落潮流是塑造本河段河床的主要动力因素。据实测水文资料统计,厂址前沿长江南支水域流速特征值如下:
平均涨潮流速:0.55m/s
平均落潮流速:0.98m/s
涨潮最大流速:3.12m/s
涨潮最小流速:0.32m/s
落潮最大流速:2.78m/s
落潮最小流速:0.62m/s
据七丫口断面水文测验资料统计,南支河段涨潮含沙量大于落潮含沙量,涨潮平均含沙量为1.76kg/m3,落潮平均含沙量为1.50kg/m3;而涨潮输沙量小于落潮输沙量,涨潮每潮平均输沙量为148.32万吨、落潮每潮平均输沙量为382.67万吨。而且主槽输沙量远大于边滩输沙量。
南支河段的河床质d50在涨、落急时约为0.047mm, 憩流时为0.027mm,平均约为0.037mm,底部悬移质的d50相当于河床质的d30,悬移级配与床沙级配有相当大部分的重合,说明本河段悬沙与床沙之间存在频繁的交换。
根据与邻近的长江徐六泾水文站1986~1993年观测的水温资料统计,最高水温32.9℃,最低水温2.1℃,夏季累积频率10%的水温为 30.5℃。根据徐六泾水文站 1997~2001年水温观测资料,徐六泾站长江实测水温最高为31.8℃,最低值为2.7℃,年平均值为18.1℃。夏季(6月16~9 月15日) 3个月累计频率 P=10%水温为 30.0℃,各月平均水温见表2.5-3。
表 4.1-3 徐六泾站月平均水温表(1997~2001 年,℃)
月份 |
1月 |
2月 |
3 月 |
4 月 |
5 月 |
6 月 |
|
平均水温 |
6.7 |
6.8 |
10.3 |
15.3 |
21.6 |
24.8 |
|
月份 |
7月 |
8月 |
9 月 |
10 月 |
11 月 |
12 月 |
全年 |
平均水温 |
28.1 |
29.0 |
26.1 |
21.9 |
16.0 |
10.1 |
18.1 |
(2)杨林塘河
建设项目周围主要河流为杨林塘河,是苏州地区主要的横向通江河道之一,属太湖流域阳澄淀泖水系。由于区域内河港湖泊水流都相互串通,无封闭的集水周界,建设项目周围水文情势较为复杂。地面径流的自然流向总的趋势是由西北向东南,由沿江流向腹部。同时由于地势低平,高程相差较小,河流比降小,水道多而致水流平缓、迂回,在局部气象要素或沿江水闸引排水等人为因素影响下,杨林塘河河流向有时顺逆不定。
杨林塘河西起阳澄湖口,北入长江,总长44.2公里,入江口节制闸为仪桥闸,距离入江口约50m。仪桥闸开启关闭情况根据长江潮汐情况而定,一般一日开启2次,每次2-3小时(不同水期有所变化,洪水期根据水情及水资源管理要求等变化很大)。杨林塘河主要功能为饮用、工业和农业用水,水质目标(2020年)为Ⅱ类水质。
2)地下水
①地质概况
太仓市位于江苏省苏州地区东北部,东北部紧临长江,东南部与上海相连,全区地势低平,地面标高为5~6m。根据钻孔资料,浅部土层从上到下可分为4层:(1)粉质粘土;(2)淤泥质粉质粘土;(3)粉质粘土;(4)粉土、粉质粘土互层,局部夹粉砂。第(1)~(3)层为潜水含水层,第(4)层为微承压含水层,存在于潜水和微承压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具有密切的水力联系,统称为浅层地下水。
地下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动态变化呈季节性。地下水流向为由北向南。
②含水组水文地质特征
项目场地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浅水层上部为粘土,下部以砂砾石为主,卵砾石其次。此类型地下水主要受降水和蒸发的控制影响,则比较容易受到污染。一般旱季水位下降,雨季地下水位回升,自年初至五、六月份,由于降水量少,蒸发旺盛,地下水呈连续下降状态。七月份后,随雨季的到来,地下水得到大气降水的补给,水位迅速回升,九月份以后转入降落期延伸到年底。
③包气带及深层地下水上覆地层防污性能
包气带即地表与潜水面之间的地带,是地下含水层的天然保护层,是地表污染物质进入含水层的垂直过渡带。污染物质进入包气带便与周围介质发生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作用,其作用时间越长越充分,包气带净化能力越强。
包气带岩土对污染物质吸附能力大小与岩石颗粒大小及比表面积有关,通常粘性土大于砂性土。项目场区地层自上而下划分为一个工程地质层——粉质粘土层,分布连续、稳定。项目场地包气带防污性能为中级。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水系及地表水监测断面见图2.5-2。
4.1.5生态环境
项目所在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物产丰富,为鱼米之乡。陆地植物以种植的农作物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油菜和各类蔬菜。沿江防洪堤种植有杉、松等树木,沿江防洪堤外主要为芦苇和零星农田。
沿江沼泽、坑塘及洲滩尾部等为水生动物产卵、觅食的场所。
长江渔业水产资源丰富,有淡水种、半咸水种、近河口种和近海种四大类型,鱼类以鲤科为主,还有鲥鱼、刀鱼、河鱭、中华鲟等珍贵鱼类。另有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等珍稀濒危动物。
4.1.6历史文物古迹
通过对项目厂址周围环境的实地勘查和公众咨询,建设项目所在地周围2km范围内,无现存的历史文物古迹。
太仓市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口南支河段的南岸,东南紧邻上海,西为发达的苏、锡、常地区,东北与上海崇明岛隔江相望,地处长江入海口的咽喉。
太仓市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代宋、元以来,太仓的浏家港便是江浙一带的糟运枢纽,建有百万石的粮仓和规模庞大的水运码头。据史籍记载,当时“海外番舶,蛮商夷贾,云集繁华”,号称“六国码头”。明永乐年间,著名航海家三保太监郑和“造大舶,自苏州浏家河泛海”,七下西洋,远航亚非30余国,为太仓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太仓市隶属江苏省苏州市管辖,市人民政府驻地城厢镇。2013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2.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84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532.46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432.98亿元,增长12.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1785元,增长10.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3.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2%。
本次调查范围为太仓港经济开发区(港区)内的现有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企业。根据现状调查,区域内的工业大气污染源见表4.3-1、区域内的工业大气污染源分布图见图4.3-1。
(1)评价方法
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及污染负荷比法进行比较。
(a)废气中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Pi
式中:Qi—废气中某污染物的绝对排放量(t/a)
C0i—某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m3)
(b)某污染源(工厂)的等标污染负荷Pn
(i=1,2,……,j)
(c)评价区内总等标污染负荷P
(n=1,2,……,k)
(d)某污染物在污染源或评价区内的污染负荷比Ki
%
(e)某污染源在评价区内的污染负荷比Kn
%
(2)评价项目及评价标准
本报告选用的评价指标为SO2、NOX、烟尘、非甲烷总烃、氯化氢、氨,其中非甲烷总烃评价标准参照以色列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限值进行评价,其余评价指标均按照《环境统计手册》表10-2中标准限值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标准见表4.3-2。
表4.3-1 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状况
序号 |
污染源名称 |
到本项目距离 |
污染物排放量(t/a) |
|||||||||||
SO2 |
氮氧化物 |
烟尘 |
非甲烷总烃 |
氯化氢 |
氨 |
|||||||||
排放量 |
比例% |
排放量 |
比例% |
排放量 |
比例% |
排放量 |
比例% |
排放量 |
比例% |
排放量 |
比例% |
|||
1 |
碧辟(中国)工业油品有限公司 |
2.4m |
0.496 |
1.6 |
- |
- |
- |
- |
1.28 |
26.1 |
- |
- |
- |
- |
2 |
苏州诚和医药化学有限公司 |
2.2m |
- |
- |
- |
- |
- |
- |
0.09 |
1.8 |
5.828 |
100 |
0.16 |
100 |
3 |
大神医药化工(太仓)有限公司 |
2m |
- |
- |
- |
- |
- |
- |
3.505 |
71.4 |
- |
- |
- |
- |
4 |
艺康化工(太仓)有限公司 |
1.8m |
- |
- |
- |
- |
0.364 |
7.8 |
0.036 |
0.7 |
- |
- |
- |
- |
5 |
太仓市顺泰印染有限公司 |
2.4m |
10.4 |
32.8 |
10 |
33.3 |
1.44 |
30.7 |
- |
- |
- |
- |
- |
- |
6 |
苏州港荣纺织品漂染有限公司 |
2.4m |
20.8 |
65.6 |
20 |
66.7 |
2.88 |
61.5 |
- |
- |
- |
- |
- |
- |
合计 |
- |
31.696 |
100 |
30 |
100 |
4.684 |
100 |
4.911 |
100 |
5.828 |
100 |
0.16 |
100 |
由表4.3-1可见,目前评价范围内主要大气污染源为苏州诚和医药化学有限公司、苏州港荣纺织品漂染有限公司、太仓市顺泰印染有限公司。
表4.3-2 区域大气污染源评价标准
编号 |
污染物名称 |
评价标准(mg/m3) |
1 |
SO2 |
0.15 |
2 |
烟尘 |
0.30 |
3 |
NOX(按NOX计) |
0.20 |
4 |
非甲烷总烃 |
2.0 |
5 |
氯化氢 |
0.015 |
6 |
氨 |
0.2 |
(3)评价结果分析
评价区内大气污染源等标污染负荷及等标污染负荷比见表4.3-3。
由表4.3-3可得,苏州诚和医药化学有限公司的等标污染负荷比最大,为50.7%,其次为苏州港荣纺织品漂染有限公司,其等标污染负荷为32.3%;区域内主要污染物是氯化氢,污染负荷比为50.54%。
表4.3-3 评价区大气污染源等标污染负荷及等标污染负荷比
序号 |
污染源名称 |
Pso2 |
PNOX |
P烟尘 |
P非甲烷总烃 |
P氯化氢 |
P氨 |
∑Pn |
Kn(%) |
排序 |
1 |
碧辟(中国)工业油品有限公司 |
3.3 |
- |
- |
0.6 |
- |
- |
3.9 |
0.51 |
4 |
2 |
苏州诚和医药化学有限公司 |
- |
- |
- |
0.05 |
388.5 |
0.8 |
389.35 |
50.7 |
1 |
3 |
大神医药化工(太仓)有限公司 |
- |
- |
- |
1.8 |
- |
- |
1.8 |
0.23 |
5 |
4 |
艺康化工(太仓)有限公司 |
- |
- |
1.2 |
0.02 |
- |
- |
1.22 |
0.16 |
6 |
5 |
太仓市顺泰印染有限公司 |
69.3 |
50 |
4.8 |
- |
- |
- |
124.1 |
16.1 |
3 |
6 |
苏州港荣纺织品漂染有限公司 |
138.7 |
100 |
9.6 |
- |
- |
- |
248.3 |
32.3 |
2 |
|
∑Pi |
211.3 |
150 |
15.6 |
2.47 |
388.5 |
0.8 |
768.67 |
- |
- |
|
Ki%(污染物) |
27.5 |
19.5 |
2.03 |
0.32 |
50.54 |
0.11 |
-- |
- |
- |
建设项目评价区各企业的水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4.3-4。
表4.3-4 评价区域内废水污染源排放状况
序号 |
污染源名称 |
到本项目距离 |
工业废水排放量 |
COD |
氨氮 |
|||
t/a |
% |
t/a |
% |
t/a |
% |
|||
1 |
太仓市顺泰印染有限公司 |
2.4m |
100000 |
11.2 |
25 |
29.3 |
1.5 |
63.7 |
2 |
太仓市锦达印染有限公司 |
2.2m |
200000 |
22.4 |
20 |
23.5 |
0.075 |
3.2 |
3 |
苏州港荣纺织品漂染有限公司 |
2.4m |
400000 |
44.8 |
24 |
28.2 |
0.4 |
17 |
4 |
太仓振兴纺织品有限公司 |
1.9m |
192000 |
21.6 |
16.2 |
19 |
0.38 |
16.1 |
合计 |
|
892000 |
100 |
85.2 |
100 |
2.355 |
100 |
(1)评价项目及评价标准
废水污染物评价因子为COD、氨氮,其中COD评价标准按照《环境统计手册》表10-1中标准限值进行评价、氨氮评价标准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限值进行评价,具体标准限值见表4.3-5。
表4.3-5 区域水污染源评价标准
序号 |
污染物名称 |
评价标准(mg/L) |
1 |
COD |
10 |
2 |
氨氮 |
1.0 |
(2)评价结果
评价区内各企业等标污染负荷见表4.3-6。
表4.3-6 评价区域内废水污染源等标污染负荷
序号 |
企业名称 |
PCOD |
P氨氮 |
∑Pn |
Kn(%) |
排序 |
1 |
太仓市顺泰印染有限公司 |
2.5 |
1.5 |
4 |
36.8 |
1 |
2 |
太仓市锦达印染有限公司 |
2 |
0.075 |
2.075 |
19.1 |
3 |
3 |
苏州港荣纺织品漂染有限公司 |
2.4 |
0.4 |
2.8 |
25.8 |
2 |
4 |
太仓振兴纺织品有限公司 |
1.6 |
0.38 |
1.98 |
18.3 |
4 |
|
∑Pi |
8.5 |
2.355 |
10.855 |
-- |
- |
|
Ki%(污染物) |
78.3 |
21.7 |
100 |
- |
- |
由上表可见,评价区内目前主要水污染源为太仓市顺泰印染有限公司,主要污染物为COD,污染负荷比为78.3%。
(1)评价区域内大气污染源中苏州诚和医药化学有限公司的等标污染负荷比最大,为50.7%,其次为苏州港荣纺织品漂染有限公司,其等标污染负荷为32.3%;区域内主要污染物是氯化氢,污染负荷比为50.54%。
(2)评价区内目前主要水污染源为太仓市顺泰印染有限公司,主要污染物为COD,污染负荷比为78.3%。
(1)监测因子:SO2、NO2、PM10、非甲烷总烃及监测期间的气象要素。
(2)监测时间和频次:SO2、NO2、PM10、非甲烷总烃连续7天监测,SO2、NO2、PM10每日至少有20个小时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非甲烷总烃每天监测4次。
(3)测点布设:按本区域主导风向,考虑区域功能,布设2个大气监测点。大气监测点位置及监测项目见图2.5-1和表4.4-1。
表4.4-1 空气环境现状监测点位及监测项目表
测点编号 |
测点名称 |
距建设地点位置 |
监测项目 |
所在环境功能 |
|
方位 |
距离(m) |
||||
G1 |
浏家港镇 |
E |
1400 |
SO2、NO2、PM10、非甲烷总烃及监测期间的气象要素 |
二类区 |
G2 |
新港花苑 |
N |
438 |
(4)监测方法:按国家环保局出版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5.3节规定的分析方法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具体见表见表4.2-2。
表4.4-2 分析方法
项目 |
监测方法 |
|
大气 |
二氧化硫 |
HJ 482-2009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
二氧化氮 |
HJ 479-2009 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
|
PM10 |
HJ618-2011 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 重量法 |
|
非甲烷总烃 |
HJ/T38-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5)监测数据来源
G1点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及非甲烷总烃因子的监测数据均引用(13)环监(环)字第(48)号《太仓港大宗物资产业园规划项目》G3浏家港镇点位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监测时间为2013年11月18日-11月24日);G2点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因子的监测数据均引用(14)环监(环)字第(18)号《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项目》G2点位大气监测数据(监测时间为2014年2月24日-3月2日),非甲烷总烃数据引用(14)环监(环)字第(21)号《太仓元通废油处理有限公司废矿物油回收利用及油/ 水/烃混合物收集处置项目》G1点位大气监测数据(监测时间为2014年6月3日-6月7日)。环境影响评价现状数据资料见附件七。
监测期间气象资料见表4.4-3。
表4.4-3 监测期间气象资料
采样日期 |
气象要素 |
||||
气温(℃) |
气压(kpa) |
天气 |
风向 |
风速(m/s) |
|
2013-11-18 |
13.7 |
1020 |
/ |
西北 |
4.4 |
2013-11-19 |
13.2 |
1022 |
/ |
西 |
3.8 |
2013-11-20 |
15.4 |
1021 |
/ |
西南 |
3.5 |
2013-11-21 |
16.4 |
1019 |
/ |
东南 |
3.3 |
2013-11-22 |
14.8 |
1023 |
/ |
东 |
3.4 |
2013-11-23 |
14.8 |
1021 |
/ |
东南 |
3.6 |
2013-11-24 |
15.2 |
1023 |
/ |
西北 |
4.1 |
2014-2-24 |
10.3 |
1025 |
/ |
东 |
0.4 |
2014-2-25 |
10.8 |
1025 |
/ |
东 |
0.4 |
2014-2-26 |
10.3 |
1025 |
/ |
东 |
0.4 |
2014-2-27 |
10.8 |
1026 |
/ |
东 |
0.4 |
2014-2-28 |
14.3 |
1026 |
/ |
东 |
0.4 |
2014-3-1 |
10.7 |
1024 |
/ |
东 |
0.4 |
2014-3-2 |
14.3 |
1026 |
/ |
东 |
0.4 |
2014-6-3 |
23 |
1003 |
阴 |
东南 |
1.9 |
2014-6-4 |
25 |
1007 |
晴 |
西北 |
1.5 |
2014-6-5 |
24 |
1009 |
晴 |
东南 |
1.4 |
2014-6-6 |
24 |
1008 |
多云 |
东南 |
1.8 |
2014-6-7 |
22 |
1006 |
阴 |
东南 |
1.9 |
大气监测结果见表4.4-4。
表4.4-4 大气环境监测结果汇总 单位:mg/m3
监测点编号 |
名称 |
小时浓度 |
日均浓度 |
||||
范围 |
超标率% |
最大超标倍数 |
范围 |
超标率% |
最大超标倍数 |
||
G1(项目所在地) |
SO2 |
0.022-0.039 |
- |
- |
- |
- |
- |
NO2 |
0.024-0.058 |
- |
- |
- |
- |
- |
|
PM10 |
- |
- |
- |
0.07-0.11 |
- |
- |
|
非甲烷总烃 |
0.712-0.978 |
- |
- |
- |
- |
- |
|
G2(新港花苑) |
SO2 |
0.026-0.052 |
- |
- |
- |
- |
- |
NO2 |
0.042-0.080 |
- |
- |
- |
- |
- |
|
PM10 |
- |
- |
- |
0.078-0.111 |
- |
- |
|
非甲烷总烃 |
0.527-1.86 |
- |
- |
- |
- |
- |
(1)评价方法
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
式中: ——i指标j测点指数;
——i指标j测点监测值(mg/m3);
——i指标二级标准值(mg/m3)。
(2)评价结果
以SO2、NO2、非甲烷总烃的小时平均值的最大值,PM10日均值平均值的最大值作Cij,计算的I值列于表4.4-5。
表4.4-5 空气质量指标现状指数值
测点号 |
测点名称 |
ISO2 |
INO2 |
IPM10 |
I非甲烷总烃 |
|
G1 |
项目所在地 |
0.078 |
0.29 |
- |
0.489 |
|
G2 |
新港花苑 |
0.104 |
0.4 |
- |
0.93 |
|
测点号 |
测点名称 |
ISO2 |
INO2 |
IPM10 |
I非甲烷总烃 |
|
日均浓度 |
G1 |
项目所在地 |
- |
- |
0.73 |
- |
G2 |
新港花苑 |
- |
- |
0.74 |
- |
质量指数计算结果表明,评价区域主要空气质量指数以非甲烷总烃最大,PM10次之,表明本区域空气污染的主要因子为非甲烷总烃。
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建设地大气环境良好,SO2、NO2、PM10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满足河北省《环境空气质量 非甲烷总烃限值》(DB13/1577-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
大气现状监测数据代表性、时效性分析:
(1)代表性
监测点位:本项目在浏家港镇(G1)和新港花苑(G2)各设置一个点位,共设置2个监测点,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近 3年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本导则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的,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设置 2~4 个监测点”要求。
浏家港镇位于本项目东侧1400m(位于项目所在地上风向0度),新港花苑位于本项目北侧438m,均在本项目2.5km范围内,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三级评价项目布点方位以监测期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180°方向上各设置1 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也可根据局地地形条件、风频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做适当调整”要求。
监测因子:建设项目排放的因子为SO2、NO2、PM10、非甲烷总烃,因此现状监测因子选择SO2、NO2、PM10、非甲烷总烃,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凡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属于常规污染物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凡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有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或者有TJ36 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要求”。
(2)时效性分析
G1点的环境监测数据的监测时间为2013年11月18日-11月24日,G2点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的监测时间为2014年2月24日-3月2日、非甲烷总烃的监测时间为2014年6月3日-6月7日,区域内2013年11月至今周边大气环境未发生明显改变,监测数据可以引用,监测时间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规定,“可使用评价范围内及邻近评价范围的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的近三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要求。
(1)监测因子:pH、COD、SS、氨氮、总磷、水温及有关水文要素
(2)时间频次:三天连续采样,每天采样2次,上下午各一次,水文与水质同步监测。
(3)监测断面:水质监测断面及取样点情况见表4.5-1。地表水质监测断面位置见图2.5-2。
表4.5-1 水监测断面及监测项目
河流名称 |
断面编号 |
位置 |
监测项目 |
长江 |
W1 |
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口上游500米 |
pH、COD、SS、氨氮、总磷水温及有关水文要素 |
W2 |
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口下游300米 |
||
W3 |
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口下游2000米 |
(4)监测数据来源:
监测数据均引用(14)环监(环)字第(7)号《澳闳(太仓)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新建年产20800吨环保型制冷剂及储存四氢噻吩项目》地表水监测数据,监测时间为2014年2月26日-2月28日。
监测方法见表4.5-2。
表4.5-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分析方法
项目 |
监测方法 |
|
水 质 |
pH |
GB/T6920-1986 《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 |
水温 |
GB/T13195-1991《水质 水温的测定 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 |
|
化学需氧量 |
GB/T11914-1989《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
|
SS |
GB/T11901-1989《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 |
|
氨氮 |
HJ535-2009《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
|
总磷 |
GB/T11893-1989《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
监测期间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列于表4.5-3。
表4.5-3 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表 单位:mg/L(pH无量纲)
水域名称 |
监测断面 |
项目 |
pH |
COD |
SS |
氨氮 |
总磷 |
长江 |
W1 |
最大值 |
7.8 |
9 |
13 |
0.381 |
0.14 |
最小值 |
7.7 |
9 |
11 |
0.335 |
0.12 |
||
平均值 |
7.7 |
9 |
11.8 |
0.36 |
0.13 |
||
超标率 |
- |
- |
- |
- |
- |
||
最大超标倍数 |
- |
- |
- |
- |
- |
||
W2 |
最大值 |
7.8 |
10 |
19 |
0.261 |
0.15 |
|
最小值 |
7.7 |
9 |
17 |
0.204 |
0.12 |
||
平均值 |
7.8 |
9.2 |
17.8 |
0.230 |
0.13 |
||
超标率 |
- |
- |
- |
- |
- |
||
最大超标倍数 |
- |
- |
- |
- |
- |
||
W3 |
最大值 |
8.0 |
11 |
16 |
0.358 |
0.18 |
|
最小值 |
7.9 |
8 |
14 |
0.347 |
0.13 |
||
平均值 |
7.9 |
9.3 |
15.2 |
0.353 |
0.16 |
||
超标率 |
- |
- |
- |
- |
- |
||
最大超标倍数 |
- |
- |
- |
- |
- |
||
标准值 |
6-9 |
≤20 |
≤30 |
≤1.0 |
≤0.2 |
长江按照Ⅲ类水质标准,采用单因子水质指数法进行评价,指数Pi计算式为:
式中: Cij ——j断面污染物i的监测均值(mg/l);
Sij ——j污染物i的水质标准值(mg/l)。
pH的单项污染指数计算方法为:
式中:SpH,j为单项污染指数;pHj为实际监测值;pHsd为标准下限;pHsu为标准上限。
水质现状评价结果见表4.5-4。
表4.5-4 各断面水质指标单项指数值
河流 |
断面 |
pH |
COD |
SS |
氨氮 |
总磷 |
长江 |
W1 |
0.1 |
0.45 |
0.40 |
0.36 |
0.65 |
W2 |
0.11 |
0.47 |
0.60 |
0.23 |
0.67 |
|
W3 |
0.13 |
0.47 |
0.50 |
0.35 |
0.78 |
由表4.5-3及表4.5-4可见,监测期间长江水质pH、COD、氨氮、总磷的浓度平均值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SS满足参照执行的水利部试行标准《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三级标准,水环境质量现状较好。
地表水现状监测数据代表性、时效性分析:
建设项目废水接管至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本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引用(14)环监(环)字第(7)号《澳闳(太仓)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新建年产20800吨环保型制冷剂及储存四氢噻吩项目》地表水监测数据,监测断面为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口上游500米(W1)、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口下游300米(W2)、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口下游2000米(W3),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2-2008)“在排污口上游500m处设置一个取样断面”的要求,监测时间为2014年2月26日-2月28日,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2-2008)“水质调查时应尽量利用现有数据资料,如资料不足时应实测”的要求,2014年2月至今长江未新增大型水污染源,因此本项目引用的监测数据有效且具有代表性。
(1)监测布点:根据项目声源的位置和周围环境特点,在拟定场界处布设4个噪声现状测点,测点位置见图3.1-2;
(2)监测时间及频次:由江阴秋毫检测有限公司站于2015年3月26日、27日连续监测两天,昼夜间各一次;
(3)监测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进行。
(4)监测结果
本次各测点噪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列于表4.6-1。
表4.6-1 各测点噪声监测结果 单位:dB(A)
监测时间 |
监测点位 |
环境功能 |
昼间 |
达标状况 |
夜间 |
达标状况 |
2015年3月26日 |
Z1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 |
61.3 |
达标 |
41.5 |
达标 |
Z2 |
64.7 |
达标 |
41.7 |
达标 |
||
Z3 |
64.2 |
达标 |
41.4 |
达标 |
||
Z4 |
54.6 |
达标 |
41.3 |
达标 |
||
2015年3月27日 |
Z1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 |
61.7 |
达标 |
41.2 |
达标 |
Z2 |
64.4 |
达标 |
41.5 |
达标 |
||
Z3 |
64.4 |
达标 |
41.7 |
达标 |
||
Z4 |
54.3 |
达标 |
41.4 |
达标 |
由表4.6-1可知,2015年3月26日、27日两天,各测点噪声昼夜间等效声级均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限值的要求,因此,项目所在地周围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声环境现状监测数据代表性、时效性分析:
本项目噪声现状监测时(2015年3月26日-27日),监测期间周围声环境状况良好,晴天,风速在2.1-3.2m/s之间,3月26日风向为东南风,3月27日风向为东风,监测点位为东、南、西、北厂界外1m处,建设项目噪声的评价范围为厂界外200米,建设项目厂界外200米范围内无敏感点,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2-2008)“布点应覆盖整个评价范围,包括厂界(或场界、边界)和敏感目标”的要求。因此噪声现状监测数据有效且具有代表性。
(1)监测因子:
pH、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氨氮。
(2)监测点布设:
于牌楼村、马北村、新港花苑分别布置1个监测点,定义为D1、D2、D3,监测指标海拔水位-20m,采样深度为地下水水面0.5m以下,具体地下水监测点位见图2.5-1,地下水监测点位一览表见表4.7-1。
表4.7-1 地下水监测点位一览表
序号 |
监测点位 |
方位 |
到本项目距离 |
1 |
D1牌楼村 |
W |
3800m |
2 |
D2马北村 |
E |
2300m |
3 |
D3新港花苑 |
N |
380m |
(3)监测时间及频次:
牌楼村、马北村监测点位地下水由江阴秋毫检测有限公司于2015年3月26日监测一天,监测一次;新港花苑地下水监测数据引用(14)环监(环)字第(18)号《太仓市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项目》D6点位地下水监测数据。
(4)监测方法
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法见表4.7-2。
表4.7-2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法
项目 |
监测方法 |
|
地下水 |
pH |
GB6920-1986 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 |
氨氮 |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5-2009 |
|
高锰酸钾指数 |
《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GB/T 11892-1989 |
|
挥发酚 |
《水质 挥发酚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HJ503-2009 |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详见表4.7-3。
表4.7-3 地下水监测结果表 单位:mg/L
监测项目 |
监测日期 |
监测点位 |
|
D1牌楼 |
D2马北 |
||
pH |
2015-3-26 |
7.68 |
7.49 |
高锰酸盐指数 |
0.8 |
2.4 |
|
挥发酚 |
ND |
ND |
|
氨氮 |
ND |
0.260 |
注:氨氮的检出限为0.025mg/L,ND表示未检出;挥发份的检出限为0.0003mg/L,ND表示未检出。
续表4.7-3 地下水监测结果表 单位:mg/L
监测项目 |
监测日期 |
监测点位 |
D3新港花苑 |
||
pH |
2014-6-5 |
7.3 |
氨氮 |
0.04 |
|
高锰酸盐指数 |
1.6 |
|
挥发酚 |
ND |
(1)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进行分级评价,地下水监测评价结果见表4.7-4。
表4.7-4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
监测点名称 |
pH |
高锰酸盐指数 |
挥发酚 |
氨氮 |
D1 |
Ⅰ |
Ⅰ |
Ⅰ |
Ⅰ |
D2 |
Ⅰ |
Ⅲ |
Ⅰ |
Ⅳ |
D3 |
Ⅰ |
Ⅱ |
Ⅰ |
Ⅲ |
由表4.5-3可知,D1监测点的各监测因子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Ⅰ类标准要求,D2监测点的PH、挥发份因子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Ⅰ类标准要求、高锰酸钾指数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Ⅲ类标准要求、氨氮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Ⅳ类标准要求,D3监测点的PH、挥发份因子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Ⅰ类标准要求、高锰酸盐指数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Ⅱ类标准要求、氨氮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Ⅲ类标准要求,说明项目所在地地下水环境现状良好。
地下水现状监测数据代表性、时效性分析:
(1)代表性
监测点位:本项目在牌楼村(D1)、马北村(D2)、新港花苑(D3)各设置一个点位,共设置3个监测点,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2.2-2008)“三级评价项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3个点”要求。
牌楼村(D1)位于项目所在地上游,马北村(D2)、新港花苑(D3)位于项目所在地下游,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2.2-2008)“一般要求建设项目场地上游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1个点,建设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2个点”的要求。
(2)时效性分析
D1点牌楼村的、D2点马北村地下水监测时间为2015年3月26日,D3点新港花苑的地下水监测时间为2014年6月5日,符合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2.2-2008)“评价等级为三级的建设项目,应至少在评价期内监测一次地下水质,并尽可能在枯水期进行”的要求。
(1)监测布点
在建设项目所在地布设土壤监测点1个,土壤采样深度为100cm。
(2)监测因子
监测因子:pH、镉、铬、铅、铜、镍、锌、汞、砷。
(3)监测时间和频次
监测数据均为现场实测,监测时间为2015年3月26日。
(4)监测分析方法
具体监测及分析方法见表4.8-1。
表4.8-1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法
项目 |
监测方法 |
|
土壤 |
pH |
LY-T1239-1999.森林土壤pH值的测定 |
砷 |
GB/T22105.2-2008土壤质量 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第2部分 土壤中总砷的测定 |
|
铅、镉 |
GB/T17141-1997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
铜、锌 |
GB/T17138-1997土壤质量铜、锌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
汞 |
GB/T22105.1-2008土壤质量 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第1部分 土壤中总汞的测定 |
|
镍 |
GB/T17139-1997土壤质量 镍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
铬 |
HJ491-2009 土壤 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采用污染指数法对土壤进行评价:
Pi=Ci/Si
式中:Pi—污染指数;
Ci—土壤质量参数的实测值,mg/kg;
Si—土壤质量参数的标准值,mg/kg。
建设项目土壤评价标准选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二级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结果详见表4.8-2。
表4.8-2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
监测日期 |
监测 点位 |
监测结果(单位:mg/kg,pH除外) |
||||||||
pH |
镉 |
铬 |
铅 |
铜 |
镍 |
锌 |
汞 |
砷 |
||
2015-3-26 |
T1 |
7.98 |
0.24 |
68.4 |
20.5 |
26 |
41.2 |
146 |
0.262 |
8.00 |
符合标准级别 |
二级 |
二级 |
一级 |
一级 |
一级 |
二级 |
二级 |
二级 |
一级 |
监测结果表明,建设项目所在地各监测因子除了PH、镉、镍、锌、汞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95)中二级标准,其余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95)中一级标准,建设项目所在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较好。
土壤现状监测数据代表性、时效性分析:
建设项目在厂区东南侧布设1个土壤监测点位,监测数据均为现场实测,监测时间为2015年3月26日,因此监测数据有效且具有代表性。
(1)大气环境现状评价:项目建设地大气环境质量良好,各监测点SO2、NO2、PM10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监测平均值满足相应标准的浓度要求。
(2)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长江水质pH、COD、氨氮、总磷的浓度平均值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SS满足参照执行的水利部试行标准《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三级标准,水环境质量现状较好。
(3)声环境现状评价:各测点噪声昼夜间等效声级均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限值的要求,项目所在地周围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4)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D1监测点的各监测因子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Ⅰ类标准要求,D2监测点的PH、挥发份因子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Ⅰ类标准要求、高锰酸钾指数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Ⅲ类标准要求、氨氮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Ⅳ类标准要求,D3监测点的PH、挥发份因子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Ⅰ类标准要求、高锰酸盐指数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Ⅱ类标准要求、氨氮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Ⅲ类标准要求,说明项目所在地地下水环境现状良好。
(5)土壤环境现状评价:建设项目所在地各土壤监测因子中,PH、镉、镍、锌、汞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其余各监测因子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95)中一级标准,建设项目所在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较好。
太仓市历年常规气象资料统计结果表明,太仓市年平均风速为3.7m/s。近20年太仓市的风向、风速统计结果见表5.1-1和表5.1-2。
项目所在地的四季风玫瑰图及全年风玫瑰图见图5.1-1。
表5.1-1 近20年及各季风向、风速统计
风向 |
春季 |
夏季 |
秋季 |
冬季 |
全年 |
|||||
风向频率(%) |
平均风速m/s |
风向频率(%) |
平均风速m/s |
风向频率(%) |
平均风速m/s |
风向频率(%) |
平均风速m/s |
风向频率(%) |
平均风速m/s |
|
N |
7.1 |
3.9 |
2.4 |
2.8 |
4.0 |
2.2 |
5.2 |
3.1 |
6.3 |
3.8 |
NNE |
3.3 |
3.5 |
3.2 |
3.5 |
8.5 |
4.7 |
5.2 |
2.5 |
4.6 |
3.6 |
NE |
13.8 |
5.1 |
12.9 |
3.8 |
14.9 |
2.7 |
8.5 |
4.0 |
12.8 |
4.0 |
ENE |
6.3 |
4.7 |
6.5 |
4.3 |
6.5 |
2.9 |
7.7 |
4.1 |
6.1 |
4.2 |
E |
13.3 |
3.4 |
27.0 |
4.4 |
18.1 |
3.3 |
12.9 |
3.7 |
15.1 |
3.8 |
ESE |
5.8 |
3.3 |
2.8 |
2.8 |
4.8 |
2.6 |
3.6 |
2.3 |
4.5 |
3.5 |
SE |
17.9 |
3.7 |
17.3 |
3.7 |
4.4 |
3.0 |
6.9 |
1.9 |
12.5 |
3.6 |
SSE |
3.3 |
3.8 |
1.2 |
2.9 |
0.8 |
2.6 |
2.8 |
2.2 |
3.0 |
3.5 |
S |
8.8 |
3.2 |
8.1 |
3.4 |
3.6 |
2.1 |
0.8 |
2.0 |
7.2 |
3.4 |
SSW |
1.3 |
2.7 |
0.4 |
3.2 |
0 |
0 |
2.8 |
2.3 |
1.4 |
2.3 |
SW |
2.9 |
3.0 |
1.2 |
4.0 |
0.8 |
2.1 |
3.2 |
1.9 |
3.4 |
2.6 |
WSW |
0.4 |
3.2 |
0.6 |
3.2 |
0.8 |
3.4 |
2.0 |
2.2 |
1.4 |
2.7 |
W |
6.3 |
3.9 |
6.5 |
3.9 |
6.9 |
4.1 |
7.7 |
3.8 |
5.3 |
3.6 |
WNW |
2.1 |
4.4 |
2.4 |
3.1 |
8.9 |
4.3 |
10.1 |
5.6 |
4.7 |
4.4 |
NW |
3.8 |
4.6 |
4.4 |
3.7 |
8.9 |
3.7 |
12.9 |
4.5 |
6.5 |
4.4 |
NNW |
3.3 |
4.0 |
0.8 |
2.5 |
6.5 |
2.5 |
6.0 |
3.5 |
3.8 |
3.7 |
C |
0.4 |
- |
2.2 |
- |
1.6 |
0 |
1.6 |
- |
1.6 |
- |
表5.1-2 近20年各月平均风速 单位:m/s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平均 |
平均风速(m/s) |
3.5 |
3.9 |
4.1 |
3.9 |
3.3 |
3.5 |
4.0 |
3.7 |
3.8 |
3.2 |
3.2 |
3.9 |
3.7 |
图5.1-1 全年及四季风频玫瑰图
(1)正常情况下污染源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中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排放废气最大影响程度进行估算,包括正常排放和非正常排放情况下的预测。
正常工况下,大气污染源强点源调查参数见表5.1-3,面源源强调查参数见表5.1-4。
表5.1-3 建设项目大气污染源点源源强调查参数
表5.1-4 建设项目大气污染源面源源强调查参数
单位 |
面源名称 |
面源起始点 |
海拔高度 (m) |
面源 长度 |
面源 宽度 |
面源初始 排放高度 |
排放 工况 |
源强 |
|
X坐标 |
Y坐标 |
颗粒物 |
|||||||
m |
m |
m |
m |
m |
g/s·m2 |
||||
数据 |
1#生产车间 |
8 |
-6 |
4 |
118 |
25.65 |
5 |
连续 |
7.8E-06 |
4#生产车间 |
55 |
-55 |
4 |
58 |
26.07 |
5 |
连续 |
5.61E-06 |
(2)非正常情况下污染源强
非正常情况下大气污染源强参数见表5.1-5。
表5.1-5 建设项目非正常状况时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强
单位 |
排气筒 编号 |
坐标 |
海拔 高度 (m) |
高度 |
内径 |
烟气 速度 |
废气出口温度 |
排放 工况 |
源强 |
||
X坐标 |
Y坐标 |
颗粒物 |
VOCs |
||||||||
m |
m |
m |
m |
m/s |
K |
kg/h |
kg/h |
||||
数据 |
1# |
0 |
0 |
4 |
15 |
0.35 |
15.35 |
373 |
间断 |
-- |
0.28 |
2# |
-37 |
-3 |
4 |
15 |
0.35 |
1.39 |
273 |
间断 |
4.18 |
--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影响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中推荐模式清单选择估算模式进行预测。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因子为:SO2、NOX、颗粒物、VOCs。
主要预测内容如下:
a.下风向污染物预测浓度及占标率;
b.下风向最大落地浓度、浓度占标率及距源距离;
c.无组织排放污染物厂界处预测浓度及占标率;
d.对敏感目标贡献值及占标率。
(1)点源预测分析
正常工况下,建设项目1#、2#排气筒排放各污染物小时浓度随距离分布情况见表5.1-6。
表5.1-6 有组织排放各污染物小时落地浓度随距离分布情况
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D(m) |
1#排气筒 |
2#排气筒 |
||||||||
SO2 |
NOx |
颗粒物 |
VOCs |
颗粒物 |
||||||
下风向浓度(mg/m3) |
占标率(%) |
下风向浓度(mg/m3) |
占标率(%) |
下风向浓度(mg/m3) |
占标率(%) |
下风向浓度(mg/m3) |
占标率(%) |
下风向浓度(mg/m3) |
占标率(%) |
|
1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100 |
0.00007004 |
0.01 |
0.0009347 |
0.37 |
0.001262 |
0.14 |
0.000654 |
0.11 |
0.01016 |
1.13 |
200 |
0.00008663 |
0.02 |
0.001156 |
0.46 |
0.001561 |
0.17 |
0.000809 |
0.13 |
0.01256 |
1.4 |
300 |
0.00009157 |
0.02 |
0.001222 |
0.49 |
0.00165 |
0.18 |
0.000855 |
0.14 |
0.01327 |
1.47 |
400 |
0.00008897 |
0.02 |
0.001187 |
0.47 |
0.001603 |
0.18 |
0.00083 |
0.14 |
0.01293 |
1.44 |
500 |
0.00007885 |
0.02 |
0.001052 |
0.42 |
0.00142 |
0.16 |
0.000736 |
0.12 |
0.01134 |
1.26 |
600 |
0.00007594 |
0.02 |
0.001013 |
0.41 |
0.001368 |
0.15 |
0.000709 |
0.12 |
0.01098 |
1.22 |
700 |
0.0000749 |
0.01 |
0.0009998 |
0.4 |
0.00135 |
0.15 |
0.000699 |
0.12 |
0.01096 |
1.22 |
800 |
0.00007218 |
0.01 |
0.0009632 |
0.39 |
0.0013 |
0.14 |
0.000674 |
0.11 |
0.01047 |
1.16 |
900 |
0.00006787 |
0.01 |
0.0009056 |
0.36 |
0.001223 |
0.14 |
0.000633 |
0.11 |
0.009782 |
1.09 |
1000 |
0.00006299 |
0.01 |
0.0008404 |
0.34 |
0.001135 |
0.13 |
0.000588 |
0.1 |
0.009034 |
1 |
1100 |
0.00005807 |
0.01 |
0.0007748 |
0.31 |
0.001046 |
0.12 |
0.000542 |
0.09 |
0.008303 |
0.92 |
1200 |
0.00005358 |
0.01 |
0.0007148 |
0.29 |
0.0009649 |
0.11 |
0.0005 |
0.08 |
0.007641 |
0.85 |
1300 |
0.00004951 |
0.01 |
0.0006604 |
0.26 |
0.0008916 |
0.1 |
0.000462 |
0.08 |
0.007045 |
0.78 |
1400 |
0.00004584 |
0.01 |
0.0006115 |
0.24 |
0.0008256 |
0.09 |
0.000428 |
0.07 |
0.006512 |
0.72 |
1500 |
0.00004255 |
0.01 |
0.0005676 |
0.23 |
0.0007662 |
0.09 |
0.000397 |
0.07 |
0.006035 |
0.67 |
1600 |
0.00003959 |
0.01 |
0.000528 |
0.21 |
0.0007128 |
0.08 |
0.00037 |
0.06 |
0.005607 |
0.62 |
1700 |
0.00003692 |
0.01 |
0.0004924 |
0.2 |
0.0006648 |
0.07 |
0.000345 |
0.06 |
0.005223 |
0.58 |
1800 |
0.00003526 |
0.01 |
0.0004704 |
0.19 |
0.0006351 |
0.07 |
0.000329 |
0.05 |
0.005083 |
0.56 |
1900 |
0.00003582 |
0.01 |
0.0004779 |
0.19 |
0.0006451 |
0.07 |
0.000334 |
0.06 |
0.005155 |
0.57 |
2000 |
0.00003617 |
0.01 |
0.0004826 |
0.19 |
0.0006515 |
0.07 |
0.000338 |
0.06 |
0.005198 |
0.58 |
2100 |
0.00003612 |
0.01 |
0.0004819 |
0.19 |
0.0006506 |
0.07 |
0.000337 |
0.06 |
0.005184 |
0.58 |
2200 |
0.00003597 |
0.01 |
0.0004799 |
0.19 |
0.0006478 |
0.07 |
0.000336 |
0.06 |
0.005156 |
0.57 |
2300 |
0.00003573 |
0.01 |
0.0004767 |
0.19 |
0.0006436 |
0.07 |
0.000334 |
0.06 |
0.005117 |
0.57 |
2400 |
0.00003543 |
0.01 |
0.0004727 |
0.19 |
0.0006382 |
0.07 |
0.000331 |
0.06 |
0.005068 |
0.56 |
2500 |
0.00003508 |
0.01 |
0.000468 |
0.19 |
0.0006317 |
0.07 |
0.000327 |
0.05 |
0.005013 |
0.56 |
最大浓度 |
0.00009174 |
0.02 |
0.001224 |
0.49 |
0.001653 |
0.18 |
0.000856 |
0.14 |
0.01333 |
1.48 |
最大浓度对应的距离(m) |
290 |
290 |
290 |
290 |
283 |
|||||
占标准10%距离D10%(m) |
未超过10% |
未超过10% |
未超过10% |
未超过10% |
未超过10% |
由上表可知,正常工况下,1#排气筒排放的SO2、NOx、颗粒物、VOCs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0.00009174mg/m3、0.001224mg/m3、0.001653mg/m3、0.000856mg/m3,占标率分别为0.02%、0.49%、0.18%、0.14%;2#排气筒排放的颗粒物最大落地浓度为0.01333mg/m3,占标率为1.48%,各污染物占标率均未超过10%,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2)面源预测分析
正常工况下,建设项目无组织排放各污染物小时浓度随距离分布情况见表5.1-7。
表5.1-7 无组织排放各污染物小时落地浓度随距离分布情况
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D(m) |
1#生产车间 |
4#生产车间 |
||
颗粒物 |
颗粒物 |
|||
下风向浓度(mg/m3) |
占标率 (%) |
下风向浓度(mg/m3) |
占标率 (%) |
|
10 |
0.02804 |
3.12 |
0.01027 |
1.14 |
100 |
0.06602 |
7.34 |
0.02732 |
3.04 |
200 |
0.07365 |
8.18 |
0.02745 |
3.05 |
300 |
0.06552 |
7.28 |
0.02378 |
2.64 |
400 |
0.05036 |
5.6 |
0.01823 |
2.03 |
500 |
0.03861 |
4.29 |
0.01399 |
1.55 |
600 |
0.03026 |
3.36 |
0.01098 |
1.22 |
700 |
0.02432 |
2.7 |
0.008824 |
0.98 |
800 |
0.02014 |
2.24 |
0.007319 |
0.81 |
900 |
0.01701 |
1.89 |
0.006185 |
0.69 |
1000 |
0.01459 |
1.62 |
0.005309 |
0.59 |
1100 |
0.01271 |
1.41 |
0.004628 |
0.51 |
1200 |
0.01121 |
1.25 |
0.004083 |
0.45 |
1300 |
0.009985 |
1.11 |
0.003637 |
0.4 |
1400 |
0.008954 |
0.99 |
0.003262 |
0.36 |
1500 |
0.008088 |
0.9 |
0.002947 |
0.33 |
1600 |
0.007352 |
0.82 |
0.002679 |
0.3 |
1700 |
0.006721 |
0.75 |
0.002449 |
0.27 |
1800 |
0.006176 |
0.69 |
0.00225 |
0.25 |
1900 |
0.0057 |
0.63 |
0.002077 |
0.23 |
2000 |
0.005286 |
0.59 |
0.001926 |
0.21 |
2100 |
0.00493 |
0.55 |
0.001797 |
0.2 |
2200 |
0.004614 |
0.51 |
0.001682 |
0.19 |
2300 |
0.004331 |
0.48 |
0.001579 |
0.18 |
2400 |
0.004077 |
0.45 |
0.001486 |
0.17 |
2500 |
0.003846 |
0.43 |
0.001402 |
0.16 |
0.07429 |
8.25 |
0.02751 |
3.06 |
|
最大浓度对应的距离(m) |
216 |
208 |
||
占标准10%距离D10%(m) |
未超过10% |
未超过10% |
预测结果表明,1#生产车间排放的颗粒物最大落地浓度为0.07429mg/m3,占标率为8.25%,4#生产车间颗粒物最大落地浓度为0.02751mg/m3,占标率为3.06%;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均低于10%,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项目建成后,距离建设项目最近的环境敏感目标为位于南侧300m的居民点1、480m的奚家宅,位于北侧438m的新港花苑,位于西北侧465m的陈家湾,根据预测结果,对敏感目标预测结果见表5.1-8。
表5.1-8 最近敏感保护目标小时预测浓度情况 单位:mg/m3
预测点位 |
污染物名称 |
有组织贡献值(mg/m3) |
无组织贡献值(mg/m3) |
预测值(mg/m3) |
占标率(%) |
标准值(mg/m3) |
居民点1 (S,300m) |
SO2 |
0.00009157 |
-- |
0.00009157 |
0.02 |
0.5 |
NOX |
0.001222 |
-- |
0.001222 |
0.49 |
0.25 |
|
颗粒物 |
0.01492 |
0.0893 |
0.05689 |
11.58 |
0.9 |
|
VOCs |
0.0008547 |
-- |
0.0008547 |
0.14 |
0.6 |
|
新港花苑 (S,438m) |
SO2 |
0.00008583 |
-- |
0.00008583 |
0.02 |
0.5 |
NOX |
0.001145 |
-- |
0.001145 |
0.46 |
0.25 |
|
颗粒物 |
0.013956 |
0.06189 |
0.043026 |
8.43 |
0.9 |
|
VOCs |
0.0008011 |
-- |
0.0008011 |
0.13 |
0.6 |
|
陈家宅(NW,465m) |
SO2 |
0.00008297 |
-- |
0.00008297 |
0.02 |
0.5 |
NOX |
0.001107 |
-- |
0.001107 |
0.44 |
0.25 |
|
颗粒物 |
0.013445 |
0.0576 |
0.040495 |
7.89 |
0.9 |
|
VOCs |
0.0007744 |
-- |
0.0007744 |
0.13 |
0.6 |
|
奚家宅(S,480m) |
SO2 |
0.00008124 |
-- |
0.00008124 |
0.02 |
0.5 |
NOX |
0.001084 |
-- |
0.001084 |
0.43 |
0.25 |
|
颗粒物 |
0.013143 |
0.05539 |
0.039163 |
7.61 |
0.9 |
|
VOCs |
0.0007583 |
-- |
0.0007583 |
0.13 |
0.6 |
由表5.1-8可知,在正常排放情况下,建设项目有组织与无组织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项目所在地周围环境敏感目标的贡献值相对较小,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周围敏感点影响较小。
根据估算模式预测非正常工况下,各污染物小时浓度随距离分布情况见表5.1-9。
表5.1-9 非正常工况各污染物小时落地浓度随距离分布情况
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D(m) |
1#排气筒 |
2#排气筒 |
||
VOCs |
颗粒物 |
|||
下风向浓度(mg/m3) |
占标率(%) |
下风向浓度(mg/m3) |
占标率(%) |
|
10 |
0 |
0 |
0 |
0 |
100 |
0.006537 |
1.09 |
0.1016 |
11.29 |
200 |
0.008085 |
1.35 |
0.1256 |
13.96 |
300 |
0.008547 |
1.42 |
0.1327 |
14.74 |
400 |
0.008303 |
1.38 |
0.1293 |
14.37 |
500 |
0.00736 |
1.23 |
0.1134 |
12.6 |
600 |
0.007088 |
1.18 |
0.1098 |
12.2 |
700 |
0.006991 |
1.17 |
0.1096 |
12.18 |
800 |
0.006737 |
1.12 |
0.1047 |
11.63 |
900 |
0.006334 |
1.06 |
0.09782 |
10.87 |
1000 |
0.005879 |
0.98 |
0.09034 |
10.04 |
1100 |
0.00542 |
0.9 |
0.08303 |
9.23 |
1200 |
0.005001 |
0.83 |
0.07641 |
8.49 |
1300 |
0.004621 |
0.77 |
0.07045 |
7.83 |
1400 |
0.004279 |
0.71 |
0.06512 |
7.24 |
1500 |
0.003971 |
0.66 |
0.06035 |
6.71 |
1600 |
0.003695 |
0.62 |
0.05607 |
6.23 |
1700 |
0.003446 |
0.57 |
0.05223 |
5.8 |
1800 |
0.003291 |
0.55 |
0.05083 |
5.65 |
1900 |
0.003343 |
0.56 |
0.05155 |
5.73 |
2000 |
0.003376 |
0.56 |
0.05198 |
5.78 |
2100 |
0.003371 |
0.56 |
0.05184 |
5.76 |
2200 |
0.003357 |
0.56 |
0.05156 |
5.73 |
2300 |
0.003335 |
0.56 |
0.05117 |
5.69 |
2400 |
0.003307 |
0.55 |
0.05068 |
5.63 |
2500 |
0.003274 |
0.55 |
0.05013 |
5.57 |
最大浓度 |
0.008562 |
1.43 |
0.1333 |
14.81 |
最大浓度对应的距离(m) |
290 |
283 |
预测结果表明,在非正常工况下,1#排气筒排放的VOCs的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0.008562mg/m3,占标率分别为1.43%,2#排气筒排放的颗粒物的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0.1333mg/m3,占标率分别为14.81%,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远大于正常情况,因此,建设项目应确保污染防治措施的稳定运行,杜绝非正常事故的发生,确保各种污染物达标排放。
为了保护人群健康,减少正常排放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对居住区的环境影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根据导则推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公式计算本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参数见表5.1-10。
表5.1-10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参数
来源 |
污染物名称 |
小时浓度标准(mg/m3) |
排放量(t/a) |
排放速率 (kg/h) |
面源面积 (m2) |
面源高度 (m) |
计算结果(m) |
1#生产车间 |
颗粒物 |
0.9 |
0.18 |
0.085 |
3027 |
5 |
无超标点 |
4#生产车间 |
颗粒物 |
0.9 |
0.0645 |
0.031 |
1512 |
5 |
无超标点 |
由计算结果可知,建设项目无组织排放颗粒物到达厂界的浓度值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采用推荐模式计算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没有超出厂界外的范围,因此,建设项目不设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无组织排放废气中各大气污染物可满足环境控制要求。
按照“工程分析”核算的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91)的有关规定,计算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m—标准浓度限值;
L—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
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根据该生产单元面积S(m2)计算,r=(S/π)1/2;
Qc—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达到的控制水平公斤/小时);
A、B、C、D为计算系数,根据所在地区近五年来平均风速及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查取。
各参数取值见表5.1-11。
表5.1-11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
计算系数 |
5年平均风速,m/s |
卫生防护距离L(m) |
||||||||
L≤1000 |
1000<L≤2000 |
L>2000 |
||||||||
工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 |
||||||||||
Ⅰ |
Ⅱ |
Ⅲ |
Ⅰ |
Ⅱ |
Ⅲ |
Ⅰ |
Ⅱ |
Ⅲ |
||
A |
<2 |
400 |
400 |
400 |
400 |
400 |
400 |
80 |
80 |
80 |
2-4 |
700 |
470* |
350 |
700 |
470 |
350 |
380 |
250 |
190 |
|
>4 |
530 |
350 |
260 |
530 |
350 |
260 |
290 |
190 |
140 |
|
B |
<2 |
0.01 |
0.015 |
0.015 |
||||||
>2 |
0.021* |
0.036 |
0.036 |
|||||||
C |
<2 |
1.85 |
1.79 |
1.79 |
||||||
>2 |
1.85* |
1.77 |
1.77 |
|||||||
D |
<2 |
0.78 |
0.78 |
0.57 |
||||||
>2 |
0.84* |
0.84 |
0.76 |
*注:为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
无组织排放废气其排放源强及卫生防护距离等参数见表5.1-12。
表5.1-12 无组织污染物排放源强和卫生防护距离
污染源 位置 |
污染物 名称 |
小时浓度标准(mg/m3) |
污染物产生量(kg/h) |
面源面积(m2) |
卫生防护距离(m) |
|
L(m) |
提级值(m) |
|||||
1#生产车间 |
颗粒物 |
0.9 |
0.085 |
3027 |
3.492 |
50 |
4#生产车间 |
颗粒物 |
0.9 |
0.031 |
1512 |
1.589 |
50 |
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91),“无组织排放多种有害气体的工业企业,按Qc/Cm的最大值计算其所需的卫生防护距离;但当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害气体的Qc/Cm值计算的卫生防护距离在同一级别时,该类工业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应该高一级”。由表5.1-12可知,全厂卫生防护距离是以1#生产车间为边界的50m范围及以4#生产车间为边界的50m范围形成的包络线范围,目前,该卫生防护距离内主要为企业及道路,项目建成后卫生防护距离内无居民点、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可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设置要求。今后在此范围内也不得建设居民点、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项目。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对周围环境影响可满足控制要求。
(1)正常工况下,建设项目有组织、无组织排放废气中各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均未超过标准浓度的10%,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2)在非正常排放情况下,大气污染物与正常排放情况相比对外界的大气环境影响明显增大,因此,建设项目应确保污染防治措施的稳定运行,杜绝非正常事故的发生,确保各种污染物达标排放。
(3)根据导则推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可知,建设项目不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无组织排放废气中各大气污染物可满足环境控制要求。
(4)根据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计算,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全厂卫生防护距离是以1#生产车间为边界的50m范围及以4#生产车间为边界的50m范围形成的包络线范围,目前,该卫生防护距离内主要为企业及道路,项目建成后卫生防护距离内无居民点、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可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设置要求。今后在此范围内也不得建设居民点、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项目。
评价结果表明,本项目建成投产后,正常工况下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周围地区空气质量影响不明显,不会造成这些区域空气环境质量超标现象。
建设项目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网;建设项目水洗废水565t/a经隔油池隔油后处理后与地面冲洗废水896t/a、生活污水3168t/a一起共4629t/a达《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表1B等级标准要求,接管排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最终排入长江。
建设项目废水量较小(排放量为17.53t/d),约占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的0.29%,废水水质简单,满足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标准,因此建设项目废水不会对污水处理厂产生冲击负荷,污水处理厂尾水可正常达标排放,对长江的影响较小。
建设项目主要噪声源与噪声测点距离见表5.3-1。
表5.3-1 建设项目主要噪声源与噪声测点距离 单位:m
设备名称 |
数量(台) |
N1 |
N2 |
N3 |
N4 |
|
1 |
数控剪板机 |
4 |
52 |
103 |
97 |
9 |
2 |
数控折弯机 |
4 |
24 |
103 |
122 |
9 |
3 |
冲床16-125 |
18 |
46 |
85 |
98 |
27 |
4 |
钻孔机 |
5 |
39 |
85 |
104 |
27 |
5 |
自动攻丝机 |
5 |
31 |
85 |
112 |
27 |
6 |
喷涂线 |
1 |
102 |
96 |
42 |
16 |
7 |
空压机 |
2 |
121 |
92 |
22 |
20 |
8 |
铝合金裁切机 |
3 |
98 |
69 |
44 |
43 |
9 |
气保焊接机 |
12 |
85 |
53 |
51 |
59 |
10 |
氩弧焊接机 |
12 |
104 |
57 |
34 |
55 |
11 |
自动点焊机 |
3 |
108 |
50 |
28 |
62 |
12 |
手工切管机 |
1 |
79 |
65 |
60 |
47 |
13 |
AMADA激光切割 |
1 |
79 |
60 |
60 |
52 |
14 |
自动裁切机 |
1 |
84 |
62 |
54 |
50 |
15 |
全自动切管机 |
1 |
105 |
68 |
35 |
44 |
16 |
风机1 |
1 |
66 |
96 |
70 |
11 |
17 |
风机2 |
1 |
112 |
94 |
32 |
14 |
根据声环境评价导则(HJ2.4-2009)的规定,选取预测模式,应用过程中将根据具体情况作必要简化,计算过程如下:
(1)声环境影响预测模式
式中:LA(r)——预测点r处A声级,dB(A);
LA(r0)——r0处A声级,dB(A);
A — 倍频带衰减,dB(A);
(2)项目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等效声级贡献值(Leqg)计算公式:
式中:
Leqg—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
LAi—i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 声级,dB(A);
T— 预测计算的时间段,s;
ti —i声源在T 时段内的运行时间,s。
(3)预测点的预测等效声级(Leq )计算公式:
式中:
Leqg —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
Leqb — 预测点的背景值,dB(A)
(4)在环境噪声预测中各噪声源作为点声源处理,故几何发散衰减:
式中:Adiv——几何发散衰减;
r0——噪声合成点与噪声源的距离,m;
r——预测点与噪声源的距离,m。
建设项目噪声的影响值预测见表5.3-2。
表5.3-2 建设项目噪声的影响值预测 单位:dB(A)
序号 |
设备名称 |
数量 (台) |
单台设备等效声级 (dB(A)) |
Z1 |
Z2 |
Z3 |
Z4 |
1 |
数控剪板机 |
4 |
85 |
31.70 |
25.76 |
26.29 |
46.94 |
2 |
数控折弯机 |
4 |
80 |
33.42 |
20.76 |
19.29 |
41.94 |
3 |
冲床16-125 |
18 |
80 |
34.30 |
28.96 |
27.73 |
38.93 |
4 |
钻孔机 |
5 |
85 |
35.17 |
28.40 |
26.65 |
38.36 |
5 |
自动攻丝机 |
5 |
85 |
37.16 |
28.40 |
26.01 |
38.36 |
6 |
喷涂线 |
1 |
80 |
14.83 |
15.35 |
22.54 |
30.92 |
7 |
空压机 |
2 |
80 |
16.35 |
18.73 |
31.16 |
31.99 |
8 |
铝合金裁切机 |
3 |
85 |
24.95 |
27.99 |
31.90 |
32.10 |
9 |
气保焊接机 |
12 |
85 |
32.20 |
36.31 |
36.64 |
35.37 |
10 |
氩弧焊接机 |
12 |
75 |
20.45 |
25.67 |
30.16 |
25.98 |
11 |
自动点焊机 |
3 |
75 |
14.10 |
20.79 |
25.83 |
18.92 |
12 |
手工切管机 |
1 |
80 |
17.05 |
18.74 |
19.44 |
21.56 |
13 |
AMADA激光切割 |
1 |
85 |
22.05 |
24.44 |
24.44 |
25.68 |
14 |
自动裁切机 |
1 |
85 |
21.51 |
24.15 |
25.35 |
26.02 |
15 |
全自动切管机 |
1 |
80 |
14.58 |
18.35 |
24.12 |
22.13 |
16 |
风机1 |
1 |
85 |
23.61 |
20.35 |
23.10 |
39.17 |
17 |
风机2 |
1 |
85 |
19.02 |
20.54 |
29.90 |
37.08 |
18 |
贡献值 |
42.5 |
39.6 |
41.2 |
50.4 |
建设项目夜间不生产,预测结果表明,建设项目建成后,各主要噪声设备对厂界的贡献值均较小,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的要求。本项目噪声设备产生的噪声对厂界周围环境噪声的影响值较小。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固体废物无论产生量或类别都不断增多,在无控制的情况下,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危害程度也愈加显示,事实上,环境要素中,河流、空气、地下水、土壤的污染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固体废物而造成的,特别是一些危险性废物,其潜在威胁更大。
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的利用处置方案见表5.4-1。
表5.4-1 建设项目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方式评价表
序号 |
固体废物名称 |
产生工序 |
属性 |
废物代码 |
产生量(吨/年) |
利用处置方式 |
利用处置单位 |
1 |
废金属边角料 |
切管、剪板、冲压、钻孔、攻丝 |
一般固废 |
- |
22.95 |
外卖 |
-- |
2 |
废切削液 |
切管、剪板 |
危险废物 |
900-006-09 |
2.8 |
委托处置 |
太仓市柯林固废处置有限公司 |
3 |
焊渣 |
焊接 |
一般固废 |
- |
0.024 |
环卫清运 |
-- |
4 |
废液压油 |
冲压 |
危险废物 |
900-249-08 |
0.5 |
委托处置 |
太仓市柯林固废处置有限公司 |
5 |
脱脂残渣 |
脱脂 |
危险废物 |
346-064-17 |
0.4 |
委托处置 |
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
6 |
不合格品 |
检验 |
一般固废 |
- |
5 |
外卖 |
-- |
7 |
粉尘 |
喷粉 |
一般固废 |
- |
7.983 |
外卖 |
-- |
8 |
滤芯 |
喷粉 |
一般固废 |
- |
2 |
外卖 |
-- |
9 |
废油 |
隔油 |
一般固废 |
- |
0.06 |
委托处置 |
太仓市柯林固废处置有限公司 |
10 |
焊烟粉尘 |
焊烟收集 |
一般固废 |
- |
0.0855 |
环卫清运 |
-- |
11 |
废活性炭 |
固化废气处理 |
危险废物 |
900-499-42 |
2.34 |
委托处置 |
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
12 |
生活垃圾 |
员工办公生活 |
一般固废 |
- |
59.4 |
环卫清运 |
-- |
建设项目固废中废切削液、废液压油、废油委托太仓市柯林固废处置有限公司处置,脱脂残渣、废活性炭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固体废物从产生、收集、贮存、转运、处置等各个环节都可能因管理不善而进入环境。因此必须从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固废在产生、收集、贮存、运输过程中的散失,并采用有效处置的方案和技术,首先从有用物料回收再利用着眼,“化废为宝”,既回收一部分资源,又减轻处置负荷,对目前还不能回收利用的,应遵循“无害化”处置原则进行有效处置。
危险废物暂存场地的设置应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设置,应做到防漏、防渗、防雨等措施。
危险废物的暂存方案:建设单位拟收集危险废物后,放置在厂内的固废(废液)暂存库。同时作好危险废物情况的记录,记录上注明危险废物的名称、来源、数量、特性和包装容器的类别、入库日期、存放库位、废物出库日期及接收单位名称。
建设项目危废堆场占地面积约50 m2,危废转运周期为每6个月周转一次,危废暂存量约为6.1吨,堆场容积可满足生产需要。建设项目危险废物主要为废液压油、脱脂残渣、废切削液,废物均为桶装密封暂存,危险性较小。
建设项目应强化废物产生、收集、贮运各环节的管理,杜绝固废在厂区内的散失、渗漏。做好固体废物在厂区内的收集和储存相关防护工作,收集后进行有效处置。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以降低固体废物散落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厂内产生的固体废物经有效处理和处置后对环境影响较小。
污染物从污染源进入地下水所经过路径称为地下水污染途径,地下水污染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建设项目工程所处区域的地质情况,本项目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途径主要有:固废堆场,尤其危险废物堆场泄漏并下渗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
(二)项目区水文地质情况
项目场地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浅水层上部为粘土,下部以砂砾石为主,卵砾石其次。此类型地下水主要受降水和蒸发的控制影响,则比较容易受到污染。一般旱季水位下降,雨季地下水位回升,自年初至五、六月份,由于降水量少,蒸发旺盛,地下水呈连续下降状态。七月份后,随雨季的到来,地下水得到大气降水的补给,水位迅速回升,九月份以后转入降落期延伸到年底。
建设项目所在场地包气带防污性能属中等;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属中等;项目所在区域不属于生活供水水源地准保护区、不属于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源保护区、也不属于补给径流区,同时项目占地为规划的二类工业用地,场地内无分散居民饮用水源等其它环境敏感区,项目场地地下水敏感程度为不敏感。
(三)地下水影响分析
①对浅层地下水的污染影响
正常情况下,对地下水的污染主要是由于污染物迁移穿过包气带进入含水层造成。项目场地包气带防污性能为中级,说明浅层地下水不太容易受到污染。若废水、废液或者物料发生渗漏,污染物不会很快穿过包气带进入浅层地下水,对浅层地下水的污染很小。
②对深层地下水的污染影响
判断深层地下水是否会受到污染影响,通常分析深层地下水含水组上覆地层的防污性能和有无与浅层地下水的水利联系。区内为分布比较稳定且厚度较大的隔水层,所以垂直渗入补给条件较差,与浅层地下水水力联系不密切。因此,深层地下水不会受到项目下渗污水的污染影响。
(四)具体防渗措施
建设项目重点防渗区域主要为固废堆场、原料暂存区、涂装线、事故池等。具体防渗措施如下:
(1)固废堆场采用防渗混凝土浇筑,内墙采用HDPE防渗膜进行防渗处理。基础防渗层为至少1米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厘米/秒),或2毫米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毫米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厘米/秒。危险废物堆放均做到防风、防雨、防晒。
(2)原料暂存区、涂装线采取以下措施防渗:①50mm厚水泥面随打随抹光;②50mm厚C15砼垫层随打随抹光;③50mm厚C15混凝土随打随抹光;④50mm厚级配沙石垫层;⑤3:7水泥土夯实。
(3)事故池采用以下措施防渗:①花岗岩面层;②100mm厚C15混凝土;③80mm厚级配沙石垫层;④3∶7水泥土夯实。侧面采用玻璃钢防腐防渗。
(4)管道防渗措施主要为:正常生产排污水和检修时的排水管道采用管架敷设;管道采用耐腐蚀抗压的夹砂玻璃钢管道;管道与管道的连接采用柔性的橡胶圈接口。污水管道要求全部地上铺设。
由污染途径及对应措施分析可知,建设项目对可能产生地下水影响的各项途径均进行有效预防,在确保各项防渗措施得以落实,并加强维护和厂区环境管理的前提下,可有效控制厂区内的污染物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地下水,因此项目不会对区域地下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太仓爱丽特展示器材有限公司拟投资869.2万元,租用苏州名顺良豪实业有限公司位于太仓市浮桥镇刘家港茜泾村(飞马路北、向阳河东侧)的现有闲置厂房和场地,其总占地面积14089.6m2,厂房建筑面积8675.46m2,从事金属柜台、金属展示架、金属货架生产,预计于2015年12月建成投产。
建设项目施工期主要为设备安装调试、前处理水池、事故池及隔油池等土建工程等,施工期较短,工程量不大,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项目建设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土石方和建筑材料运输所产生的扬尘。
在整个施工期间,产生扬尘的作业主要有土地平整、打桩、开挖、回填、建材运输、露天堆放、装卸和搅拌等过程,如遇干旱无雨季节,在大风时,施工扬尘将更严重。
在同样路面清洁情况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清洁度越差,则扬尘量越大。根据类比调查,一般情况下,施工场地、施工道路在自然风作用下产生的扬尘所影响的范围在100m以内。
抑制扬尘的一个简洁有效的措施是洒水。如果在施工期内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表5.6-1为施工场地洒水抑尘的试验结果。由表5.6-1数据可看出对施工场地实施每天洒水4~5次进行抑尘,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扬尘,并可将TSP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m范围。
表5.6-1 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 单位:mg/m3
距离 |
5m |
20m |
50m |
100m |
|
TSP小时平均浓度 |
不洒水 |
10.14 |
2.89 |
1.15 |
0.86 |
洒水 |
2.01 |
1.40 |
0.67 |
0.60 |
施工扬尘的另一种重要产生方式是建筑材料的露天堆放和搅拌作业,这类扬尘的主要特点是受作业时风速大小的影响显著。因此,禁止在大风天气时进行此类作业以及减少建筑材料的露天堆放是抑制这类扬尘的一种很有效的手段。
必须采取合理可行的控制措施,以便最大程度减少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措施有:
①对施工现场实行合理化管理,使砂石料统一堆放,水泥应在专门库房堆放,并尽量减少搬运环节,搬运时做到轻举轻放,防止包装袋破裂;
②开挖时,对作业面和土堆适当喷水,使其保持一定湿度,以减少扬尘量,而且开挖的泥土和建筑垃圾要及时运走,以防长期堆放表面干燥而起尘或被雨水冲刷;
③运输车辆应完好,不应装载过满,并尽量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减少沿途抛洒,并及时清扫散落在路面上的泥土和建筑材料,冲洗轮胎,定时洒水压尘,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
④应首选使用商品混凝土,因需要必须进行现场搅拌砂浆、混凝土时,应尽量做到不洒、不漏、不剩、不倒;混凝土搅拌应设置在棚内,搅拌时要有喷雾降尘措施;
⑤施工现场要设围栏或部分围栏,缩小施工扬尘扩散范围;
⑥当风速过大时,应停止施工作业,并对堆存的砂粉等建筑材料采取遮盖措施。
因此,在建设期应对运输的道路及时清扫和浇水,并加强施工管理,配置工地细目滞尘防护网,采用商品混凝土建房,同时必须采用封闭车辆运输。
2、水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期的废水排放主要来自于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主要污染因子为COD、SS、氨氮、总氮、总磷、动植物油等,其污染物浓度分别为COD约400mg/L、SS约250mg/L、氨氮约25mg/L、总氮约35mg/L、总磷约4mg/L及动植物油20mg/L。建筑施工废水主要污染因子为SS,其排放量及浓度难以估算。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利用厂区现有设施将污水进行收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表4三级标准后接管排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建筑施工废水进行截流经沉淀池澄清后,达到环保要求后,方可排放。
3、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会残留不少废建筑材料,对于建筑垃圾,其中的钢筋可以回收利用,其它的混凝土块连同弃渣等均为无机物,可送至专用垃圾场所或用于回填低洼地带。
在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规范运输,不能随意倾倒建筑垃圾,制造新的“垃圾堆场”,不然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另外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还将产生一定量的生活垃圾,产生量约0.05t/d。应收集到指定的垃圾箱内,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4、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噪声源主要为施工机械和交通车辆,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进行评价。
如按施工机械噪声最高的打桩机和混凝土搅拌机计算,作业噪声随距离衰减后,不同距离接受的声级值见表5.6-2。
表5.6-2 施工设备噪声对不同距离接受点的影响值
噪声源 |
距离(m) |
10 |
20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打桩机 |
声级值[dB(A)] |
105 |
99 |
85 |
82 |
79 |
77 |
76 |
混凝土搅拌机 |
声级值[dB(A)] |
84 |
78 |
64 |
61 |
58 |
56 |
55 |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白天施工时,如不进行打桩作业,作业噪声超标范围在20m以内,若有打桩作业,打桩噪声超标范围达100m。夜间禁止打桩作业,对其它设备作业而言,300m外才能达到施工作业噪声极限值。为了减轻建设项目施工期噪声的环境影响,必须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1)建筑工地须封闭施工,建筑材料、渣土等运输时须采取防护措施,对抛撒物料须及时清理,以减少路面扬尘;
(2)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严格按照施工噪声管理的有关规定,夜间不得进行打桩作业;
(3)如需夜间 (22∶00-06∶00) 施工,应按规定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
(4)施工机械应尽可能放置于对场界外造成影响最小的地点;
(5)作业时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屏蔽;
(6)加强车辆的管理,建材等运输尽量在白天进行,并控制车辆鸣笛。
工业项目的建设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使另一部分人受损。通过进行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定项目建设对当地社会环境所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针对不利因素,通过采取措施以减少不利影响和受损人群,也可以进一步明确项目所产生的有利影响是否可维持项目所在地区可持续性发展。
建设项目位于太仓市浮桥镇刘家港茜泾村(飞马路北、向阳河东侧),目前为空地,不涉及征地拆迁、移民安置及破坏区域现有的景观。
建设项目建成后,新增厂区职工150人,通过一定时间的适应,建立新的社会关系,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同时人口的集中既可以较好地创造经济效益,也可以使生活污染源得到集中处理,有利于政府部门管理,保证社会稳定。可见,项目的建设对社会环境正面影响较明显。
本项目租用现有闲置厂房,合理利用现有空间和布局,不破坏局域现有的景观,项目的建设实施不会对厂区内原有绿化造成影响。
(1)正面影响
本项目建成后,当地物流、能流量增加,促进就业及当地经济发展。
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可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财政税费收入。随着浮桥镇及太仓港经济开发区(港区)建设的快速推进,本项目的建设更有利于当地的经济繁荣与发展。因此,建设项目投产后既可以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对社会环境正面影响较明显。
(2)负面影响
建设项目建成后,正常排放情况下,各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厂界外均未达到标准值10%要求,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建设项目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接管进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建设项目废水对纳污河流长江基本无影响,能维持长江现有水质功能的要求;厂界噪声影响值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3类标准要求,不会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影响;项目所产生固体废物均得到有效处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可见建设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不会造成区域环境质量下降,负面影响相对较小。
建设项目排放的废气主要为液化气燃烧废气、激光切割粉尘、焊接烟尘、喷涂废气,采用估算模式预测结果可知,项目排放的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确定建设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以1#生产车间为执行边界的50m范围及4#生产车间为执行边界的50m范围形成的包络线范围,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主要为厂区、道路,无居民点以及其他环境空气敏感目标,符合卫生防护距离要求。以后亦不得在此范围内新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因此,建设项目废气无组织排放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可以得到控制。
建设项目建成后,存在发生风险事故的可能,但概率很低,液化气储存区不构成重大危险源,发生环境风险事故的后果较小,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通过加强防措施及配备相应的应急预案,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风险事故发生时对环境和人身的伤害。
建设项目位于太仓港经济开发区(港区),区内各项基础设施完备,投资环境优良,且具备废水集中处理等条件,项目生产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后与生活污水、地面冲洗废水一起接管至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处理,废水量较小,不会增加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的污染负荷。
本项目公众参与采用网上公示、张贴公告和发放“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调查表”的形式进行。项目公示期间,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未收到反馈意见,说明公众对本项目建设没有异议。本次共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达100%,调查结果显示:支持的为8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88%;有条件赞成的1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2%;无人反对。
综上所述,通过对建设项目社会影响评估,该项目在拟建地建设,引发社会矛盾的可能性极小。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落实环评报告中的关于污染防治措施的要求,尽可能降低本项目的负面影响,最大程度上实现本项目的正面影响,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存。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及有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本次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和管理的主要目的为:
从环境风险评价的角度进一步论证拟选厂址的环境可行性;
根据项目工程特点,对生产、物料储存及运输等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因素进行识别;
针对可能发生的主要事故分析,预测有毒、易燃、易爆物质泄漏到环境中所导致的后果(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应采取的缓解措施;
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事故应急处理计划和应急预案,完善安全设计,以此指导设计和生产,减少或控制本项目的事故发生频率,减轻事故风险对环境和社会的危害,以合理的成本实现安全生产;制定适合本项目特点的事故应急预案。
本项目针对全厂进行环境风险评价,风险评价重点为风险防范措施。
(1)接触浓度限值
整个厂区涉及危险化学品接触浓度标准见表7.2-1。
表7.2-1 大气环境风险标准
序号* |
名称 |
最高容许浓度(mg/m3) |
时间加权平均容 许浓度 (mg/m3) |
短时间接触容 许浓度PC-STEL(mg/m3) |
CO2 |
- |
9000 |
18000 |
|
292 |
液化气 |
- |
1000 |
1500 |
注*: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中序号。
(2)临界量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附录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本项目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见表7.2-2。
表7.2-2 建设项目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
序号 |
名 称 |
临界量(t) |
||
生产场所[1] |
贮存区[1] |
临界量[2] |
||
1 |
液化石油气 |
- |
- |
50 |
注:[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标准
[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及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12)
(3)物质危险性标准
物质危险性标准具体见表7.2-3。
表7.2-3 物质危险性标准
物质类别 |
等级 |
LD50 (大鼠经口) mg/kg |
LD50 (大鼠经皮) mg/kg |
LC50(小鼠吸入,4小时)mg/L |
有毒物质 |
1 |
<5 |
<1 |
<0.01 |
2 |
5<LD50<25 |
10<LD50<50 |
0.1<LC50<0.5 |
|
3 |
25<LD50<200 |
50<LD50<400 |
0.5<LC50<2 |
|
易燃物质 |
1 |
可燃气体-在常压下以气态存在并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物;其沸点(常压下)是20℃或20℃以下的物质 |
||
2 |
易燃液体-闪点低于21℃,沸点高于20℃的物质 |
|||
3 |
可燃液体-闪点低于55℃,压力下保持液态,在实际操作条件下(如高温高压)可以引起重大事故的物质 |
|||
爆炸性物质 |
在火焰影响下可以爆炸,或者对冲击、摩擦比硝基苯更为敏感的物质 |
注:[1]有毒物质判定标准序号为1、2的物质,属于剧毒物质;符合有毒物质判定标准序号3的属于一般毒物。
[2]凡符合表中易燃物质和爆炸性物质标准的物质,均视为火灾、爆炸危险物质。
全厂所涉及到的化学品最大贮存量(临时)及储存方式见表7.3-1。
表7.3-1 本项目涉及的危险物料最大使用量及储存方式
序号 |
名称 |
最大一次储存量 |
存储方式 |
储存位置 |
1 |
粉末涂料 |
5t |
25kg/箱 |
五金仓库 |
2 |
二氧化碳气体 |
60m3 |
6m3/瓶 |
焊接车间 |
3 |
液化气 |
0.75t |
50kg瓶 |
液化气储存区域 |
(1)物质危险性判定
①物质危险指数
物质危险指数计算:
物质危险指数=最大储存量/MAC
式中:MAC-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
本项目物质的物质危险指数情况见表7.3-2。
表7.3-2 物质危险性标准
序号 |
贮存物料名称 |
最大储量(t) |
时间加权平均容 许浓度(mg/m3) |
物质危险指数(Hi) |
1 |
CO2 |
0.12 |
9000 |
0.000013 |
2 |
液化气 |
0.75 |
1000 |
0.00075 |
②物质危险性判定
建设项目涉及危险物质危险性判定结果见表7.3-3
表7.3-3 建设项目物质危险性判定表
序号 |
原料名称 |
LD50 |
LC50 |
沸点(℃) |
闪点(℃) |
易燃易爆性 |
毒性 |
1 |
液化气 |
无资料 |
无资料 |
无资料 |
-74 |
2 |
-- |
③火灾爆炸危险识别
燃烧爆炸危险度H计算为:
式中: H—危险度
R—燃烧(爆炸)上限
L—燃烧(爆炸)下限
危险度H值越大,表示其危险性越大,建设项目可燃物质的危险度火灾危险性分类具体见表7.3-4。
表7.3-4 建设项目涉及化学物质火灾爆炸危险指数
序号 |
贮存物料名称 |
闪点(℃) |
爆炸上限(%) |
爆炸下限(%) |
火灾爆炸危险 指数(Ii) |
1 |
液化气 |
-74 |
9.65 |
2.25 |
3.3 |
注:爆炸危险指数=(爆炸上限-爆炸下限)/爆炸下限。
(2)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的危险性等级划分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建设项目使用的物质毒性均不高;所使用的液化气属于易燃易爆物质,结合物料储存量,本项目风险评价因子确定为液化气。
(1)功能单元确定
综合考虑各生产装置、设施及环保处理设施的功能、平面布置划分本项目功能单元,将全厂作为一个功能单元考虑。
(2)生产装置及生产过程潜在危险性识别
①机械设备操作不当发生危险事故;
②因设备、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天然气泄漏;
③空气压缩机运转中存在高噪声、振动,因缺乏维护管理可引发爆炸危险;
(3)污染治理过程潜在危险性识别
项目污染治理设施主要风险有:
①废气处理系统在出现故障,未经处理的废气排入大气环境中;
②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老化、腐蚀、失误操作等原因造成车间废气浓度超标;
③厂内突然停电,废气处理系统停止工作,致使废气不能得到及时处理而造成事故排放;
④对废气治理措施疏于管理,使废气治理措施处理效率降低造成废气浓度超标。
(4)储存单元潜在危险性识别
①物料贮存过程因容器破裂,物料泄漏造成的大量废气对作业人员和环境污染事故。运输过程中会因车辆故障、交通事故、路况差等发生泄漏事故,导致环境污染。
②物料贮存过程因容器破裂,物料泄漏造成池火事故,室内积累易燃易爆气体在明火或点火源作用下发生爆炸危险。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附录A表2~表4以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凡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性物质,且危险性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有两种情况: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单元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 q2/Q2+ q3/Q3+ ······+ qn/Qn≥1
式中q1,q2,q3······,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
Q1,Q2,Q3······,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
建设项目贮存单元涉及的危险物质最大使用量及临界量见表7.3-5。
表7.3-5 贮存单元最大存储量及临界量
功能单元 |
物质名称 |
贮存量(t) |
临界量(t) |
q/Q |
是否重大危险源 |
全厂 |
液化气 |
0.75 |
50 |
0.015 |
否 |
qn/Qn |
0.015 |
由上表可知,本项目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本项目液化气储存区不构成重大危险源,项目所在地周围为规划工业用地,同时本项目储存的物料为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推荐的评价工作等级判别方法,本次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二级。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判定表见表7.3-6。
表7.3-6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
— |
剧毒危险性 物质 |
一般毒性危险物质 |
可燃、易燃 危险性物质 |
爆炸危险性 物质 |
重大危险源 |
一 |
二 |
一 |
一 |
非重大危险源 |
二 |
二 |
二 |
二 |
环境敏感地区 |
一 |
一 |
一 |
一 |
(1)大气评价范围
以厂址为中心,半径3km范围。
(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范围
地表水评价范围:太仓港厂组团污水处理厂长江排污口上游500m至下游1000m,共1500m的河段范围内。
项目3km内社会关注区和环境敏感目标见表7.4-1。
表7.4-1 建设项目3km内社会关注区及环境敏感目标表
敏感目标 |
方位 |
距离(m) |
规模 |
执行标准 |
|
大气 |
茜泾村 |
E |
690 |
约2000人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
港区第一小学 |
E |
680 |
35班,约1500人 |
||
银港小区 |
E |
1300 |
约1000人 |
||
浏家港镇 |
E |
670 |
约1.6万人 |
||
新港花苑 |
N |
438 |
约2000人 |
||
浏家港中学 |
NE |
1400 |
18班,约800人 |
||
浏家港幼儿园 |
E |
1300 |
约500人 |
||
浏家港爱心学校 |
NE |
1500 |
9班,约300人 |
||
马北村 |
E |
2400 |
约2200人 |
||
新港幼儿园 |
SE |
1900 |
约200人 |
||
陈家宅 |
SE |
540 |
约90人 |
||
马盘子 |
SE |
2000 |
约27户,95人 |
||
陆家宅 |
SE |
2200 |
约32户,112人 |
||
王家宅 |
SE |
1900 |
约24户,84人 |
||
三里村 |
SE |
1900 |
约160户,560人 |
||
居民点1 |
S |
300 |
约45人 |
||
奚家宅 |
S |
480 |
约60人 |
||
中燕村 |
W |
520 |
约30人 |
||
陈家湾 |
W |
465 |
约30人 |
||
老钱家宅 |
W |
660 |
约50户,175人 |
||
祝家宅 |
W |
1400 |
约20户,70人 |
||
花蒲村 |
W |
1700 |
约50户,175人 |
||
地表水 |
向阳河 |
W |
10 |
小型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 |
塘泾 |
W |
43 |
小型 |
||
新塘河 |
S |
200 |
小型 |
||
长江太仓段(七浦塘~杨 林塘河入口下游100米) |
E |
/ |
大型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 |
|
太仓二水厂及其取水口 (长江内) |
E |
污水处理厂排口上游9.2km |
取水能力 50万t/d |
||
长江太仓段(杨林塘河入口 下游100米~太仓浏河入口) |
E |
/ |
大型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
|
生态保护目标 |
长江沿岸滩涂 |
E |
2000 |
- |
- |
杨林塘(太仓市)清水通道维护区 |
N |
3000 |
- |
- |
风险事故的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包括火灾、爆炸、液(气)体化学品泄漏等几个方面,根据对生产过程中各个工序的分析,针对已识别出的危险因素和风险类型,确定最大可信事故及其概率。
本项目涉及的化学物质液化气为易燃、易爆物质,一旦发生泄漏事故,伴随蒸气在空气中传输扩散及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将会对有关区域作业人员、居民及其它人员构成威胁,会对各有关环境圈层造成污染,还有可能进一步引发火灾及爆炸事故等。
可能发生泄漏的原因分析如图7.5-1。
系统设计缺陷 |
设备选型 |
操作程序 |
误操作 |
违章操作 |
设备损坏 |
泄漏原因 |
事故泄漏 |
图7.5-1 泄漏原因分析
根据统计资料,生产过程中事故发生的概率见表7.5-1。
表7.5-1 事故频率Pa取值表 单位:次/年
设备名称 |
生产装置 |
储存区 |
事故频率 |
1.1×10-5 |
1.2×10-6 |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的定义,最大可信事故指:在所有预测的概率不为零的事故中,对环境(或健康)危害最严重的重大事故。本项目生产装置泄漏、贮存区泄漏等事故的发生概率均不为零,其中生产装置泄漏一定发生在其中有物料的状态下,即有工人在旁工作的情况下,工人可立即采取措施,消除其影响。
而贮存区发生泄漏,短时间内很难发觉,且贮存单元的物料量要远远大于生产时的使用量,因此贮存单元的泄漏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要远远大于生产单元。因此确定本项目的最大可信事故为:液化气储存单元液化气泄漏引发的爆炸事故。
(1)液化气钢瓶爆炸
对本项目而言,液化气储存区储存的液化气均为钢瓶装,属于易燃、易爆化学品,在储存、搬运过程中一旦发生物料泄漏,其蒸汽向周围扩散,和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再遇明火等点火源可引起后果更为严重的爆炸事故。
液化气储存区安排专人定期巡检储存室。在日常维护妥善,设备工作正常的情况下,危险物质的泄漏也可以较快的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
泄漏物质液化气常温常压下均为气态,当液化气钢瓶阀门未拧紧而发生泄漏时,物料以气体形式泄漏到空气中,在泄漏上方会形成蒸气云,再遇明火等点火源可引起后果更为严重的爆炸事故。本次评价液化气钢瓶爆炸后果计算按照1瓶液化气(50kg)爆炸计算。
(2)次生伴生污染物源强
本次主要选择液化气发生爆炸伴生的一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丙烷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计算公式如下:
GCO=2.33×q×C×Q
式中:GCO —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量,kg/s;
C —燃烧物质中碳的质量分数,丙烷中碳的质量分数为0.818;
q —物料中碳不完全燃烧率,%,评价取5%;
Q —参与燃烧的物料量,kg/s,为0.92kg/s。
具体污染物产生情况见表7.5-2。
表7.5-2 次生污染物源强
燃烧物质 |
燃烧产物 |
产生量(kg/s) |
液化气(丙烷99%) |
CO |
0.088 |
液化气扩散到广阔的区域,形成弥漫相当大空间的云状可燃性气体混合物,经过一段延滞时间后,可燃蒸气云被点燃,由于存在某些特殊原因和条件,火焰加速传播,产生危险的爆炸冲击波超压,发生蒸气云爆炸。
蒸气云爆炸通常采用传统的TNT当量系数法计算,将事故性爆炸产生的爆炸能量同一定当量的TNT联系起来。在TNT当量系数法中,当量的TNT质量与云团中的燃料的总质量有关。
1)预测模型
a. TNT当量计算
WTNT=1.8×0.04×W×Qf/4520
式中:1.8为地面爆炸系数
0.04为蒸气云当量系数
Qf为计算对象的燃烧热
4520为TNT爆热kJ/kg
b. 死亡半径R1
R1=13.6×(WTNT/1000)0.37
c. 重伤半径R2
44000/P0=0.1372﹝R2/(E/ P0)1/3﹞-3+0.119﹝R2/(E/ P0)1/3﹞-2+0.269﹝R2/(E/ P0)1/3﹞-1-0.019
式中:P0为环境大气压,取101.3kPa
E为爆炸能量,Kj
R2~重伤半径,m。
d. 轻伤半径R3
17000/P0=0.1372﹝R3/(E/ P0)1/3﹞-3+0.119﹝R3/(E/ P0)1/3﹞-2+0.269﹝R3/(E/ P0)1/3﹞-1-0.019
e. 财产损失半径R财
R财=KWTNT1/3/﹝1+(3175/WTNT)2﹞1/6
式中K为破坏系数取K=5.6。
表11-23为不同入射热通量造成伤害或损失情况。
2)预测结果分析
蒸汽云爆炸后果评价结果见表7.6-1,后果危害图见图7.6-1。
表7.6-1 火灾爆炸灾害损坏估算结果表
序号 |
损伤半径 |
单位 |
液化气 |
1 |
TNT当量 |
kg |
27.01 |
2 |
死亡半径 |
m |
3.6 |
3 |
重伤半径 |
m |
11.9 |
4 |
轻伤半径 |
m |
21.3 |
5 |
财产损失半径 |
m |
2.8 |
从上图可以看出:液化气钢瓶液化气发生爆炸事故时,在半径3.6m范围内有死亡的危险,在半径11.9m范围内的建筑物将受到损坏,由于液化气储存区位于前处理线北侧,距离北厂界不到30.9m,因此液化气钢瓶液化气发生爆炸事故时,死亡半径不会超出厂界以外,对厂界外产生影响较小。
由于距离本项目最近的环境敏感目标为南侧300米的居民点1,在液化气爆炸的死亡半径之外,因此发生风险时,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1、预测模式
建设项目采用多烟团模式,在事故后果评价中采用下列烟团公式:
式中:C(x,y,o)——下风向地面(x,y)坐标处的空气中污染物浓度,mg/m3;
xo,yo,zo——烟团中心坐标;
Q——事故期间烟团的排放量;
σx,σy,σz——为x、y、z方向的扩散参数,m。常取σX=σy。
对于瞬时或短时间事故,可采用下述变天条件下多烟团模式:
式中:——第i个烟团在时刻(即第w时段)在点(x,y,o)产生的地面浓度;
Q’——烟团排放量(mg),为释放率,mg/s;为时段长度,s;
,,——烟团在w时段沿x、y和z方向的等效扩散参数(m),可由下式估算:
式中:
(*)
和——第w时段结束时第i烟团质心的x和y坐标,由下述两式计算:
各个烟团对某个关心点t小时的浓度贡献,按下式计算:
式中n为需要跟踪的烟团数,可由下式确定:
式中,f为小于1的系数,可根据计算要求确定。
2、预测结果
本次环评主要选择液化气爆炸伴生的一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预测结果见表7.6-2。
表7.6-2 各稳定度下不同时刻CO浓度分布(mg/m3)
|
A-B |
D |
F |
|||
5min |
10min |
5min |
10min |
5min |
10min |
|
0 |
0 |
0 |
0 |
0 |
0 |
0 |
100 |
10.2887 |
10.2887 |
28.2318 |
28.2318 |
42.7388 |
42.7388 |
200 |
3.7706 |
3.7706 |
13.4462 |
13.4462 |
25.1213 |
25.1213 |
300 |
1.9462 |
1.9462 |
8.3916 |
8.3916 |
18.5499 |
18.5499 |
400 |
0.5753 |
0.5753 |
5.7875 |
5.7875 |
13.9454 |
13.9454 |
500 |
0.3702 |
0.3702 |
4.2612 |
4.2612 |
10.9108 |
10.9108 |
600 |
0.0606 |
0.0607 |
3.2846 |
3.2846 |
8.8042 |
8.8042 |
700 |
0.0414 |
0.0419 |
2.619 |
2.6191 |
7.2779 |
7.2779 |
800 |
0.0282 |
0.0304 |
2.1307 |
2.1435 |
6.1259 |
6.1337 |
900 |
0.0183 |
0.0229 |
1.5894 |
1.7909 |
4.2679 |
5.2515 |
1000 |
0.0111 |
0.0177 |
0.8577 |
1.5216 |
0.9154 |
4.5557 |
1100 |
0.0065 |
0.0141 |
0.3119 |
1.3165 |
0.0469 |
4.0779 |
1200 |
0.0037 |
0.0114 |
0.0828 |
1.1511 |
0.0009 |
3.6799 |
1300 |
0.0021 |
0.0094 |
0.0179 |
1.0163 |
0 |
3.3441 |
1400 |
0.0011 |
0.0078 |
0.0035 |
0.905 |
0 |
3.0574 |
1500 |
0.0006 |
0.0065 |
0.0006 |
0.8116 |
0 |
2.8102 |
1600 |
0.0004 |
0.0054 |
0.0001 |
0.7294 |
0 |
2.5921 |
1700 |
0.0002 |
0.0044 |
0 |
0.6447 |
0 |
2.3293 |
1800 |
0.0001 |
0.0035 |
0 |
0.539 |
0 |
1.7612 |
1900 |
0.0001 |
0.0027 |
0 |
0.4087 |
0 |
0.9121 |
2000 |
0 |
0.0021 |
0 |
0.2746 |
0 |
0.2973 |
2100 |
0 |
0.0016 |
0 |
0.1639 |
0 |
0.063 |
2200 |
0 |
0.0012 |
0 |
0.0876 |
0 |
0.0093 |
2300 |
0 |
0.0009 |
0 |
0.0426 |
0 |
0.001 |
2400 |
0 |
0.0006 |
0 |
0.0192 |
0 |
0.0001 |
2500 |
0 |
0.0005 |
0 |
0.0082 |
0 |
0 |
最大浓度(mg/m3) |
39.8182 |
39.8182 |
117.3611 |
117.3611 |
206.6323 |
206.6323 |
距离(m) |
31.3 |
31.3 |
32.7 |
32.7 |
31 |
31 |
3、次生伴生后果评价
本次预测结果整理见表7.6-3。
表7.6-3 风险源影响半径一览表
编号 |
名称 |
污染 因子 |
稳定度 |
超过LC50 范围(m) |
超过短时间允许浓度标准范围(m) |
超过环境质量标准范围(m) |
1 |
液化气爆炸 |
CO |
A-B |
/ |
39.4 |
102.2 |
D |
/ |
75.2 |
259.7 |
|||
F |
/ |
163.1 |
539.1 |
经预测,CO在有风条件F稳定度条件下落地浓度最大,最大地面浓度206.6323mg/m3,位于下风向31m处;各稳定度下无LC50超标范围;在A-B、D、F稳定度下超过环境质量标准(10mg/m3)的范围分别为102.2m、259.7m、539.1m,在此范围内有南侧300米的居民点1、南侧480米的奚家宅、西侧520米的中燕村、西侧465米的陈家湾。
因此,事故状态下,液化气爆炸产生的CO对项目下风向居民的正常生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公司要做好安全可靠的风险防范措施,以防泄露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建设单位在发生爆炸事故时,将所有废水废液妥善收集,引入事故池暂存,待事故结束后,对事故池内废水进行检测分析,根据水质情况拟定相应处理、处置措施,可有效防止污染物最终进入水体。
一旦发生污染物泄漏燃烧事故,立即启动相应水泵,打开雨污转换阀,将雨水沟废水排入事故池内,待后续妥善处理。
综上所述,本项目污染物在采取了相应的应急措施后,可有效防止其扩散到周围水体,并可以得到妥善处置。
针对液化气钢瓶液化气爆炸进行风险值计算,对危害值的计算采用简化分析方法,爆炸的危害范围主要为厂区内,因此爆炸的危害值以致死半径内的工作人数计算。
最大可信事故对环境所造成的风险R按下式下式计算,即:
最大可信事故概率为1.2×10-6,在此范围内,主要影响是主要是人员在2-3人左右,因此本项目建成后全厂最大可信事故风险值为3.6×10-6。
为了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价,各行业事故风险水平可分为最大可接受水平和可忽略水平。最大可接受水平是不可接受风险的下限。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在10-5~10-6/a范围内,可忽略水平约在10-7~10-8/a范围。在工业和其它活动中,各种风险水平及其可接受程度列于表7.6-4。
表7.6-4 各种风险水平及其可接受程度
序号 |
风险水平(a-1) |
危险性 |
可接受程度 |
1 |
10-3数量级 |
操作危险性特别高,相当于人自然死亡率 |
不可接受,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改进 |
2 |
10-4数量级 |
操作危险性中等 |
应采取改进措施 |
3 |
10-5数量级 |
与游泳事故和煤气中毒事故属同一量级 |
人们对此关心,愿意采取措施预防 |
4 |
10-6数量级 |
相当于地震和天灾的风险 |
人们并不担心这类事故发生 |
5 |
10-7~10-8数量级 |
相当于陨石坠落伤人 |
没有人愿为此事投资加以预防 |
因此本项目建成后全厂的风险值为3.6×10-6(死亡/年),属于可接受水平。
建设项目应组建安全环保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通过技能培训,承担该公司运行中的环保安全工作。
安全环保机构将根据相关的环境管理要求,结合太仓市具体情况,制定公司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的生产操作规则和完善的事故应急计划及相应的应急处理手段和设施,同时加强安全教育,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1)总图布置
厂区总平面布置方面严格执行相关规范要求,所有建、构筑物之间或与其它场所之间留有足够的防火间距;并且按功能划分厂区,包括原料区、生产区、产品贮存区、污染控制区等。
厂区道路实行人、货流分开(划分人行区域和车辆行驶区域、不重叠),划出专用车辆行驶路线、限速标志等并严格执行;在厂区总平面布置中配套建设应急救援设施、救援通道、应急疏散避难所等防护设施。按《安全标志》规定在装置区设置有关的安全标志。
(2)建筑安全防范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车间消防耐火等级为二级,生产车间的火灾危险性为丁类,凡禁火区均设置明显标志牌。安全出口及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要求。
(3)消防水是独立的稳高压消防水管网,消防水管道沿装置及辅助生产设施周围布置,在管道上按照规范要求配置消火栓。
(4)火灾报警系统:全厂采用电话报警,报警至消防局。根据需要设置报警装置。火灾报警信号报至中心控制室,再由中心控制室报至消防局。
(1)储藏及运输时要远离热源、火源,要避免阳光直射,环境温度应低于35℃,存放于干燥、通风处。包装一经打开,应立即使用,剩余物料应包装严密,以备下次使用。
(2)使用涂料时,操作者应穿工作服、戴手套和防尘面具。要避免涂料与人体的直接接触。如不甚接触涂料可用肥皂和水清洗皮肤。
(3)应选择通风良好的位置,以确保所有分解出的小分子物质能够顺利排到户外,减少对操作者的伤害。操作时应避免形成灰尘,减少对操作者的刺激及形成爆炸混合物。
(4)如误吸入或食用粉末涂料,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将其带到空气流通处,立即送往医院。粉末涂料入眼,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用清水冲洗,并立即送往医院。
粉体粒子碰撞产生静电粉体粒子在管子内高速流动时会与管壁碰撞产生非常高的静电,在本项目输送、传输中时亦很容易产生静电,粉末涂料在制造过程中的输送会产生静电。为防止静电累积及发生事故,应做到:
(1)改善易燃及易爆环境:只要没有易燃及易爆之环境,即使发生静电放电现象,其危害也不会太大。对于本项目物料输送系统、筛分设备,应考虑采取接地、使用除电剂、加湿、使用不致成为发火源的除电装置或其他去除静电装置,以消除静电的影响。
(2)粉末涂料为可燃物质,粒径在350μm以下,其中大部分是75μm以下,处于这个范围的有机粉尘具有燃烧爆炸的可能性,以环氧树脂为例,它的着火温度是530℃,最小点火能量是0.35mJ,因此树脂、颜料、填料必须设置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房必须防渗、防漏、防雨。
(3)粉末涂料存储区严禁火源进入。
(4)采用防爆型电气、电讯设施和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5)仓库应配备干粉灭火器、黄土、惰性吸附剂等材料,防止发生事故时能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理。在厂内搬运应以四轮手推车为主,成品或半成品应盛于木质、竹质或塑胶盘中,搬运时轻举轻放,不得推拉避免摩擦。对于厂内工作场所应严格区分为管理区、库储区与作业区。
(1)加强行政管理、优化工艺和设备、严格操作、加强平时的安全教育和科学的应急措施演练等方面入手预防发生泄漏。一旦发生泄漏,要积极应对,采取合理的措施,科学有效的制止泄漏,防止发生爆炸。不可盲目处置防止事故扩大。如果发生泄漏起火事故,应采取用水降温的方法冷却受火焰烧烤的储罐避免发生蒸汽爆炸,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2)储存设备要严密不漏,为此要求按规定制造,并做技术检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注意防漏除漏。储存设备要安装必要的安全装置,要建立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其次,对设备材料的选择要适当,要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密封结构设计应合理,并尽量减少连接部位;焊缝质量要保证,输送管道尽量采用无缝钢管。储存设备不得靠近热源,严禁用明火检漏,可用肥皂水检漏。储存场所要通风良好,不可把储存设备设在地下室。设在室外应采取遮阳防晒措施。储存场所严禁生产操作中应注意防止出现操作失误、错误操作、违章操作;加强业务培训和职业使用明火和非防爆的电气设备。再次,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责任感和消防安全意识,减少人为造成的事故发生。
(3)应在液化气储存区安装可燃气体泄漏警报装置,并设置禁止明火警示牌。
(1)建设单位应设立专用库区,使其符合储存危险化学品的相关条件(如防晒、防潮、通风、防雷、防静电等)。实施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危险化学原料应计划采购,分期分批入库,贮存的危险原料应按性质分别存放,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2)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运输车辆应定期检查,保证运营状况良好。
(3)危险化学品使用及运输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
(4)危险品仓库内应配备沙土、干燥石灰等防范材料,用于泄漏时的应急处置,处置后各材料最终作为危险废物处理。
发生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①废气处理系统在出现故障、设备开车、停车检修时,未经处理的废气排入大气环境中;
②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老化、腐蚀、失误操作等原因造成车间废气浓度超标;
③厂内突然停电,废气处理系统停止工作,致使废气不能得到及时处理而造成事故排放;
④对废气治理措施疏于管理,使废气治理措施处理效率降低造成废气浓度超标;
⑤管理人员的疏忽和失职。
为杜绝事故性废气排放,建议采用以下措施来确保废气达标排放;
①平时加强废气处理设施的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处理设备的隐患,并及时进行维修,确保废气处理系统正常运行;
②建立健全的环保机构,配置必要的监测仪器,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对废气处理实行全过程跟踪控制;
③项目应设有备用电源和备用处理设备,以备停电或设备出现故障时保障废气全部抽入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以达标排放;
④建设项目对废气治理措施应设置备用的废气治理措施,在常用处理设施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可采用备用处理设施进行处理,防止因此而造成废气的事故性排放。
(1)设立事故池
参考《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应急事故水池应考虑多种因素确定。
应急事故废水最大量的确定采用公式法计算,具体算法如下:
V总=(V1+V2+V3)max-V4-V5
V1——最大一个容量的设备或贮罐。本项目取0。
V2——在装置区或贮罐区一旦发生火灾、爆炸时的消防用水量,包括扑灭火灾所需用水量和保护临近设备或贮罐(最少三个)的喷淋水量。
发生事故时的消防水量(m3):
Q消——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同时使用的消防设施给水流量,m3/h;(事故消防用水量为35L/s计)
t消——消防设施对应的设计消防历时,h;(火灾持续时间为2h)
因此,发生火灾消防废水量为:35L/s×2h=252m3。
V3——当地的最大降雨量。事故时只考虑装置区或罐区单独的能进入事故排水系统的最大降雨量,不作同时汇水考虑,如果车间发生火灾或泄漏事故,按照某车间最大面积,本项目液化气储存区占地面积约600m2。假设液化气储存区初期雨水也进入事故池,参考《市政府关于公布无锡市暴雨强度公式的通知》(锡政发[2014]119号),无锡地区暴雨强度公式:
T—重现期(年),本次重现期取2年。
t—降雨历时(min),本次取120min。
计算得到雨水流量i=0.529mm/min,按照2h计算,本项目液化气储存区占地面积约600m2,即约38m3的降雨量。
V4——装置或罐区围堤内净空容量。本次取0。
V5——事故废水管道容量。本项目取0m3。
通过以上基础数据可计算得本项目的事故池容积约为:
V总=(V1+V2+V3)max-V4-V5=(0+252+38)-0-0=290m3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全厂应急事故废水最大量为290m3。因此,全厂应设置290m3的应急事故池1座,才能够满足事故应急的要求。
建设项目厂区严格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排水系统,并在雨水排口设置可控阀门和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严禁污水混入雨水管网。
(2)加强管理制定应急措施
制订风险事故的应急措施,明确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抢险操作制度。
加强隔油池及管道、泵房等的日常巡视与管理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设废水事故排放池,当隔油池发生故障,导致废水不能处理时,废水应排入事故池内,待故障排除后再重新进行处理,处理达标后方可外排。一旦发生废水事故性排放,应立即停止排水,并立即组织抢修。如短期内无法修复废水处理设施,应进行停产检修。
全厂各种固废分类收集,盛放,临时存放室内固定场所,不被雨淋、风吹、专车运送,所有固废都得到合适的处置或综合利用,危险固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废金属边角料、废粉末涂料、废滤芯、不合格品外卖处理,废焊渣和职工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废切削液(HW09)、废液压油、废油(HW08)委托太仓市柯林固废处置有限公司处置,脱脂残渣(HW17)、废活性炭(HW42)委托有资质处置,固废实现“零排放”是有保证的,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为避免危废对环境的危害,建议采用以下措施:
(1)在收集过程中要根据各种危险废物的性质进行分类、分别收集和临时贮存。
(2)厂内应设置专门的废物贮存室,以便贮存不能及时送出处理的固废,避免在露天堆放中产生的泄漏、渗透、蒸发、雨水淋溶以及大风吹扬等产生二次污染;各种危险废物要有单独的贮存室、贮存罐,并贴上标签。
(3)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不同的危险废物要单独运输,固废的包装容器要注意密闭,以免在运输途中发生危险废物的泄漏,从而产生二次污染。
液化气是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其安全措施与事故应急处置原则如下表:
表7.7-1 液化气安全措施与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特别警示 |
极易燃气体 |
理化性质 |
由石油加工过程中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主要组分为丙烷,并含有少量丁烷、丙烯、丁烯和微量硫化氢等杂质。不溶于水。熔点-160~-107℃,沸点-12~4℃,闪点-80~-60℃,相对密度(水=1)0.5~0.6,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5~2.0,爆炸极限5%~33%(体积比),自燃温度426~537℃。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民用燃料、发动机燃料、制氢原料、加热炉燃料以及打火机的气体燃料等,也可用作石油化工的原料。 |
危害信息 |
【燃烧和爆炸危险性】 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或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点火源会着火回燃。 【活性反应】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健康危害】 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液化气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咳嗽、食欲减退、乏力、失眠等;重者失去知觉、小便失禁、呼吸变浅变慢。 职业接触限值: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1000;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mg/m3):1500。 |
安全措施 |
【一般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密闭操作,避免泄漏,工作场所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生产、储存、使用液化石油气的车间及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场所浓度超标时,建议操作人员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可能接触液体时,应防止冻伤。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设置整流装置与压力机、动力电源、管线压力、通风设施或相应的吸收装置的联锁装置。储罐等设置紧急切断装置。 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禁止使用电磁起重机和用链绳捆扎、或将瓶阀作为吊运着力点。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特殊要求】 【操作安全】 (1)充装液化石油气钢瓶,必须在充装站内按工艺流程进行。禁止槽车、贮灌、或大瓶向小瓶直接充装液化气。禁止漏气、超重等不合格的钢瓶运出充装站。 (2)用户使用装有液化石油气钢瓶时:不准擅自更改钢瓶的颜色和标记;不准把钢瓶放在曝日下、卧室和办公室内及靠近热源的地方;不准用明火、蒸气、热水等热源对钢瓶加热或用明火检漏;不准倒卧或横卧使用钢瓶;不准摔碰、滚动液化气钢瓶;不准钢瓶之间互充液化气;不准自行处理液化气残液。 (3)液化石油气的储罐在首次投入使用前,要求罐内含氧量小于3%。首次灌装液化石油气时,应先开启气相阀门待两罐压力平衡后,进行缓慢灌装。 (4)液化石油气槽车装卸作业时,凡有以下情况之一时,槽车应立即停止装卸作业,并妥善处理: ——附近发生火灾; ——检测出液化气体泄漏; ——液压异常; ——其他不安全因素。 (5)充装时,使用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严防超装。 【储存安全】 (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 (2)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照明线路、开关及灯具应符合防爆规范,地面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材料或防静电胶垫,管道法兰之间应用导电跨接。压力表必须有技术监督部门有效的检定合格证。储罐站必须加强安全管理。站内严禁烟火。进站人员不得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和穿带钉鞋。入站机动车辆排气管出口应有消火装置,车速不得超过5km/h。液化石油气供应单位和供气站点应设有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专用钢瓶库;建立液化石油气实瓶入库验收制度,不合格的钢瓶不得入库;空瓶和实瓶应分开放置,并应设置明显标志。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3)液化石油气储罐、槽车和钢瓶应定期检验。 (4)注意防雷、防静电,厂(车间)内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的规定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 【运输安全】 (1)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 (2)槽车运输时要用专用槽车。槽车安装的阻火器(火星熄灭器)必须完好。槽车和运输卡车要有导静电拖线;槽车上要备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防爆工具。 (3)车辆运输钢瓶时,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不准同车混装有抵触性质的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车。运输途中远离火种,不准在有明火地点或人多地段停车,停车时要有人看管。发生泄漏或火灾要开到安全地方进行灭火或堵漏。 (4)输送液化石油气的管道不应靠近热源敷设;管道采用地上敷设时,应在人员活动较多和易遭车辆、外来物撞击的地段,采取保护措施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液化石油气管道架空敷设时,管道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的支架或栈桥上。在已敷设的液化石油气管道下面,不得修建与液化石油气管道无关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液化石油气管道外壁颜色、标志应执行《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 7231)的规定。 |
应急处置原则 |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立即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 皮肤接触:如果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的温水中复温。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包扎。如有不适感,就医。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雾状水。 【泄漏应急处置】 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静风泄漏时,液化石油气沉在底部并向低洼处流动,无关人员应向高处撤离。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防寒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 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100m。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800m。 |
(1)厂内设施、设备、照明装置、导线以及工具应均为防暴类型。
(2)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贯彻落实。
(3)加强管道、阀门等的日常维护,杜绝发生漏气现象。安排专人对液化气用气情况进行巡查,以便及时发现隐患,防患于未然。
(4)加强用气安全的宣传教育。
(1)建设单位应建立一个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由生产、环保、安全、消防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高效率的应急事故处理机构,一旦事故发生,该机构能够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及危害迅速作出评估,按照拟定的事故应急方案指挥,协调事故的处理,对事故发展进行跟踪。
(2)针对可能发生的运输事故、泄漏事故、火灾事故制定具体的应急处理方案,使各部门在事故发生后都能有步骤、有次序的采取各项应急措施。
(3)建立一支装备先进、训练有素的抢险队伍,并定期组织演练,一旦发生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应急抢险工作。
(4)配备足够的应急所需的处理设备和材料,如报警装置,个人防护用品以及堵漏器材等。
(5)一旦发生运输事故,应立即采取防范措施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根据情况必要时,在一定范围内实行交通管制,并向事故发生地有关部门报告并紧急求援。
(6)一旦发生火灾,立即进行灭火,并设法降低其它容器物料温度。防止更大火灾发生。
为了在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时,能够及时、有序、高效地实施抢险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工作秩序,建设项目在项目建成投产前必须制订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该预案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贮存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厂级不可控泄漏的应急救援和处理。
企业在建设期间即应组建“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在企业应急指挥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编为应急监察组、应急抢险组、应急保障组及医疗救护组四个行动小组,详见组织机构如图7.7-2所示。
应急抢险组 |
应急保障组 |
医疗救护组 |
政府管理部门 |
应急指挥组 |
应急监察组 |
图7.7-2 事故应急救援队伍
按照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三级:
(1)一级预警
一级预警为设备、设施严重故障,可能发生火灾爆炸和大面积泄漏事故,并且企业本身的能力可能无法控制,事故将对企业附近水域或周边社区、企业造成影响;以及有可靠的证据证明可能发生恐怖袭击,产生环境污染的事件。
(2)二级预警
二级预警为收集到的信息表明可能发生火灾或泄漏,但本企业的应急能力可以将事故影响控制在厂界范围内,不对周边水域和企业、社区产生影响的事故;以及获悉恐怖袭击事件可能发生的信息时。
(3)三级预警
①现场发现存在泄漏或火灾迹象将会导致泄漏、火灾爆炸等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但是本企业有能力将事故的影响控制在车间(装置)范围内;
②可燃气体检测系统发出警报;
③遇雷雨、强台风、极端高温、汛涝等恶劣气候;
④接到恐怖袭击恐吓电话或政府发书面预防恐怖袭击通知时;
⑤其他异常现象。
在确认进入预警状态之后,根据预警相应级别环境应急小组按照相关程序采取以下行动:
(1)立即启动相应事件的应急预案。
(2)按照环境污染事故发布预警的等级,向全厂以及附近居民发布预警等级。
一级预警:现场人员报告值班干部,值班干部核实情况后立即报告公司,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依据现场情况立即报告相关机构协助应急救援。若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严重,应当及时向市政府部门报告,由市领导决定后发布预警等级。
二级预警:现场人员或值班干部向本企业安全或环保部门报告,由安全或环保部门负责上报事故情况,公司应急指挥小组宣布启动预案;同时向太仓市环境保护局报告。
三级预警:现场人员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和值班干部并通知安全或环保部门,部门负责人或值班干部视现场情况组织现场处置,安全或环保部门视情况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处置,落实巡查、监控措施;如隐患未消除,应通知相关应急部门、人员作好应急准备。遇非工作日时,通知值班干部,并及时报告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和有关人员。
(3)根据预警级别准备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4)指令各应急专业队伍进入应急状态,环境监测人员立即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5)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6)调集应急处置所需物资和设备,做好其他应急保障工作。
根据所发事故的大小,确定相应的预案级别及分级响应程序。
(1)车间可控事故应急相应程序
①车间负责人接到报警后,根据时间发生地点首先通知应急指挥组人员5分钟内达到现场负责应急工作,完成人员、车辆及装备调度。必要时,应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
②应急监察组在10分钟之内到达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取证,保护现场,查找污染源,并对事故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影响的范围和程度等基本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分析,形成初步意见,及时反馈应急指挥部。由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领导各应急小组展开工作;
③在污染事故现场处置妥当后,根据事故影响大小,经公司应急指挥部研究确定后,向太仓港港口开发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组报告处理结果。现场应急工作结束。
(2)厂区可控事故应急响应程序
①门卫室接到报警后,根据事件发生地点首先通知应急指挥组人员5分钟内到达现场负责现场应急工作,完成人员、车辆及装备调度。同时,应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
②应急监察组在10分钟之内到达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取证,保护现场,查找污染源,并对事故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影响的范围和程度等基本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分析,形成初步意见,及时反馈应急指挥部。由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领导各应急小组展开工作;
③在污染事故现场处置妥当后,经公司应急指挥部研究确定后,向太仓港港口开发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组报告处理结果。现场应急工作结束。
(3)出厂界事故应急响应程序
①公司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报警后,立即通知各应急小组5分钟内到达各自岗位,完成人员、车辆及装备调度。同时,应向太仓港港口开发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组报告;
②应急监察组在10分钟之内到达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取证,保护现场,查找污染源,并对事故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影响的范围和程度等基本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分析,形成初步意见,及时反馈应急指挥部;
③由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领导各应急小组展开工作,同时向太仓市人民政府、太仓港港口开发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组请求支援;
④太仓港港口开发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组各应急行动小组迅速到达事故现场,成立现场应急处理指挥部,公司内应急指挥部移交事故现场指挥权,制定现场救援具体方案;各应急行动小组在现场指挥部的领导下,按照应急预案中各自的职责和现场救援具体方案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公司内的应急小组应听从现场指挥部的领导。
⑤污染事故基本控制稳定后,现场应急指挥部将根据专家意见,迅速调集后援力量展开事故处置工作。以上各步程序按照现场实际情况可交叉进行或同时进行。
当污染事故有进一步扩大、发展趋势,或因事故衍生问题造成重大社会不稳定事态,现场应急指挥部将根据事态发展,及时调整应急响应级别,并发布预警信息,同时可向太仓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请求援助。
整个厂区的公用工程、行政管理及生产设施人员全部由公司统一配置。
A.救援队伍:公司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都负有事故应急救援责任,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义务消防人员是公司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务是担负公司各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及处置。
B.消防设施:根据企业及设计规范要求,厂区内设置独立的消防给水和消防基础设施。
C.应急通信:整个厂区的电信电缆线路包括扩音对讲电话线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线路,各系统的电缆均各自独立,自成系统。整个厂区的报警系统采用消防报警系统、手动报警和电话报警系统相结合方式。
D.道路交通:厂区道路交通方便。
E.照明:整个厂区的照明依照《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设计。在防爆区内选用隔爆型照明灯,正常环境采用普通灯。
F.救援设备、物质及药品:厂区内配备所需的个体防护设备,便于紧急情况下使用,在易发生事故的必要位置设置洗眼器及相应的药品。
G.保障制度:整个厂区建立应急救援设备、物资维护和检修制度,由专人负责设备或物质的维护、定期检查与更新。
(2)外部保障
A.单位互助体系:建设单位和周边企业须建立良好的应急互助关系,在重大事故发生后,能够相互支援。
B.公共援助力量:项目还可以联系太仓市公共消防队、医院、公安、交通、安监局以及各相关职能部门,请求救援力量、设备的支持。
C.应急救援信息咨询:
a、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 联系电话:0512-53102340
b、太仓市消防大队 联系电话: 0510-85213799
c、太仓市急救中心:120
(1)突发事故的报告时限和程序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废气处理装置效率降低、危险品泄漏事故,岗位操作人员立即向班长和值班长及公司值班人员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当处理无效,危害有扩大趋势时,须立即向公司安全人员报警。当发生Ⅰ级事故,岗位操作人员须立即向公司安全人员报警,公司安全人员接到报警后,下达按应急救援预案处置的指令,立即通知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到场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各专业组按各自职责开展救援工作。
当发生重大事故,指挥部成员应向安检、公安、环保、消防、卫生等上级领导机关报告事故情况。
(2)突发事故的报告方式与内容
突发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
①初报从发现事件后起1小时内上报。初报可用电话或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受害等初步情况。
②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续报可通过电话、网络或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③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
报告应采用适当方式,避免在当地群众中造成不利影响。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按照相关规定程序执行。
(3)特殊情况的信息处理
如果环境污染事故的影响范围涉及到本项目区域外时,必须立即形成信息报告连同预警信息报市政府。如果污染事故涉及到外事工作,指挥部将迅速通报市政府,按照政府有关规定处理。
(4)联络方式
应急状态下的报警通讯联络方式主要采取电话通讯,主要联系电话有:
① 太仓市消防大队联系电话:0512-85213799
② 太仓市环保局联系电话: 0512-53527044、12369(直拨)。
(1)监测的方式、方法
环保监测人员到达现场后,查明泄漏物质浓度和扩散情况,根据当时风向、风速、判断扩散和方向、速度,并对泄漏气体下风向扩散区域进行监测,监测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必要时根据指挥部决定通知气体扩散区域内员工撤离或指挥采取建议优先的保护措施。
建设项目应急监测具体见表7.7-1。
表7.7-1 建设项目应急监测一览表
监测类别 |
监测点位 |
监测因子 |
监测时间及频次 |
大气环境 |
项目所在地和项目所在地下风向500m、1000m、1500m处布点 |
爆炸事故:CO、颗粒物 |
按照事故持续时间决定监测时间,根据事故严重性决定监测频次。一般情况下每小时监测1次,随事故控制减弱,适当减少监测频次 |
其他事故: VOCs、颗粒物 |
|||
水环境 |
厂区污水排放口、雨水排放口 |
pH、COD、SS、氨氮、总氮、总磷、石油类、LAS |
按照事故持续时间决定监测时间,根据事故严重性决定监测频次。一般情况下每小时取样一次,随事故控制减弱,适当减少监测频次 |
(2)抢险救援方式、方法
抢险抢修队到达现场后,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抢修指令,迅速进行抢修设备,控制事故,以及防止事故扩大。
医疗救护队到达现场后,与消防车队配合,立即救护伤员和中毒人员,对中毒人员应根据中毒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对伤员进行医疗处置,或输氧急救,重伤员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治安队到达现场后,迅速组织救援伤员撤离,组织保安人员在事故现场周围设岗划分禁区,或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禁区。
消防队接到警报后,应迅速赶往事故现场,根据当时风向,消防车应停留上风方向,或停在禁区外,消防人员佩戴好防护器具,进入禁区,查明有无中毒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将中毒者脱离现场,协助事故发生部门迅速切断事故源和排除现场的易燃易爆物品。
(3)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
发生事故的部门迅速查明事故发生源点,泄漏部位和原因,凡能切断泄漏源或者倒灌处理措施而能消除事故的,则以自救为主。如泄漏的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应向指挥部报告并提出堵漏或抢修的具体措施。
指挥部成员到达现场后,根据事故状况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专业队立即开展抢救抢险。如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救援。如易燃易爆气体大量泄漏,则由治安队命令在发生事故的部门和一定区域内停止一切作业,所有电器设备和照明保持原来状态,机动车辆撤离或就地熄火停驶。
生产部、保安部到达现场以后,会同发生事故的部门在查明液体泄漏部位和范围以后,视能否控制,作出局部或全部停车的决定,若需紧急停车,则按紧急停车的程序迅速决定。
抢险抢修队到达现场后,应根据不同的泄漏部位,采取相应的堵漏措施,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以最快的速度堵漏排险,减少泄漏,消除危险源。
(4)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
如果发生重大泄漏事故,指挥部成员通知自己所在部门,按专业对口迅速向主管部门和公安、安监、消防、环保、卫生等上级领导机关报告事故情况。由指挥部下达紧急安全疏散命令。
(1)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方式、方法
发生重大泄漏事故时,由指挥部实施紧急疏散、撤离计划。事故区域所有员工必须执行紧急疏散、撤离命令。指挥部治安组应立即到达事故现场,设立警戒区域,指导警戒区的员工有序的离开。警戒区域内的各班班长应清点撤离人员,检查确认区域内无任何滞留后,向治安组汇报撤离人数,进行最后撤离。岗位工接到紧急撤离命令后,应对生产运转装置进行紧急停车,并对物料进行安全处置后,到指定地点进行集合。
员工在撤离过程中,应配带好岗位上所必备的防毒面具,在无防毒面具的情况下,不能剧烈跑步和碰撞容易产生火花的铁器或石块,应憋住呼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部位,缓缓朝逆风方向或指定的集中地点走去。
疏散集中点由指挥部根据当时气象条件决定,总的原则是撤离安全点处于当时的上风向。
(2)周边事故影响区的单位、社区及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
通讯治安组负责向周边事故影响区的单位、社区通报事故情况及影响,说明疏散的有关事项及方向;本单位非事故现场的人员应根据预案演练时的要求有序疏散,并做好互救工作;发生重大事故时,可能危及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安全时,指挥部应与政府有关部门联系,配合政府引导人员迅速疏散到安全的地方。
(3)人员在撤离前后的报告
事故抢救完毕,抢救人员在撤离前,应向总指挥报告完成抢救的情况,取得同意后撤离;抢救人员在撤离后,还应向总指挥报告所处位置,请示新工作。
(1)事故救援工作结束的确定
当抢险抢修队对泄漏的设备、装置抢修结束,泄漏得到有效控制后,应立即向指挥部报告,经总指挥在现场检查确认,根据对泄漏区域内空气污染物的浓度下降的检测数据,再确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结束。
(2)事故危险的解除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由指挥部通知公司相关部门,事故危险已解除。
涉及周边社区及人员疏散的,由指挥部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后,由上级有关部门确认后,宣布解除危险。
(1)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
对应急救援各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由公司保安部门每半年组织一次。
培训内容:
1)了解、掌握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
2)熟悉使用各类防护器具;
3)如何开展事故抢救、救援及事故处置;
4)事故现场自我防护及监护措施。
(2)员工应急响应培训
员工应急响应培训,由公司、部门结合每年组织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一并进行。
培训内容:
1)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2)防火、防爆、防毒的基本知识;
3)生产过程中异常情况的排除、处理方法;
4)事故发生后如何开展自救和互救;
5)事故发生后的撤离和疏散方法。
(3)演练计划
1)组织指挥演练
由指挥部的领导和各专业队负责人分别按应急救援与按要求,以组织指挥的形势组织实施应急救援任务的演练。
2)单项演练
由专业队各自开展的应急救援任务中的单项科目的演练。
3)综合演练
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按应急救援要求开展的全面演练。
演练内容:
①装置、设备泄漏的应急处置抢险;
②通信及警报信号的联络;
③急救及医疗;
④消毒及洗消处理;
⑤防护指导,包括专业人员的个人防护及员工的自我防护;
⑥各种标志、设置警戒范围及人员控制;
⑦厂内交通控制及管理;
⑧泄漏污染区域内人员的疏散撤离及人员清查;
⑨向上级报告情况及向友邻单位通报情况、事故的善后工作。
演练范围与频次:
①组织指挥演练由指挥领导小组副组长每半年组织一次;
②单项演练由保安部每季组织一次;
③综合演练由指挥领导小组组长每年组织一次。
对工厂邻近地区开展公众教育、培训和发布有关信息,让公众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生事故,附近的群众能以最快的速度撤离出危险区域。
对社区或周边人员应急响应知识的宣传由公司宣传部门以发放宣传品形式,每年进行一次。
1)应急组织机构、人员的衔接
当发生风险事故时,项目应急监察小组应及时承担起与当地区域或各职能管理部门的应急指挥机构的联系工作,及时将事故发生情况及最新进展向有关部门汇报,并将上级指挥机构的命令及时向建设项目应急指挥小组汇报;编制环境污染事故报告,并将报告向上级部门汇报。
2)预案分级响应的衔接
(1)一般污染事故:在污染事故现场处置妥当后,经应急指挥小组研究确定后,向当地环保部门和园区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报告处理结果。
(2)较大或严重污染事故:应急指挥小组在接到事故报警后,及时向开发区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太仓市应急处理指挥部报告,并请求支援;开发区应急处理指挥部进行紧急动员,适时启动区域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迅速调集救援力量,指挥各开发区成员单位、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应急预案组成各个应急行动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和现场救援具体方案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厂内应急小组听从开发区现场指挥部的领导。现场指挥部同时将有关进展情况向太仓市应急处理指挥部汇报;污染事故基本控制稳定后,现场应急指挥部将根据专家意见,迅速调集后援力量展开事故处置工作。现场应急处理结束。当污染事故有进一步扩大、发展趋势,或因事故衍生问题造成重大社会不稳定事态,现场应急指挥部将根据事态发展,及时调整应急响应级别,发布预警信息,同时向太仓市应急处理指挥部和苏州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请求援助。
1)污染治理措施的衔接
当风险事故废水超过建设项目能够处理范围后,应及时向开发区相关单位请求援助,帮助收集事故废水,以免风险事故发生扩大。
2)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的衔接
厂内消防站、消防车辆与开发区消防站配套建设;厂内采用电话报警,火灾报警信号报送至厂内消防站,必要时报送至开发区消防站。
为全面落实《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的要求,结合同类企业的先进经验,为消除环境风险隐患,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及次生事故的发生,建设项目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置措施投资,具体情况见表7.8-1。
表7.8-1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投资情况表
序号 |
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置措施 |
投资(万元) |
计划完成日期 |
1 |
设置消防栓,消防水泵等 |
2 |
与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 |
2 |
设置药品、设施、过滤式防毒面具等防护设施 |
2 |
|
3 |
雨水口、污水口应急监测 |
2 |
|
4 |
根据方案多方位分类别培训 |
1 |
|
5 |
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
1 |
|
6 |
根据项目风险类型增加针对性可燃气体报警装置 |
2 |
|
7 |
应急事故池 |
10 |
|
|
总计 |
20 |
通过风险防范措施的设立和应急预案的建立,可以较为有效的最大限度防止风险事故的发生和有效处置,结合企业在运营期间不断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车间发生的环境风险可以控制在较低的水平,风险发生概率及危害将低于国内同类企业水平,项目的事故风险值处于可接受水平。
建设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为激光切割粉尘(G1)、焊接过程产生的焊接废气(G2)、水洗后烘干废气(G3)及液化气燃烧废气(G4)、粉末喷涂过程产生的粉末喷涂废气(G5)、固化过程产生的固化废气(G6)和液化气燃烧废气(G7)。
(1)液化气燃烧废气
建设项目工件水洗后烘干烘道和粉末固化烘道均为液化气直接加热,液化气经点燃后风机将热风通过管道进行加热,燃烧废气中污染物产生量较小,最终液化气燃烧废气与烘干废气、固化废气一并进入同一根15m高的1#排气筒排放,因此本项目液化气燃烧废气治理措施可行。
(2)水洗后烘干废气
建设项目脱脂后进行三道水洗,水洗后进行烘干,烘干废气主要为水蒸汽,本环评不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3)粉末喷涂废气
建设项目设置1个喷粉室,类比同类企业,粉末利用效率可以达到85%以上,剩余15%的超细粉末经收集后由喷粉房自带的脉冲滤芯进行过滤,喷房两端敞开供工件进出,在喷涂过程中在喷漆房两端工件进出口设置围挡,减少粉尘逸散,粉尘的收集效率能达到98%以上,过滤效率可达90%,过滤后粉末经喷房顶部2#15m高排气筒排放。经核算有组织粉末喷涂颗粒物产生量为8.82t/a。涂装线工作班制为一班制,年作业时间2112h。风机风量分别为5000m3/h。
未被收集的2%的粉末约0.18t/a,通过车间通风的方式无组织排放与车间中。
(4)固化废气
建设项目所用粉末涂料主要成分为环氧树脂、户内聚酯树脂、助剂、填料、钛白粉、色料、金属粉(氧化铝),项目固化温度为200℃左右,其中环氧树脂、聚酯树脂均为热固性树脂,固化过程极少量会发生分解,钛白粉、助剂、填料等熔点均远远高于220℃,不会发生熔融,因此固化废气成分主要为金属粉氧化烟尘及少量VOCs。根据同类项目类比,烟尘产生量约为0.1t/a,VOCs产生量约为固化成分的2%,即0.6t/a,经风机收集后,进入二级活性炭处理,并通过15米高1#排气筒排放。固化炉密闭,风机风量为5000m3/h。经核算有组织金属氧化烟尘、VOCs产生量分别为0.1t/a、0.6t/a。
粉末固化炉 |
1#15m高 排气筒排放 |
天然气燃烧 |
管道抽风 (SO2、NOx、烟尘、VOCs) |
二级活性炭
|
2#15m高 排气筒排放
|
喷粉房 (1个) |
喷粉粉尘 |
未收集粉尘 |
无组织排放 |
喷粉房自带滤芯除尘器置(1套)
|
引风机
|
焊接烟尘
|
万向吸风罩
|
焊烟除尘装置
|
无组织排放 |
图8.1-1 建设项目废气系统的产污环节、收集系统、治理措施及排气筒流向图
建设项目对四种废气进行收集,分别为焊接烟尘、喷粉废气、固化废气及天然气燃烧废气。
(1)焊接烟尘收集系统
建设项目焊接过程产生的烟尘,经焊烟除尘器的万向吸风罩收集,焊烟除尘器风量约1600m3/h,收集效率为90%,去除效率为95%。焊接烟尘经万向吸风罩收集可行。
(2)喷粉废气
喷粉废气经喷枪对面的引风机引入喷粉房自带的脉冲滤芯进行过滤,在喷涂过程中在喷漆房两端工件进出口设置围挡,减少粉尘逸散,粉尘的收集效率能达到98%以上,过滤效率可达90%。喷粉废气经引风机收集进入脉冲滤芯除尘器可行。
(3)固化废气及天然气燃烧废气
建设项目固化工序在固化炉中进行,固化炉密闭,固化废气及液化气燃烧废气经管道密闭收集后进入二级活性炭处理,收集效率100%,二级活性炭对VOCs的去除效率为90%。管道密闭收集固化废气及天然气燃烧废气可行。
(1)脉冲滤芯除尘器
本项目粉末回收系统的工程结构参数和运行条件为:
外形尺寸:2440mm×1480mm×3650mm;
滤筒规格:φ350mm×φ240 mm×660mm;
单筒过滤面积:17.6m2/桶;
滤筒数量:8个;
设备自重:1500kg。
运行条件:避免有挤压,避免与有腐蚀性气体接触,除尘器的阻力控制在1400-1600Pa范围内,当超过此限定范围,由PLC脉冲自动控制器通过定阻或定时发出指令进行清灰。
本项目粉末回收系统的技术参数为:
粉末回收口:侧回收;
粉末回收方式:脉冲滤芯;
总回收风量:5000m3/h;
室内空载风量:0.7m/min;
脉冲控制仪:2套,6门/套;
建设项目设置1个喷粉室,根据同类项目类比,粉末喷涂利用效率可以达到85%以上,剩余15%的粉末经收集后由喷粉房自带的脉冲滤芯进行过滤,喷房两端敞开供工件进出,在喷涂过程中在喷漆房两端工件进出口设置围挡,减少粉尘逸散,粉尘的收集效率能达到98%以上,过滤效率可达90%,过滤后粉末经喷房顶部2#15m高排气口排放。经核算有组织粉末喷涂颗粒物排放量为0.882t/a,排放浓度为83.52mg/m3,排放速率为0.418kg/h,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排放,因此污染防治措施可行。
在建设项目运营过程中,必须切实使用废气处理装置,如发生处理效率降低,必须立即停止生产。
(2)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
活性炭吸附是一种常用的吸附方法,吸附法主要利用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的吸附剂,藉由物理性吸附(可逆反应)或化学性键结(不可逆反应)作用,将有机气体分子自废气中分离,以达成净化废气的目的。由于一般多采用物理性吸附,随操作时间之增加,吸附剂将逐渐趋于饱和现象,此时则须进行脱附再生或吸附剂更换工作。在有机废气处理过程中,活性炭常被用来吸附烷烃、烯烃、芳香烃、酮、醛、氯代烃、酯以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因此,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对VOCs的净化效率为90%。
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由2个单套活性炭吸附装置串联而成,单套废气处理装置主要由稳压箱(含除湿装置)、活性炭吸附装置、离心机以及排气筒组成,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活性炭型号:新化X-16型
比表面积:活性炭吸附比表面积为979m2/g;
堆积密度:≤500g/l;
孔体积:0.63m3/g;
结构形式:抽屉式
填充量:活性炭装置的填充量第一级、第二级均为0.05t;
更换频次及更换量:约每1个月更换一次,每次更换量为0.1t;
设计风量:5000m3/h;
净化效率:≥90%(二级活性炭吸附)。
随着活性炭的吸附过程,设备阻力随之缓慢增加,当活性炭饱和时,设备阻力达到最大值,此后的设备净化效率基本失去。为此,系统在设备进出风口处设置一套差压测量系统,对该装置进出口的废气压力差进行检测并显示,当压差值为1100Pa,以告知业主需对该设备的活性炭进行更换,更换期间厂区不进行生产。目前工程实践中均采用压差值控制活性炭更换,该方法观测方便、比较直观。
经处理后,1#排气筒VOCs排放速率为0.028kg/h,排放浓度分别为5.34mg/m3,排放速率及排放浓度均达到相应排放标准的要求,因此污染防治措施可行。
根据《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中“新、改、扩建项目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车间有机废气的收集效率应大于90%,安装废气回收/净化装置”和“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生产工序要在密闭空间或设备中实施,产生的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需进行净化处理,净化效率应不低于90%”。因此项目有机废气的产生浓度虽小于执行标准要求,但是为了满足相关规定,最大程度减少有机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设项目在固化工序设置集气管,对产生的VOCs进行收集,收集效率为100%,并且设置一套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对收集的有机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同时根据《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6-2013)规定:吸附装置净化效率不得低于90%,因此建设项目设置二级活性炭废气治理措施,效率控制在90%,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建设项目所在地地势平坦,周围200m范围内无超过10m的建筑物,设置15m高排气筒,满足排气筒高度应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的建筑5m以上的要求。
根据《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0-2010)之5.3.5中排气筒出口的流速宜为15m/s左右,本项目1#排气筒出口内径分别为0.35m,风机总风量分别为5313m3/h时,排气筒出口风速为15.35m/s;2#排气筒出口内径分别为0.35m,风机总风量分别为5000m3/h时,排气筒出口风速为14.44m/s。因此风机风量的确定符合《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0-2010)中要求。
建设项目有组织排放大气污染物总量为SO2 0.0063t/a、NOx 0.04t/a、颗粒物0.997t/a、VOCs 0.06t/a,拟在太仓港港口开发区总量范围内平衡,报太仓市环保局核批后执行。
建设项目无组织排放废气主要为:激光切割粉尘、焊接废气、未被收集的喷粉粉尘。
建设单位拟采取如下措施,以减少生产区的无组织挥发量:
(1)加强设备的维护,定期对生产装置进行检查检验,减少装置的跑、冒、滴、漏;
(2)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以减少人为造成的废气无组织排放。
(3)合理布置车间,将产生无组织废气的工序尽量布置在远离厂界的地方,以减少无组织废气对厂界周围环境的影响;
(4)在厂区外侧加强绿化,降低无组织排放废气的影响;
(5)涂装车间加强车间通风;
(6)焊接烟尘经移动式焊烟除尘装置处理后经车间无组织排放,焊烟除尘器风量约1600m3/h,收集效率为90%,处理效率为95%。
焊烟净化器通过风机引力作用,焊烟废气经万向吸尘罩吸入设备进风口,设备进风口处设有阻火器,火花经阻火器被阻留,烟尘气体进入沉降室,利用重力与上行气流,首先将粗粒尘直接降至灰斗,微粒烟尘被滤芯捕集在外表面,洁净气体经滤芯过滤净化后,由滤芯中心流入洁净室,最后经风口排出。
焊烟净化器处理效率约95%,能大量去除焊接烟尘,减少无组织排放,处理后焊接烟尘排放量为0.0145t/a,排放速率为0.0069kg/h。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减少无组织废气的排放,减少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因此污染防治措施可行。
建设项目1套粉末喷涂过滤装置、1套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25台焊烟收集器以及2套车间通风系统,废气处理环保投资40万元,约占其总投资的4.6%,主要用于废气处理设施方面,在可接受范围内。
建设项目废气处理装置运行时用电量约2万kw/a,电费取费标准0.8元/度,则电费20000×0.8=16000元。
因此,建设项目废气处理措施年运行成本约为1.6万元,项目总投资869.2万元,占总投资的比重较小,在可接受范围内。因此,从经济上来说,废气处理方案是可行的。
综上,建设项目废气治理设施从技术和经济方面均是可行的。
建设项目排水体制实行雨、污分流。建设项目生产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达《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中表1中B等级标准后接管排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水洗废水,废水排放量为2.14m3/d,隔油池设计处理能力为5m3/d,设计处理规模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建设需求。
水洗废水 |
隔油池 |
接管进入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 |
图8.2-1 生产废水预处理工艺流程图
生产废水主要污染物是COD、石油类、SS、LAS等,不含磷和氮,进水浓度COD为800mg/L,SS为300 mg/L,石油类为40mg/L,LAS为20mg/L,隔油池仅对COD、石油类有去除效率,去除效率为50%,隔油后废水中污染物浓度为COD:400mg/L,SS:300 mg/L,石油类:20mg/L,LAS:20mg/L,不含氮磷,符合《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2012修正本)的要求。
隔油池的工程设计结构及运行参数:
a)含油污水的水力停留时间不宜小于0.5h;
b)池内水流流速不宜大于0.005m/s;
c)池内分格宜取二档三格;
d)人工除油的隔油池内存油部分容积不宜小于该池有效容积的25%;隔油池出水管管底至池底的深度,不宜小于0.6m;
e)与隔油池相连的管道均应防酸碱、耐高温。
建设项目隔油池主要参数见表8.2-1。
表8.2-1 隔油池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材质 |
尺寸/规格 |
设计参数(停留时间) |
1 |
隔油池 |
钢筋混凝土
|
1.25m×2m×2m |
HRT:18.7h |
类比实际工程经验,隔油池进出水去除效率见表8.2-2。
表8.2-2 隔油池主要污染物去除效率一览表
各污染物 |
COD |
石油类 |
SS |
LAS |
进水浓度(mg/L) |
800 |
40 |
300 |
20 |
出水浓度(mg/L) |
400 |
20 |
300 |
20 |
总去除效率(%) |
50 |
50 |
0 |
0 |
(1)污水处理厂简介
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位于太仓市浮桥镇浏家港滨海路,设计处理能力2万t/d,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设计处理能力为1万t/d)于2003年完成进水、调试,并投入使用。2007年4月对现有污水处理工艺进行部分技术改造,在调节池和A/O池中间增加水解池,经过厌氧接触反应,加强生化处理前期对工业废水中难降解大分子化合物进行破坏、断键、裂解等基团取代的还原作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提高整套工艺脱氮除磷的效果,并去除一部分COD、SS。经改造后,其排水能达到《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07)相关标准的要求。
为适应太仓港港口开发区石化区的开发、建设需要,基于现有厂区预留土地面积有限,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搬迁至太仓港港口开发区协鑫路以南、玖龙路以东、培训中心以北,同时扩大污水处理规模(达到2.0万吨/天的处理规模)。目前,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已于2009年2月得到了太仓市环保局的批复[太环计(2009)13号],2010年12月已建成投产,一期项目在二期项目建成后停运。
根据环评批复,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废水中常规因子排放标准执行《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T1072-2007)表3中化学工业其他排污单位尾水排放浓度限值要求,(pH、SS、动植物油)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A标准。
2013年,太仓市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通过太仓市环境保护局对《太仓市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厌氧水解池除臭工程报告表》和《太仓市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两个项目的审批。
厌氧水解池除臭工程主要是将太仓市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两座厌氧水解池密封加盖,总加盖面积3550m2,同时增加两套生物过滤器。厌氧水解池的臭气收集后,通过管道进入生物过滤器处理后排放。
污泥干化工程主要内容为污泥处理车间1座,处理规模为100t/d(以含水率80%计)1座,污泥处理车间包括:污泥干化车间1座,污泥接受间1座,干污泥料仓1座,除臭装置1座,以及配套的变配电间控制间和辅助间。
(2)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工艺说明:
①粗、细格栅,调节池
粗、细格栅主要功能是去除水中的尺寸较大的悬浮物质,防止对水泵、管道造成堵塞或损害。
调节池的重要功能是调节水质水量,使系统运行稳定。同时若后续生化处理出现故障不能达标排放时,废水回流到调节池。
②沉砂池
去除原水中比重大于2.65,粒径大于0.2mm的无机砂粒,以保证后续流程的正常运行。
③厌氧水解池
厌氧水解是指有机物在进入细胞前,在胞外进行的生化反应,其特征是微生物通过释放胞外自由酶或固定酶来完成生物催化氧化反应(主要是大分子有机物的断链和水溶);酸化是一类典型的发酵过程,其特征是微生物利用溶解性基质产生的各种有机酸(如乙酸、丙酸、丁酸等)。本工程中水解(酸化)的主要目的是将原水中难以生物降解的固体物质分解为溶解性物质,将难降解复杂有机物分解为易生物降解的溶解性简单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二级生物处理工艺的生物降解。水解(酸化)实际上是后续二级生物处理主体阶段的一种预处理。
④改良A2/O池
改良型A2/O工艺在一个(或多个平行运行)反应容积可变的池子中,按曝气和非曝气阶段不断重复进行,在曝气阶段完成生物降解过程。在非曝气阶段主要是完成泥水分离过程和滗水过程。改良型A2/O池一般分为三个区:生物选择器、缺氧区和好氧区(又称主反应区);在选择区中,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质能通过酶反应机理而迅速去除,选择区可以恒定容积,也可以变容积运行,多池系统的进水配水池也可用作选择区,主反应区回流的污泥中的硝酸盐可在此选择区中得到反硝化,选择区的最基本功能是防止生产污泥膨胀;兼氧区内微量曝气,亦可调节为非曝气区进行缺氧除磷;主反应区内主要进行降解有机物和硝化,同时也进行着硝化—反硝化过程。
通过同时硝化/反硝化实现脱氮,必须连续测定池子主反应区的溶解氧数值,并加以控制调节。在曝气阶段需要不断调节溶解氧水平,在曝气开始时,溶解氧控制在较低的水平(约0.2~0.5mgO2/L),直到曝气阶段结束前,才使溶解氧水平达到最高水平(2~3mgO2/L)。
在改良型A2/O工艺系统的曝气阶段和非曝气阶段不断重复进行,在此过程中,废水中的残余的硝酸盐对生物除磷的影响极微。在不增加其它条件下,在4小时循环周期的系统中,其生物除磷的效果在80~90%左右。
⑤混凝沉淀池
为确保废水达标排放,在生化处理后增加混凝沉淀池,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或胶态物质,使废水确保达标。
絮凝沉淀工艺采用的是投加混凝剂和助凝剂(PAM)对二级生化处理出水进行絮凝沉淀的工艺。通过这一工艺可以进一步去除二级生化处理出水中残留的CODcr、P及色度,保证出水达标排放或回用。
上述处理后的废水消毒后排放。
⑥污泥处理
污泥从中沉淀池排出后进入浓缩池,浓缩液通过污泥泵进入带滤机实现固液分离,污泥含水率控制在78%以下。
臭气进入生物过滤器后,先经过预洗池加湿,同时吸收恶臭气体中可溶于水的成分,以及除去臭气中的粉尘等,气体进入滤池,气体中的恶臭成分作为养分被附着在滤料上的微生物吸收降解,从而能够高效率去除恶臭成分,使气体达标排放。
(3)处理效率分析
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各主要处理单元处理效果见表8.2-3。
表8.2-3 污水处理厂各工段设计去除率一览表
主要指标 |
CODCr |
BOD5 |
SS |
NH3-N |
TP |
进水浓度(mg/L) |
500 |
150 |
250 |
25 |
8 |
出水浓度(mg/L) |
75 |
15 |
10 |
5 |
0.5 |
总去除率(%) |
85% |
90% |
96% |
80% |
94% |
由上表可见,采用”厌氧水解+改良A2/O+絮凝沉淀”处理工艺,对CODCr、BOD5、SS、氨氮、TP等指标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均可以做到达标排放。
(1)处理规模的可行性
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20000m3/d。污水处理厂目前已接管和拟接管总量为14000m3/d,尚预留6000m3/d的处理余量。
建设项目废水量为17.53m3/d,约占太仓港港口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预留处理能力的0.29%,在其处理余量范围内,从水量上讲,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有能力接纳建设项目的废水。
(2)工艺及接管标准上的可行性分析
建设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水洗废水及地面冲洗废水,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浓度为COD 350mg/L、SS 250mg/L、氨氮25mg/L、总氮35mg/L、总磷3mg/L;水洗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后,污染物排放浓度为COD 400mg/L、SS 300mg/L、石油类 20mg/L、LAS 20mg/L;地面冲洗废水污染物排放浓度为COD 400mg/L、SS 300mg/L、石油类 15mg/L,上述废水混合后水质为:pH 6-9、COD 365mg/L、SS 231mg/L、氨氮17.1mg/L、总氮23.8mg/L、总磷2.2mg/L、石油类5.2mg/L、LAS 2.4mg/L,可达《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表1 B等级标准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污水管网已于2015年8月25日铺设完成,从工艺和接管标准上分析是可行的。
目前,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已铺设完毕。建设项目清洗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后与生活污水、地面冲洗废水一起接管至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建设项目污水接管口应根据江苏省环保厅《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的排水体制的规定进行设计,建设项目必须实施“雨污分流”,并在雨、污水排放口设置明显排口标志。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建设项目废水接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是可行的。
建设项目厂内污水预处理主要为隔油池隔油,主要经费为人工费。
建设项目隔油池安排职工1名,平均人工费100元/日·人,则每天人工费为100元。
因此,建设项目隔油池每年综合运行成本约为2.64万元,废水处理运行费用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建设项目水洗废水经厂区隔油池隔油后,与生活污水、地面冲洗废水一起接管排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建设项目新增水污染物总量作为考核量报太仓市环境保护局审批后执行。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拟建设的废水处理系统满足“四性原则”,即:在技术、经济、长期稳定达标排放、总量控制上均可行原则,能够满足相关要求,具有可行性。
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固废主要为废金属边角料(S1、S3、S6)、废切削液(S2)、废液压油(S4)、废焊渣(S5)、脱脂残渣(S7、S8)、不合格品(S9)、废粉末涂料、废滤芯、焊接粉尘、废油、废活性炭。
职工办公生活产生的固废有职工生活垃圾。
(1)一般固废:废金属边角料(S1、S3、S6)、废焊渣(S5)、废粉末涂料、废滤芯、不合格品和生活垃圾,共计97.4425t/a,其中废金属边角料、废粉末涂料、废滤芯、不合格品外卖处理,废焊渣、焊接烟尘和职工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2)危险废物:废切削液(S2)、废液压油(S4)、脱脂残渣(S7、S8)、隔油池废油,共计6.1t/a,其中废切削液(HW09)、废液压油及废油(HW08)委托太仓市柯林固废处置有限公司处置(固废处置协议及处理单位资质见附件八),脱脂残渣(HW17)、废活性炭(HW42)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危废处置承诺见附件十一)。
建设项目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方式见表8.2-4。
表8.2-4 建设项目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方式
序号 |
固体废物名称 |
产生 工序 |
属性(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或待鉴别) |
废物 代码 |
产生量 |
单位 |
利用处置方式 |
利用处置单位 |
1 |
废金属边角料 |
切管、剪板、冲压、钻孔、攻丝 |
一般固体废物 |
85 |
22.95 |
t/a |
外卖 |
废品回收单位 |
2 |
废切削液 |
切管、剪板 |
危险固体废物 |
HW09 |
2.8 |
t/a |
委托处置 |
太仓市柯林固废处置有限公司处置 |
3 |
焊渣 |
焊接 |
一般固体废物 |
86 |
0.024 |
t/a |
环卫清运 |
-- |
4 |
废液压油 |
冲压 |
危险固体废物 |
HW08 |
0.5 |
t/a |
委托处置 |
太仓市柯林固废处置有限公司处置 |
5 |
脱脂残渣 |
脱脂 |
危险固体废物 |
HW17 |
0.4 |
t/a |
委托处置 |
有资质单位 |
6 |
不合格品 |
检验 |
一般固体废物 |
85 |
5 |
t/a |
外卖 |
废品回收单位 |
7 |
粉尘 |
除尘 |
一般固体废物 |
84 |
7.938 |
t/a |
外卖 |
|
8 |
滤芯 |
除尘 |
一般固体废物 |
99 |
2 |
t/a |
外卖 |
|
9 |
废油 |
隔油 |
危险固体废物 |
HW08 |
0.06 |
t/a |
委托处置 |
太仓市柯林固废处置有限公司处置 |
10 |
焊烟粉尘 |
焊烟收集 |
一般固体废物 |
86 |
0.0855 |
t/a |
环卫清运 |
-- |
11 |
废活性炭 |
固化废气处理 |
危险固体废物 |
HW42 |
2.34 |
t/a |
委托处置 |
有资质单位 |
12 |
生活垃圾 |
员工办公生活 |
一般固体废物 |
99 |
59.4 |
t/a |
环卫清运 |
-- |
太仓市柯林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位于太仓市浏家港镇三里村,核准经营范围为焚烧处置废药物药品(HW03)、农药废物(HW04)、有机溶剂废物(HW06)、废矿物油(HW08)、废乳化液(HW09)、精(蒸)馏残渣(HW11)、染料涂料废物(HW12)、有机树脂类废物(HW13)、废卤化有机溶剂(HW41)、废有机溶剂(HW42)共5000吨/年。
建设项目产生的废切削液(HW09)、废液压油、废油(HW08)在太仓市柯林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处置、收集范围内且有处置余量接纳本项目新增危险废物。
因此建设项目产生危险固废均得到了妥善处理及处置,避免产生二次污染,固废处置措施可行。
(1)建设项目厂区内危险废物暂存场地应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9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环保部公告2013年第36号)要求设置,具体设置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贮存设施必须按《环境保护图形标志(GB15562-1995)》的规定设置警示标志;
②贮存设施周围应设置围墙或其它防护栅栏;
③贮存设施必须设置防渗、防雨、防漏等防范措施
④贮存设施应配备通讯设备、照明设施、安全防护服装及工具,并设有应急防护设施;
⑤贮存设施内清理出来的泄漏物,一律按危险废物处理。
(2)建设项目一般工业固废的暂存场所需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年修改单(环保部公告2013年第36号)要求建设,具体要求如下:
①贮存、处置场的建设类型,必须与将要堆放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类别相一致。
②贮存、处置场应采取防止粉尘污染的措施。
③为防止雨水径流进入贮存、处置场内,避免渗滤液量增加和滑坡,贮存、处置场周边应设置导流渠。
④应设计渗滤液集排水设施。
(3)危险废物处理要求
①建设项目危险废物产生后必须用容器密封储存,并在容器显著位置张贴危险废物的标识。
②建设项目危险废物必须及时运送至委托处置单位进行处置,运输过程必须符合国家及江苏省对危险废物的运输要求。
④危险废物的转运必须填写“五联单”,且必须符合国家及江苏省对危险废物转运的相关规定。
(4)具体防渗措施
建设项目按区域划分,分别设置生产区、原料贮存区、危险废物临时堆存区,并参照化工行业的要求,对其地面进行硬化防渗、防漏处理。
危险废物堆场地面采用钢筋混凝土垫层,上涂二道防水膜(聚丙烯)和二道防水砂浆(间隔施工),或者在水泥地面上加敷2mm 厚的高密度聚乙烯,其渗透系数均大于1×10-8,能够满足防漏防渗的要求。危险废物存放在内衬聚乙烯塑料袋的桶内,密封存储在危废库内,并定期送至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危废库四周设有排水沟,发生事故时,将产生的污水收集后排入应急事故池。
建设项目固废严格按上述要求进行处理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废金属边角料、废粉末涂料、废滤芯、不合格品外卖处理,废焊渣、焊接粉尘和职工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废切削液(HW09)、废液压油、废油(HW08)委托太仓市柯林固废处置有限公司处置;脱脂残渣(HW17)、废活性炭(HW42)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太仓市柯林固废处置有限公司每吨废物的处置费用为2800元,运输费用每车次350元,建设项目危险废物废切削液(HW09)、废液压油、废油(HW08)产生量为3.36t/a,每年需向柯林固废支付费用约为1.0108万元,项目总投资869.2万元,占总投资的比重较小,在可接受范围内,因此固废处理措施经济可行。
建设项目新增高噪声源为喷涂线作业噪声、机加工设备、焊接设备、空压机等,其源强约为75~85dB(A)。设计时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且这些高噪声设备均安置在室内,通过设备减振、隔声,厂房隔声等措施能较好地降低噪声向外环境的辐射量,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1)控制设备噪声
在设备选型时选用先进的低噪声设备,在满足工艺设计的前提下,尽量选用满足国际标准的低噪声、低振动型号的设备,降低噪声源强。
(2)设备减振、隔声
在高噪声设备数控剪板机、数控折弯机、冲床、钻孔机、自动攻丝机、铝合金裁切机、AMADA激光切割机、自动裁切机、全自动切管机与地基之间安置减震器,为气保焊接机等安装隔声罩,空压机安置在车间内,风机安装消音器,降噪效果可以达到15dB(A)。
(3)加强建筑物隔声措施
建设项目设备均安置在室内,有效利用了建筑隔声,并采取隔声、吸声材料制作门窗、墙体等,防止噪声的扩散和传播,采取隔声措施,降噪量约10dB(A)左右。
(4)强化生产管理
确保各类防止措施有效运行,各设备均保持良好运行状态,防止突发噪声。
(5)合理布局
在厂区总图布置中尽可能将高噪声布置在车间中央,其它噪声源亦尽可能远离厂界,以减轻对外界环境的影响。纵观全厂平面布局,厂区平面布置较合理。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建设项目采取以上降噪措施后并经过距离衰减后,可以降低噪声25dB(A)以上,厂界噪声可确保达标,建设单位采用的工业布局和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可行。
为确保建设项目不对土壤、地下水造成污染,拟采取以下污染防治措施:
(1)各类固废在产生、收集和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固废散失,危险废物暂存场所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环保部公告2013年第36号)要求设置防漏、防渗措施,确保危险废物不泄漏或者渗透进入土壤及地下水。
(2)严格实施雨污分流,确保废水不混入雨水,进而渗透进入土壤及地下水。
(3)应采取严格的防渗漏等处理措施,各类油漆桶严禁露天堆放,最大限度地防止生产及暂存过程中的跑冒滴漏。
(4)危废暂存区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米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厘米/秒),或2毫米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毫米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厘米/秒。危险废物堆要防风、防雨、防晒。
采取以上污染防治措施后,建设项目对周围土壤及地下水环境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
建设项目环保投资为85万元,污染防治措施及“三同时”一览表见表8.6-1。
表8.6-1 建设项目污染防治措施及“三同时”一览表
项目名称 |
太仓爱丽特展示器材有限公司新建金属制品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
污染源 |
污染物 |
治理措施(建设数量、规模、处理能力等) |
处理效果、执行标准或拟达要求 |
投资 (万元) |
完成时间 |
|
粉末喷涂废气 |
颗粒物 |
滤芯除尘器(1套),15m高的2#排气筒排放,风机风量5000m3/h |
去除效率90%,排放浓度、排放速率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要求 |
20 |
与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 |
|
天然气燃烧废气 |
SO2、NOx、烟尘 |
二级活性炭吸附(1套),15m高的1#排气筒排放 |
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要求 |
5 |
||
固化废气 |
颗粒物、VOCs |
|||||
焊接废气 |
颗粒物 |
移动式焊烟收集装置25台、车间通风装置2套 |
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
5 |
||
废水 |
水洗废水 |
COS、SS、石油类、LAS |
隔油池1座5m3 |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表1标准B等级的要求 |
5 |
|
生活污水 |
COS、SS、氨氮、总氮、总磷 |
化粪池1座7.5m3 |
5 |
|||
地面冲洗废水 |
COS、SS、石油类 |
- |
||||
噪声 |
生产 |
- |
设备减振底座、厂房隔声等 |
厂界噪声达标 |
20 |
|
固废 |
生产 |
危险废物 |
50m2 |
分类设置,无渗漏 |
5 |
|
一般固废 |
100m2 |
有效设置 |
||||
绿化 |
依托租赁方 |
-- |
-- |
|||
风险防范 |
设置消防栓,消防水泵等 |
— |
2 |
|||
设置药品、设施、过滤式防毒面具等防护设施 |
— |
2 |
||||
雨水口、污水口应急监测 |
— |
2 |
||||
根据方案多方位分类别培训 |
— |
1 |
||||
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
— |
1 |
||||
根据项目风险类型增加可燃气体警报装置 |
— |
2 |
||||
应急事故池 |
290m3 |
10 |
||||
环境管理(机构、监测能力等) |
专职管理人员 |
— |
-- |
|||
清污分流、排污口规范化设置(流量计、在线监测仪等) |
雨、污水管网+规范化雨、污水排污口(依托租赁方) |
满足《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 |
-- |
|||
“以新带老”措施 |
-- |
-- |
||||
总量平衡具体方案 |
建设项目有组织排放大气污染物总量为SO2 0.0063t/a、NOx 0.04t/a、颗粒物0.997t/a、VOCs 0.06t/a;无组织排放大气污染物总量为颗粒物0.2445t/a。建设项目大气污染物总量在太仓港港口开发区总量范围内平衡。 废水接管考核量为:废水量4629t/a、COD 169t/a、SS 1.07t/a、氨氮0.079t/a、总氮0.11t/a、总磷0.01t/a、石油类0.024t/a、LAS 0.011t/a。水污染物最终外排总量纳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总量范围内。 固废均得到合理处置。 |
— |
||||
区域解决问题 |
— |
— |
||||
大气防护距离设置(以设施或厂界设置,敏感保护目标等) |
建设项目不设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全厂卫生防护距离为以1#生产车间为执行边界的50m范围及以4#生产车间为执行边界的50m范围形成的包络线范围,目前,该卫生防护距离内主要为企业、道路,项目建成后卫生防护距离内无居民点、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可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设置要求。今后在此范围内也不得建设居民点、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项目。 |
— |
||||
合计 |
85 |
|
建设项目从事金属货架、金属展示架、金属柜台的生产,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及其修改条目中限制类和淘汰类,不属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及其修改条目(苏政办发[2013] 9号文、苏经信产业[2013]183号)中限制类和淘汰类,不属于《苏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苏府[2007]129号文)中淘汰及限制类项目,不属于《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中限制发展的项目,不属于《江苏省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3年本)》、《江苏省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3年本)》中限制和禁止发展的项目。本项目的建设不与国家和江苏省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冲突。
建设项目不属于化学制浆造纸、制革、酿造、染料、印染、电镀以及其他排放含磷、氮等污染物的企业和项目,不违背《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2012修正本)、《2007年苏州市太湖流域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要点》(苏府办[2007]138号)中的要求。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
清洁生产是促进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解决和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清洁生产是以较少污染物产生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实行生产全过程控制,既有环境效益,又有经济效益。
建设项目主要原辅料为金属板、金属管、铁丝、实心焊丝、粉末涂料、切削液、脱脂剂等,无国内外优先控制污染物。
建设项目前处理工序不使用含氮、磷的脱脂剂,避免产生含氮、磷废水,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原辅材料较清洁。
建设项目产品主要是金属柜台、金属展示架、金属货架,产品清洁、无毒,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较小,符合清洁生产对产品指标的要求。
建设项目采用先进成熟的生产工艺和装备,同时对生产过程中易出现危险的部位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加强管理。具体防护措施如下:
(1)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水平,最大限度的避免人与有害物质的接触,改善操作人员的劳动条件。确保装置生产操作安全稳定运行。
(2)生产过程中凡需经常操作和检查的有危险的设备和部位,均设置操作平台、梯子和保护栏杆。
(3)建设项目喷涂线采用先进、成熟的生产工艺,配备滤芯除尘装置等环保设备,生产工艺成熟、先进。
通过上述措施,建设项目有效地体现了生产工艺的先进性,符合国家清洁生产指标中对生产工艺的要求。
建设项目生产过程采用性能可靠、技术先进、运行平稳、操作简易的生产设备,在设备选购上立足于先进高效、节能、环保,主要设备均选用当今国、内外先进水平设备。
(1)机械加工
建设项目机械加工设备采用数控设备、机器人焊接,机械加工自动化程度高,加工精度细,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次品的产生量,属于先进的生产工艺。
(2)粉末涂装
建设项目粉末涂装工序由喷粉室+固化通道+输送机组成,喷粉室为静电粉末喷粉室,喷粉室自上而下顶壁、侧壁、底壁和支撑架固定连接为一体,顶壁板呈圆弧状,顶壁后侧开口有出风,人工操作口正对面设有粉末回收口,能及时回收过喷粉末,使喷房内产生均匀的负压,防止粉尘随气流溢出。采用侧回收的技术,既提高了粉尘的利用率,又保证工作表面质量和降低成本。
项目所使用设备均不属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全三批)中的设备名录。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有效的体现了生产工艺和设备先进性,符合国家清洁生产指标中对生产工艺和设备先进性的要求。
为了节能降耗,建设项目采用了以下节水、节能措施:
(1)所选工艺设备选用了高效、先进的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产品的损耗率,减少了原料的用量和废边角料的产生量,减少了物流运输次数和运输量,节省了能源。
(2)生产过程中清洗用水循环使用,减少新鲜水的补充量。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了有效的节能、节水措施,提高了能源和水的利用率。
建设项目属于金属货架、金属展示架、金属柜台的生产,尚无清洁生产技术要求的相关评价指标,故本评价采用指标对比法说明项目清洁生产水平。选择部分指标与辛柏机械技术(太仓)有限公司进行比较,分析本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
辛柏机械技术(太仓)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德合资企业,专业从事研发、制造和销售工业控制柜、IT机柜、户外机柜、人机介面、操作台、机柜空调、机柜温度控制器、热交换器、加热器、除湿器、温控组件、配电组件及以上产品相关附件。核心产品是机柜,主要工艺为机加工、脱脂、水洗、电泳、喷粉等,与本项目工艺相差不大,因此本项目与辛柏机械技术(太仓)有限公司具有可比性,代表了国内先进的生产水平及先进的清洁生产水平,因此,本次根据《辛柏机械技术(太仓)有限公司新建工业机柜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相关数据,计算出辛柏机械技术(太仓)有限公司单位平方米产品的粉体漆消耗量、水消耗量、COD产生量、废脱脂残渣产生量。
本项目清洁生产指标对比情况具体见表9.3-1。
表9.3-1 清洁生产指标与国内同行对比表
评价指标 |
单位 |
辛柏机械技术(太仓)有限公司 |
本项目 |
|
物耗指标 |
粉体漆消耗量 |
kg/m2 |
0.1 |
0.056 |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
水 |
t/m2 |
0.0092 |
0.0056 |
污染物产生指标 |
COD产生量 |
kg/m2 |
0.0026 |
0.0019 |
废脱脂残渣产生量 |
kg/m2 |
0.006 |
0.00037 |
由表9.3-1可见,本项目生产技术指标,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指标与辛柏机械技术(太仓)有限公司相比、资源、能源利用相对较小,污染物的产生量也较小,因此,建设项目清洁生产水平可达到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推行清洁生产,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量化,企业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企业循环经济水平:
(1)清洗用水循环使用,节约了水的用量,符合循环经济要求。
(2)减少产品的物料使用量;减少产品的能源使用量;
(3)加强物质的循环使用能力;
(4)最大限度可持续地利用可再生资源;
(5)提高产品与服务的强度。
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即体现了循环经济思想的要求,在整个生产以及管理的过程中均采取了一些节能降耗的措施,通过同行业对比,拟采取的各项措施取可取得一定的经济及环境效益。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清洁生产可达到国内同行业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为了更好的推进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制定ISO14000系列标准,用以规范公司内所有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行为。建立环境管理方案,健全组织机构实施运行,进行ISO14000体系的认证。
(2)加强管理,做好节能降耗工作。
(3)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优先选用节能降耗的生产工艺和技术。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目标控制,即区域排污量在一定时期内不得突破分配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因此,建设项目的总量控制应以区域总量不突破为前提,通过对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及控制途径分析,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污染物进入环境,以确保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目标能得到实现,达到建设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统一,促进本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十二五”期间江苏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要求,结合建设项目排污特征,确定总量控制或总量考核因子为:
(1) 大气:
总量控制因子:SO2、NOx、VOCs;
总量考核因子:颗粒物;
(2) 水:
总量控制因子:COD、氨氮
总量考核因子:SS、总氮、总磷、石油类、LAS;
(3) 固废:
总量控制因子:一般及危险固废排放量。
在本报告前述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得到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总量控制建议,见表10.2-1。
表10.2-1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汇总 单位:t/a
产生量 |
削减量 |
排放总量 |
最终排放量 |
||
有组织废气 |
SO2 |
0.0063 |
0 |
0.0063 |
0.0063 |
NOX |
0.04 |
0 |
0.04 |
0.04 |
|
粉尘 |
8.935 |
7.938 |
0.997 |
0.997 |
|
VOCs |
0.6 |
0.54 |
0.06 |
0.06 |
|
无组织废气 |
颗粒物 |
0.2445 |
0 |
0.2445 |
0.2445 |
废水 |
废水量 |
4629 |
0 |
4629[1] |
4629[2] |
COD |
1.91 |
0.22 |
1.69[1] |
0.37[2] |
|
SS |
1.07 |
0 |
1.07[1] |
0.32[2] |
|
氨氮 |
0.079 |
0 |
0.079[1] |
0.023[2] |
|
总氮 |
0.11 |
0 |
0.11[1] |
0.069[2] |
|
总磷 |
0.01 |
0 |
0.01[1] |
0.0023[2] |
|
石油类 |
0.036 |
0.012 |
0.024[1] |
0.023[2] |
|
LAS |
0.011 |
0 |
0.011[1] |
0.0023[2] |
|
固废 |
一般固废 |
38.0425 |
38.0425 |
0 |
0 |
危险固废 |
6.1 |
6.1 |
0 |
0 |
|
生活垃圾 |
59.4 |
59.4 |
0 |
0 |
[1]为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的接管考核量;[2]为参照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出水指标计算,作为本项目排入外环境的水污染物总量。
(1)污染物排放总量
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污染物总量情况如下:
建设项目有组织排放大气污染物总量为SO2 0.0063t/a、NOx 0.04t/a、颗粒物 0.997t/a、VOCs 0.06t/a。建设项目大气污染物总量在太仓港港口开发区总量范围内平衡。
废水接管考核量为:废水量4629t/a、COD 1.69t/a、SS 1.07t/a、氨氮 0.079t/a、总氮 0.11t/a、总磷 0.01t/a、石油类 0.024t/a、LAS 0.011t/a。水污染物最终外排总量纳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总量范围内。
固废均得到合理处置。
建设项目大气污染物考核总量报太仓市环保局核批后执行;水污染物最终排放量纳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总量范围内,报请太仓市环保局审批后实施。
建设项目的生产技术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经济效益好。项目的建成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社会经济效益。项目总投资869.2万元,预计投产后年利润约10000万元,因此,本项目有较好的收回投资,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根据工程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所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筹措足够的资金,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以保证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满足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要求。
项目环保投资85万元,占总投资的9.8%。项目建成后“三废”治理运行费用主要为废气、废水、噪声治理运行费和固废处置废用,全年约需5.2508万元,不会对项目运营造成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项目在污染治理和控制方面有较大的投入,通过设施建设和日常运行,可保证各类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对预防和杜绝可能产生的潜在事故污染影响也能发挥明显的作用。因此,本项目环保投入比较合理,污染物经过各项设施处理后对周围环境影响比较小。
项目环保措施主要是体现国家环保政策,贯彻“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的污染控制原则,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项目采用的废气、废水、噪声等污染治理及清洁生根据工程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所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筹措足够的资金,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以保证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满足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要求。
项目环保投资85万元,占总投资的9.8%。项目建成后“三废”治理运行费用主要为废气、废水、噪声治理运行费和固废处置废用,全年约需5.2508万元,不会对项目运营造成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项目在污染治理和控制方面有较大的投入,通过设施建设和日常运行,可保证各类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对预防和杜绝可能产生的潜在事故污染影响也能发挥明显的作用。因此,本项目环保投入比较合理,污染物经过各项设施处理后对周围环境影响比较小。环保措施,有效地削减污染物排放量,达到了有效控制污染和保护环境的目的。环境保护投资的环境效益表现在以下方面:
(1)采取的各种降噪、隔声措施可降低噪声设备的声级,减少噪声对厂界的影响,同时改善工作环境,保护了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降低对周围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
(2)建设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废金属边角料、废粉末涂料、废滤芯、不合格品外卖处理,废焊渣、焊接烟尘和职工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废切削液(HW09)、废液压油、废油(HW08)委托太仓市柯林固废处置有限公司处置,脱脂残渣(HW17)、废活性炭(HW42)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因此,本项目建成运行后,对其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只要严格按照上述方法去进行处理处置,就能够确保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影响,也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3)建设项目脱脂后烘干及固化工序在生产车间烘干烘道及固化烘道内完成,烘干烘道及固化烘道均为液化气直接加热,液化气经点燃后风机将热风通过管道进行加热,最终液化气燃烧废气与烘干废气、固化废气一并进入同一根15m高的1#排气筒排放,年工作时间为2112h,产生的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SO2、NOX、颗粒物、VOCs,风机风量为5313m3/h;建设项目粉末喷涂系统建设于车间喷涂线内,喷粉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经滤芯除尘器去除超细粉尘后通过风机引至过15米高2#排气筒高空排放,风机风量为5000m3/h。
类比同类项目,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废气收集和处理系统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和操作规程做好废气处理装置的运行维护,保证废气处理装置的稳定运行。
(4)建设项目水洗废水采用隔油池进行隔油,隔油率在50%以上。
建设项目隔油后的水洗废水及车间清洗废水、生活污水水质能够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表1B标准。根据同类企业运行情况,能够保证废水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由以上分析可知,本项目的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良好。在采取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后,可以大幅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由此说明,本项目在环境经济上是可行的。
本项目排放的污染物虽然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由于项目建设后,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和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使得区域内的污染物排放强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指出,我国环境保护的任务是保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人民创造清洁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
为了缓解项目生产运行期对环境构成的不良影响,在采取环保治理工程措施解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同时,必须制定全面的企业环境管理计划,以保证企业的环境保护制度化和系统化,保证企业环保工作持久开展,保证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生产。
建设项目建成后,建设单位应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并设置专门从事环境管理的机构,可专职配备环保人员1-2名,负责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同时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环保培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建设项目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为保证环境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应制定环境管理方案,环境管理方案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组织贯彻国家及地方的有关环保方针、政策法令和条例,搞好环境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公司职工的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提高污染控制的责任心。
(2)制定并实施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期规划及年度污染治理计划;定期检查环保设施的运行状况及对设备的维修与管理,严格控制“三废”的排放。
(3)掌握公司内部污染物排放状况,编制公司内部环境状况报告。
(4)负责环保专项资金的平衡与控制及办理环保超标缴费工作。
(5)协同有关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落实“三同时”,参与有关方案的审定及竣工验收。
(6)组织环境监测,检查公司环境状况,并及时将环境监测信息向环保部门通报。
(7)调查处理公司内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建立污染突发事故分类分级档案和处理制度。
(8)努力建立全公司的EMS(环境管理系统),以达到ISO14000的要求。
(9)建立清洁生产审计计划,体现“以防为主”的方针,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1)报告制度
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第二十条和二十三条规定,本次建设项目在正式投产前,应向负责审批的环保部门提交“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报告”,经验收合格并发给“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合格证”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
建设项目建成后,应严格执行月报制度。即每月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污染事故、污染纠纷等情况。
企业排污发生重大变化、污染治理设施改变或生产运行计划改变等都必须向当地环保部门申报,经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2)污染处理设施的管理制度
对污染治理设施和管理必须与生产经营活动一起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中,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制定操作规程,建立管理台帐。
(3)奖惩制度
企业应设置环境保护奖惩制度,对爱护环保设施,节能降耗、改善环境者给予奖励;对不按环保要求管理,造成环保设施损坏、环境污染和资源、能源浪费者予以重罚。
建立企业环保监测机构,配备专业环保技术人员,配置必备的仪器设备,具有定期自行监测的能力。
根据《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苏环控[97]122号)规定:
(1)排气筒附近应树立环保图形标志牌,同时在排气筒规范设置监测口,建设便于日常监测的操作平台。
(2)建设项目废水经规范化排污口排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不得随意排放。
(3)固体废物(废液)暂存场所,环卫垃圾中转地等应设置标志牌。
项目周围防火距离范围内必须有明显的防火标志。
表12.2-1 各排污口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排放口名称 |
编号 |
图形标志 |
形状 |
背景颜色 |
图形颜色 |
废水接管口 |
WS-01 |
提示标志 |
正方形边框 |
绿色 |
白色 |
清下水、雨水排口 |
WS-02 |
提示标志 |
正方形边框 |
绿色 |
白色 |
排气筒 |
FQ-01 |
提示标志 |
正方形边框 |
绿色 |
白色 |
噪声源 |
ZS-01 |
提示标志 |
正方形边框 |
绿色 |
白色 |
固废暂存场所 |
GF-01 |
警告标志 |
三角形边框 |
黄色 |
黑色 |
固体废物暂存场所,必须有防火、防腐蚀、防流失等措施,并应设置标志牌。
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等规定的监测分析方法对各种废气污染源进行日常例行监测,有关废气污染源监测点、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见表12.3-1。
表12.3-1 建设项目废气污染源监测
监测点位置 |
监测项目 |
监测频率 |
|
烘干、固化及液化气燃烧废气 |
1#排气筒 |
SO2、NOx、烟尘、VOCs |
1次/季度 |
粉末喷涂废气 |
2#排气筒 |
颗粒物 |
1次/季度 |
厂界无组织监控 |
颗粒物 |
1次/季度 |
根据排污口规范化设置要求,对建设项目废水接管口的主要水污染物和雨水排放口水污染物进行监测,在本项目的总接管口设置采样点,在接管口附近醒目处,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
在采样点设置自动监测系统,自动监测记录COD和pH值。
有关废水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见表12.3-2。
表12.3-2 废水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
位置 |
监测项目 |
监测频次 |
厂区污水排放口 |
pH、COD、SS、氨氮、总氮、总磷、LAS、石油类 |
1次/年 |
雨水排放口 |
pH、COD、SS、氨氮、总氮、总磷、LAS、石油类 |
1次/年 |
注*:常规监测采样分析方法全部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的相关规范执行。
定期监测厂界四周噪声,监测频率为每半年一次,并在噪声监测点附近醒目处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
以技术可靠性和测试权威性为前提,建设单位可以委托有监测能力和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进行定期监测。
建设单位应定期对项目所在地区地下水进行监测,监测频率为每年一次或者根据实际进行调整。
表12.3-3 地下水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
位置 |
监测项目 |
监测频次 |
项目所在厂区地下水 |
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 |
1次/年 |
建设单位应在项目正常运行后每年对所在地土壤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监测。
表12.3-4 土壤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
位置 |
监测项目 |
监测频次 |
项目所在厂区土壤 |
pH、汞、砷、镉、铬、铅、铜、镍、锌 |
1次/年 |
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监测建议清单见表12.4-1。
表12.4-1 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监测建议清单
污染源 |
环保设施名称 |
监测因子 |
废气 |
1套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1根15米高的1#排气筒 |
SO2、NOx、烟尘、VOCs |
1套滤芯除尘装置+1根15米高的2#排气筒 |
颗粒物 |
|
移动式焊烟收集装置25台,厂界无组织监控 |
颗粒物 |
|
废水 |
预留污水接管口 |
COD、SS、氨氮、总氮、总磷、LAS、石油类 |
雨水排放口 |
COD、SS、氨氮、总氮、总磷、LAS、石油类 |
|
固废 |
一般固废暂存场 |
规范化 |
危险废物暂存场 |
规范化 |
|
噪声 |
隔声、减振等 |
厂界噪声 |
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2012年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和江苏《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意见》(苏环规(2012)4号),本项目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依照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公开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征求公众意见。
公众参与方式以填写“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调查表”为主,网上公示和项目所在地公示为辅。
太仓爱丽特展示器材有限公司于2015年1月26日~2015年2月6日,在建设单位所在地周边新港花苑小区,以张贴公告信息的方式向公众公示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八条所要求的六个方面的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及概要,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内容,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以及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等。一次公示照片见图13.1-1。
太仓爱丽特展示器材有限公司于2015年4月29日~2015年5月14日,在建设单位所在地新港花苑小区,以张贴公告信息的方式向公众进行了二次公示,主要公示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九条所要求的八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评价结论的要点,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表简本的方式和期限,以及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主要事项、形式和时间等。二次公示照片见图13.1-2。
太仓爱丽特展示器材有限公司在公告公示的同时,分别于2015年1月26日~2015年2月6日、2015年4月29日~2015年5月14日在太仓市浮桥镇人民政府网站(网址为:http://www.tcfq.gov.cn/)上对建设项目的基本信息以及项目建成投产后采取的环保措施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进行了两次公示,网站截图分别见图13.1-3、13.1-4。
(1)维护公众合法的环境权益,在环境影响评价中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2)更全面地了解环境背景信息,发现潜在环境问题,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3)通过公众参与,提出经济有效并切实可行的减缓不利社会环境影响的措施。
(4)平衡各方面利益,化解不良环境影响可能带来的社会矛盾。
(5)推动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根据确定公众参与对象的标准,本次公众参与对象组成为:
(1)环境影响范围内受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单位、企业等;
(2)环境影响范围内受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3)环境影响范围内与建设项目有关的社会团体等;
(4)关注项目的单位,如有关政府组织和相关领域研究机构。
本报告调查形式以填写“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调查表”为主,以网上公示和项目所在地公示为辅,建设单位于2015年5月15日至5月20日对居住或工作在项目所在地周围的居民发放调查表进行调查,共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主要调查对象为距离项目较近的敏感目标新港花苑、银港小区、浏家港镇及茜泾村,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调查表见表13.4-1。
表13.4-1 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调查表
被调查人姓名 |
|
被调查单位 |
太仓爱丽特展示器材有限公司 |
|||
年龄 |
|
职业 |
|
|||
性别 |
|
文化程度 |
|
单位地址 |
太仓市浮桥镇刘家港茜泾村(飞马路北、向阳河东侧) |
|
联系电话 |
|
|||||
家庭住址 |
|
|||||
单位名称 |
|
|||||
项目基本情况: 太仓爱丽特展示器材有限公司在太仓市浮桥镇刘家港茜泾村(飞马路北、向阳河东侧)投资869.2万元建设金属制品生产项目。 生产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接管排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排入长江。 建设项目废气经厂内废气处理装置处理后经排气筒排放; 建设项目产生噪声经减振、隔声及距离衰减后厂界达标排放; 建设项目产生危险固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办公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建设项目在落实各项污染物防治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
||||||
您对环境质量现状是否满意(如不满意请注明原因) □很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不满意的原因: |
||||||
您是否知道/了解在该地区拟建设的项目 □很了解 □了解 □基本了解 |
||||||
您认为该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影响是 □较小 □一般 □较大 |
||||||
您对该项目持何种态度 □ 支持 原因是 □ 有条件赞成 条件是什么? □ 反对 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
||||||
您对项目环保方面有何建议要求?
签字(盖章) |
||||||
(1)公众对建设项目所在地目前的环境质量(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等)状况是否满意;
(2)公众对建设项目的了解状况及反应;
(3)公众对建设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及影响的看法;
(4)了解建设项目概况后,公众对建设项目建设持何种态度;
(5)公众对本项目污染防治及环保部门审批本项目有何建议和要求。
表13.4-2 建设项目公众调查对象情况表
项目 |
人数 |
比例(%) |
项目 |
人数 |
比例(%) |
||
性别 |
男 |
58 |
58 |
职业 |
农民 |
9 |
9 |
女 |
37 |
37 |
职工 |
17 |
17 |
||
未填写 |
5 |
5 |
退休 |
23 |
23 |
||
- |
- |
- |
其他 |
18 |
18 |
||
- |
- |
- |
未填写 |
37 |
37 |
||
程度 |
大专、本科及研究生 |
10 |
10 |
年龄 |
40岁以下 |
13 |
13 |
高中及中专 |
15 |
15 |
41-60 |
47 |
47 |
||
小学及初中 |
57 |
57 |
61岁以上 |
27 |
27 |
||
未填写 |
18 |
18 |
未填写 |
13 |
13 |
表13.4-3 被调查人员情况统计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家庭住址 |
文化 程度 |
职业 |
联系电话 |
所持 态度 |
1 |
蔡家明 |
男 |
60 |
新港花苑 |
小学 |
个体经营者 |
13913780535 |
支持 |
2 |
闵怡 |
女 |
30 |
新港花苑 |
大专 |
|
53645593 |
支持 |
3 |
林振明 |
男 |
55 |
浏家港新港花苑 |
小学 |
工人 |
13962628694 |
有条件赞成 |
4 |
孙羿 |
男 |
30 |
新港花苑 |
大专 |
职员 |
13962416361 |
支持 |
5 |
蔡敏芳 |
女 |
30 |
新港花苑 |
本科 |
社区工作人员 |
13915760838 |
有条件赞成 |
6 |
王秋实 |
女 |
41 |
新港花苑 |
高中 |
职员 |
53645593 |
支持 |
7 |
黄坚 |
男 |
45 |
新港花苑 |
高中 |
工人 |
53643734 |
支持 |
8 |
唐彩芳 |
女 |
46 |
新港花苑 |
初中 |
工人 |
53643734 |
支持 |
9 |
朱玉英 |
女 |
54 |
新港花苑 |
初中 |
退休 |
18915772768 |
支持 |
10 |
费品芳 |
男 |
55 |
新港花苑 |
高中 |
|
53643734 |
支持 |
11 |
费嫣红 |
女 |
24 |
新港花苑社区 |
大学 |
学生 |
18915772768 |
支持 |
12 |
费淑娟 |
女 |
70 |
新港花苑 |
初中 |
退休 |
18915769227 |
支持 |
13 |
费维新 |
男 |
47 |
新港花苑 |
大专 |
|
18915772768 |
支持 |
14 |
吴敏 |
女 |
50 |
新港花苑居委会 |
高中 |
职工 |
53717255 |
支持 |
15 |
汤永明 |
男 |
60 |
浏家港新港花苑 |
高中 |
职工 |
53645471 |
支持 |
16 |
王秋环 |
女 |
60 |
浏家港新港花苑 |
初中 |
退休 |
53646435 |
支持 |
17 |
顾惠芬 |
女 |
58 |
浏家港富民南路56号 |
初中 |
工人 |
53645340 |
支持 |
18 |
顾辉述 |
男 |
60 |
太仓市浮桥镇浏家港富民南路55号 |
初中 |
工人 |
13906224991 |
支持 |
19 |
闵永明 |
男 |
60 |
新港花苑 |
初中 |
职工 |
53646350 |
支持 |
20 |
闵慧群 |
女 |
60 |
新港花苑 |
初中 |
退休 |
53646350 |
支持 |
21 |
祝永明 |
男 |
55 |
新港花苑 |
高中 |
|
53645593 |
有条件赞成 |
22 |
倪惠勤 |
女 |
55 |
新港花苑 |
初中 |
|
53645593 |
有条件赞成 |
23 |
张晓婷 |
女 |
23 |
新港花苑 |
大专 |
职工 |
15106221316 |
支持 |
24 |
张岑 |
女 |
43 |
新港花苑 |
高中 |
职工 |
13812929345 |
支持 |
25 |
李杰 |
男 |
31 |
新港花苑 |
高中 |
职工 |
53717255 |
支持 |
26 |
苏宝伟 |
男 |
70 |
新港花苑 |
初中 |
|
53643734 |
支持 |
27 |
林惠德 |
男 |
58 |
新港花苑4-10 |
初中 |
|
13013846072 |
有条件赞成 |
28 |
周慕珍 |
女 |
54 |
新港花苑 |
高中 |
|
18913785870 |
支持 |
29 |
何周 |
男 |
30 |
新港花苑7-3号 |
大专 |
|
18913785870 |
支持 |
30 |
张秀文 |
女 |
80 |
新港花苑 |
初中 |
退休 |
53645277 |
支持 |
31 |
韩褐妹 |
女 |
74 |
新港花苑 |
小学 |
农民 |
53645277 |
支持 |
32 |
庄晓 |
男 |
29 |
|
本科 |
公务员 |
13962617127 |
有条件赞成 |
33 |
费蓓元 |
女 |
60 |
新港花苑 |
|
退休 |
53646722 |
支持 |
34 |
金耀华 |
男 |
60 |
新港花苑 |
初中 |
|
13063742232 |
支持 |
35 |
闻林生 |
男 |
66 |
新港花苑5-33号 |
初中 |
退休 |
13962400849 |
支持 |
36 |
刘素娣 |
女 |
64 |
新港花苑5-33 |
小学 |
退休 |
53645022 |
支持 |
37 |
闵妍 |
女 |
34 |
新港花苑 |
本科 |
教师 |
13962415220 |
有条件赞成 |
38 |
杨彩平 |
女 |
62 |
浮桥镇新港花苑 |
小学 |
退休 |
53717255 |
有条件赞成 |
39 |
秦永兴 |
男 |
64 |
新港花苑 |
初中 |
工人 |
53645700 |
有条件赞成 |
40 |
秦海美 |
女 |
42 |
浮桥镇新港花苑 |
大专 |
职工 |
53717255 |
有条件赞成 |
41 |
黄紫飞 |
男 |
54 |
新港花苑 |
初中 |
职工 |
15906221757 |
支持 |
42 |
闻丽英 |
女 |
56 |
新港花苑4-10 |
初中 |
|
53645809 |
有条件赞成 |
43 |
顾献忠 |
男 |
48 |
银港小区 |
初中 |
|
13372616278 |
支持 |
44 |
王菊明 |
男 |
62 |
浏家港银港小区35号 |
小学 |
农民 |
18021627632 |
支持 |
45 |
王惠娟 |
女 |
65 |
浮桥镇银港新村-19 |
小学 |
退休 |
15906225251 |
支持 |
46 |
王振芳 |
男 |
73 |
银港小区 |
初中 |
退休 |
18262666176 |
支持 |
47 |
王耀明 |
男 |
70 |
银港小区24 |
初中 |
|
15850267580 |
支持 |
48 |
王祖良 |
男 |
|
银港小区 |
小学 |
|
13205114325 |
支持 |
49 |
陶永良 |
男 |
59 |
银港72号 |
初中 |
工人 |
13338681900 |
支持 |
50 |
钱国兴 |
男 |
59 |
银港小区76号 |
|
|
18013770831 |
支持 |
51 |
传跃忠 |
男 |
54 |
茜泾村8组 |
初中 |
|
13962401534 |
支持 |
52 |
王振明 |
男 |
|
银港小区 79号 |
小学 |
退休 |
53645365 |
支持 |
53 |
褚跃飞 |
男 |
52 |
银港小区 |
初中 |
|
13706241767 |
支持 |
54 |
顾萍 |
女 |
53 |
茜泾村8组 |
初中 |
|
53645368 |
支持 |
55 |
王剑 |
男 |
38 |
银港小区 34号 |
初中 |
|
13773007192 |
支持 |
56 |
谷凤仙 |
女 |
63 |
银港小区 53号 |
小学 |
退休 |
53645368 |
支持 |
57 |
周根才 |
男 |
|
银港小区 85号 |
小学 |
|
13962401836 |
支持 |
58 |
张月华 |
|
|
银港小区 |
|
|
15906225239 |
支持 |
59 |
周三妹 |
|
|
银港小区 |
|
|
18962405565 |
支持 |
60 |
王士良 |
男 |
|
银港小区 13号 |
|
|
13776288497 |
支持 |
61 |
王甘生 |
男 |
|
|
|
|
13372116288 |
支持 |
62 |
朱永兵 |
男 |
|
|
|
|
13906228992 |
支持 |
63 |
仇耀英 |
女 |
|
银港小区80号 |
|
|
13962401534 |
支持 |
64 |
朱惠明 |
男 |
59 |
|
|
|
13862377776 |
支持 |
65 |
王雪球 |
男 |
59 |
浮桥镇浏家港银港新村1-23号 |
初中 |
|
15906225239 |
支持 |
66 |
郁国忠 |
|
|
茜泾村8组 |
|
|
13306225899 |
支持 |
67 |
张赞思 |
|
|
茜泾村8组 |
|
|
13372116298 |
支持 |
68 |
王雪荣 |
男 |
74 |
银港小区 |
高中 |
退休 |
53653645 |
支持 |
69 |
徐加珍 |
女 |
56 |
银港小区 |
小学 |
退休 |
18051242160 |
支持 |
70 |
王福妹 |
男 |
62 |
银港小区 |
初中 |
无业 |
53645367 |
支持 |
71 |
吴伟忠 |
男 |
57 |
银港小区1-5 |
初中 |
职工 |
15250588757 |
支持 |
72 |
王雪明 |
男 |
64 |
银港小区 |
小学 |
职工 |
13862384987 |
支持 |
73 |
金明长 |
男 |
60 |
银港小区 |
|
退休 |
13962610814 |
支持 |
74 |
王培玉 |
女 |
72 |
银港小区 |
|
退休 |
15345241376 |
支持 |
75 |
吴介忠 |
男 |
53 |
银港小区 |
初中 |
职工 |
13812902708 |
支持 |
76 |
徐凤娥 |
女 |
|
银港小区 |
小学 |
|
53646911 |
支持 |
77 |
畜康明 |
男 |
|
银港小区 |
初中 |
|
13306229094 |
支持 |
78 |
王耀忠 |
男 |
63 |
银港小区 |
初中 |
|
18915579761 |
支持 |
79 |
王菊华 |
女 |
64 |
银港小区 |
|
退休 |
|
支持 |
80 |
何金龙 |
男 |
62 |
银港小区 |
初中 |
退休 |
13952425781 |
支持 |
81 |
王雪明 |
男 |
57 |
银港小区 |
初中 |
无业 |
13382119608 |
支持 |
82 |
王海娟 |
男 |
37 |
银港小区 |
中专 |
职工 |
13962609882 |
支持 |
83 |
王振荣 |
男 |
78 |
银港小区 |
小学 |
职工 |
53641832 |
支持 |
84 |
奚美芳 |
女 |
61 |
银港小区 |
初中 |
退休 |
15162552209 |
支持 |
85 |
吴春花 |
女 |
33 |
银港新村 |
中专 |
职工 |
13913799319 |
支持 |
86 |
黄西辉 |
男 |
55 |
银港小区 |
高中 |
职工 |
13776178552 |
支持 |
87 |
何明球 |
男 |
62 |
银港小区 |
|
退休 |
53642726 |
支持 |
88 |
吴国兴 |
男 |
68 |
银港小区 |
|
退休 |
53642982 |
支持 |
89 |
柯雪五 |
男 |
48 |
浏家港新港花苑7区57号 |
初中 |
农民 |
13915788432 |
支持 |
90 |
钱雪莲 |
女 |
45 |
新港花苑7-1 |
初中 |
农民 |
13962605720 |
支持 |
91 |
闵永良 |
男 |
57 |
新港花苑7-26 |
初中 |
农民 |
13776199345 |
支持 |
92 |
仇刚 |
男 |
68 |
新港花苑 |
初中 |
|
53645100 |
有条件赞成 |
93 |
齐明刚 |
男 |
37 |
新港花苑4-119 |
大专 |
财务 |
18962620625 |
支持 |
94 |
周良 |
男 |
50 |
新港花苑7-29 |
高中 |
工人 |
13382116795 |
支持 |
95 |
王伟明 |
男 |
60 |
新港花苑7区9号 |
初中 |
农民 |
13952429880 |
支持 |
96 |
王惠芳 |
女 |
62 |
新港花苑 |
初中 |
退休 |
18915769168 |
支持 |
97 |
顾玉珍 |
女 |
60 |
浏家港新港花苑7区11号 |
小学 |
农民 |
18952425867 |
支持 |
98 |
李映青 |
女 |
51 |
新港花苑7-29 |
高中 |
工人 |
53646795 |
支持 |
99 |
顾玉林 |
男 |
53 |
新港花苑7区14号 |
高中 |
农民 |
13806248317 |
支持 |
100 |
杨光大 |
男 |
73 |
新港花苑7-44 |
初中 |
农民 |
15995956596 |
支持 |
注*:字迹可能有误。
本次公众参与意见的收集,除了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进行张贴公示。
本着侧重考虑直接受影响公众意见和保护弱势群体的原则,在综合分析公众意见、国家或地方有关规定和政策、建设项目情况以及社会文化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各主要意见采纳与否,以及如何采纳做出判断。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见表13.5-1。
表13.5-1 个人公众意见调查内容与结果统计
被调查的人员对工程建设的看法和建议,综合起来可归纳如下:
(1)对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很满意的39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9%;较满意的6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0%;不满意的1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
(2)对项目了解情况:很了解的43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3%;了解的4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6%、基本了解的11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1%。
(3)认为该项目的危害程度:认为危害程度较小的7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76%;认为危害程度一般的24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4%;认为危害程度较大的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0%。
(4)从环保角度,对该项目建设所持态度:支持的8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88%;有条件赞成的1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2%;无人反对。
在公众对该项目建设方面所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中,重点是要求建设单位在建设中要保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环保措施的建设,确保项目建成投产后污染物达标排放。
建设单位承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参照公众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建设单位根据公众对工程建设的看法和建议,做出承诺,将全部采纳公众意见,做好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并在送审环境影响报告书前,将公众意见采纳的信息及时反馈给了公众。在送审环境影响报告书前的公示期间,未收到任何反对该项目建设的书面意见。
对照《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文)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文)、《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本项目的公众参与应做到“程序合法性、形式有效性、对象代表性、结果真实性”。
(1)程序的合法性
本项目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文件的规定,接受委托后的七天内开始了第一次公示,公示起始时间2015年1月26日,报告书基本完成时于2015年4月29日进行了第二次公示。
(2)形式有效性
本项目采用的公示方式为在项目评价范围内的太仓爱丽特展示器材有限公司所在地附近新港花苑进行现场公示,符合《暂行办法》提出的公示要求;通过发放调查表来调查项目所在地周围人群对项目的支持态度和意见,均为《暂行办法》提出的公众参与形式。由此可见本项目的公参形式是有效的。
(3)对象的代表性
公众发放的调查表发放100份,回收100份,所有调查人均位于评价范围内,涵盖了新港花苑、银港小区、浏家港镇及茜泾村等敏感保护目标,均在本项目2.5km范围之内,符合代表性的原则。
(4)结果的真实性
本项目由建设单位派出专门人员,于2015年5月15日至5月20日对居住或工作在项目所在地周围的居民发放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表回收后,环评单位对部分电话进行了抽查回访,因此本项目的调查结果是真实可靠的。
本项目公众参与采用网上公示、张贴公告和发放“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调查表”的形式进行。项目公示期间,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未收到反馈意见,说明公众对本项目建设没有异议。本次共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达100%,调查结果显示:支持的为8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88%;有条件赞成的1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2%;无人反对。
公众对该项目建设所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1)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并确保环保设备有效运行,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2)确保危废有效处置,不外排。
建设单位承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参照公众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具体做法:
(1)做好废气的治理工作,确保达标排放。
(2)危险废物委托有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不外排。
建设项目位于太仓市浮桥镇刘家港茜泾村(飞马路北、向阳河东侧),位于太仓沿江总体规划的港城组团内,用地属于规划二类工业用地;建设项目主要从事金属货架、金属展示柜及金属柜台的生产,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江苏省工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苏政办发[2006]140号)中限制和淘汰类项目;不属于《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及《关于印发苏州市当前限制和禁止供地项目目录》(苏府〔2004〕122号)。
建设项目主要从事金属货架、金属展示柜及金属柜台的生产,加工前需要进行前处理,主要为脱脂、水洗,不含磷化、电镀工艺,因此,建设项目不属于《苏州市调整淘汰部分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意见》(苏府〔2006〕125号)中重点调整和淘汰的行业;也不属于《苏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苏府[2007]129号文)第三类 禁止类新建普通电镀企业(包括金属制品、机械制品以及其他技术含量不高的企业设置的电镀工段)以及其他限制类、淘汰类项目。
因此,建设项目在拟建地建设,与国家、地方产业政策相符,与太仓城市总体规划相符。
太仓港经济开发区(港区)共分为三大组团,三个组团分别为璜泾组团、港城组团、浏河组团。
建设项目位于太仓港经济开发区(港区)的港城组团。港城组团的职能定位为:集港口作业、工业开发、生活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组团。
港城组团工业用地分为五片:东片为太仓港经济开发区(港区)启动区,工业门类以化工、造纸、能源为主;西片为再生资源加工区,主要发展二三类工业;中片为远太国际城,主要发展二三类工业;北片为荡茜港区一部分,主要发展热电厂等耗水型港口工业;南片为重化工业园区和中化国际化工物流石化产业园,主要发展重化工业和化工物流产业。
建设项目位于港城组团东片区,用地属于二类工业用地,主要从事金属展示架、金属货架、金属柜台喷涂加工以及喷涂加工前的表面处理,符合太仓港经济开发区(港区)的产业定位规划。
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废气产生量少,经治理后可稳定达标排放;生产废水不含氮磷,水质较简单,与生活污一起接管进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固废均妥善处置,零排放。
建设项目生产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后与生活污水、地面冲洗废水一起接管进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位于太仓港港口开发区协鑫路以南、玖龙路以东、培训中心以北,设计处理规模2.0万吨/天,已于2010年12月已建成投产。目前,建设项目所在地飞马路的市政污水管网目前已铺设完成,建设项目废水接管至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符合当地的环保规划要求。
建设项目主要是金属货架、金属展示架、金属柜台喷涂加工,喷涂前工件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其表面处理工艺仅为脱脂、水洗,不含磷化、电镀等工艺,表面处理产生的工艺废水不含磷、氮;不属于化学制浆造纸、制革、酿造、染料、印染、电镀以及其他排放含磷、氮等污染物的企业和项目,不违背《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2012修正本)的要求。
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建设地附近大气环境良好,各测点监测值均达标;评价区域内长江水质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要求,水环境质量状况良好;监测期间,建设项目厂区周围各噪声测点的监测结果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项目周围声环境敏感点测点的监测结果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在评价区域内,D1监测点的各监测因子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Ⅰ类标准要求,D2监测点的PH、挥发份因子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Ⅰ类标准要求、高锰酸钾指数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Ⅲ类标准要求、氨氮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Ⅳ类标准要求,D3监测点的PH、挥发份因子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Ⅰ类标准要求、高锰酸盐指数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Ⅱ类标准要求、氨氮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Ⅲ类标准要求,说明项目所在地地下水环境现状良好;建设项目所在地各土壤监测因子中,PH、镉、镍、锌、汞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其余各监测因子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95)中一级标准,建设项目所在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较好。项目周边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建设项目实施后,三废处理达标后排放,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较小,不会降低周边环境的质量标准,从环境的角度来说,建设项目的建设与周围环境是相容的。
建设项目排水系统设计为“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制排水方式,建设项目生产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后与生活污水、地面冲洗废水一起接管排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项目产生的废气经处理后达标排放。预测表明,本项目废气排放对环境保护目标影响和评价区域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本项目对主要声源处采用隔声、减振等措施,可有效降低生产噪声影响。根据预测结果,项目建成后生产设备所产生的噪声昼间、夜间对厂界贡献值均可达标。因此本项目的正常营运不会对厂界周围声环境造成影响。
固废本着以资源化为主,兼顾无害化安全填埋的处置原则,本项目建成后所有固体废弃物均可安全有效的处置。
本项目公众参与采用网上公示、张贴公告和发放“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调查表”的形式进行。项目公示期间,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未收到反馈意见,说明公众对本项目建设没有异议。本次共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达100%,调查结果显示:支持的为8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88%;有条件赞成的1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2%;无人反对。
总平面布置原则:根据国家标准规范要求,在满足工艺流程、安全、卫生防护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平面布置紧凑合理,流程短、占地小,物流短捷顺畅,便于操作、检修、管理,节约用地。
建设项目位于太仓港港口开发区,所在厂区主要出入口位于南侧飞马路上,厂区内建筑由5栋生产车间(其中1栋2F、其余为1F)、1就餐区(1F)、1栋厕所及浴室(1F)、1栋配电房(1F)、一栋门卫(1F)。
纵观总厂区平面布置,各分区的布置规划整齐,厂区平面布置较合理。
太仓爱丽特展示器材有限公司新建金属制品生产项目位于太仓市浮桥镇刘家港茜泾村(飞马路北、向阳河东侧),总投资869.2万元,租用苏州名顺良豪实业有限公司闲置厂房及办公楼,其总占地面积14089.6m2,建筑面积约8675.46m2。建设项目预计于2015年12月建成投产,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产金属柜台5万台、金属展示架10万台、金属货架5万台的生产规模。
建设项目从事金属货架、金属展示架、金属柜台的生产,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及其修改条目中限制类和淘汰类,不属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及其修改条目(苏政办发[2013] 9号文、苏经信产业[2013]183号)中限制类和淘汰类,不属于《苏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苏府[2007]129号文)中淘汰及限制类项目,不属于《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中限制发展的项目,不属于《江苏省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3年本)》、《江苏省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3年本)》中限制和禁止发展的项目。本项目的建设不与国家和江苏省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冲突。
建设项目不属于化学制浆造纸、制革、酿造、染料、印染、电镀以及其他排放含磷、氮等污染物的企业和项目,不违背《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2012修正本)、《2007年苏州市太湖流域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要点》(苏府办[2007]138号)中的要求。
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不含电镀等工序,不涉及“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等重金属”,不属于《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及重金属污染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通知》(苏环办[2011]177号)中的涉重项目。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
建设项目位于港城组团东片区,产品为金属货架,金属展示架、金属柜台,符合太仓港经济开发区(港区)港城组团的规划要求;其用地为规划二类工业用地,周围主要是工业企业,符合太仓港经济开发区(港区)用地规划的要求。
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废气产生量少,经治理后可稳定达标排放;生产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后与生活污水、地面冲洗废水一起接管排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固废均妥善处置,零排放。符合当地的环保规划要求。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建设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地的规划要求,选址可行。
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污染物总量情况如下:
建设项目有组织排放大气污染物总量为SO2 0.0063t/a、NOx 0.04t/a、颗粒物 0.997t/a、VOCs 0.06t/a。建设项目大气污染物总量在太仓港港口开发区总量范围内平衡。
废水接管考核量为:废水量4629t/a、COD 1.69t/a、SS 1.07t/a、氨氮 0.079t/a、总氮 0.11t/a、总磷 0.01t/a、石油类 0.024t/a、LAS 0.011t/a。水污染物最终外排总量纳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总量范围内。
固废均得到合理处置。
建设项目大气污染物考核总量报太仓市环保局核批后执行;水污染物最终排放量纳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总量范围内,报请太仓市环保局审批后实施。
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建设项目生产废水隔油后与生活污水、地面冲洗废水一起接管排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尾水排入长江。建设项目主要噪声设备经过减振、消声、隔声等措施处理后,厂界噪声可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置,达到零排放。因此,建设项目采取的各项污染治理措施可行,可确保各项污染物的达标排放。
(1)废气
正常工况下,建设项目有组织、无组织废气中各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均低于10%,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在非正常排放情况下,与正常排放情况相比对外界的大气环境影响明显增大,因此,建设项目应确保污染防治措施的稳定运行,杜绝非正常事故的发生,确保各种污染物达标排放。
建设项目不设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全厂卫生防护距离确定为以1#生产车间为执行边界的50m范围及以4#生产车间为执行边界的50m范围形成的包络线范围,目前,该卫生防护距离内主要为企业及道路,项目建成后卫生防护距离内无居民点、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可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设置要求。今后在此范围内也不得建设居民点、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项目。
评价结果表明,本项目建成投产后,正常工况下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周围地区空气质量影响不明显,不会造成这些区域空气环境质量超标现象。
(2)废水
建设项目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制,建设项目生产废水隔油后与生活污水、地面冲洗废水一起接管排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尾水最终排入长江。
(3)噪声
建设项目噪声设备通过减振、隔声等措施及距离衰减后,厂界噪声影响值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8)中3类标准要求,不会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影响。
(4)固废
建设项目产生固体废物均得到有效处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工艺成熟,设备先进,物耗、能耗及污染物排放量较低,资源消耗程度以及污染物的产生量均较低,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通过风险防范措施的设立和应急预案的建立,可以较为有效的最大限度防治风险事故的发生和有效处置,结合企业在运营期间不断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车间发生的环境风险可以控制在较低的水平,风险发生概率及危害将低于国内同类企业水平,建设项目的事故风险值处于可接受水平。
建设项目公众参与采用网上公示、张贴公告和发放“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调查表”的形式进行。项目公示期间,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未收到反馈意见,说明公众对本项目建设没有异议。本次共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达100%,调查结果显示:支持的为8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88%;有条件赞成的1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2%;无人反对。
支持或有条件赞成本项目建设的同时,公众提出了一些建议,大部分内容是要求建设项目在建设中要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及加强环保管理,并确保环保设备有效运行,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和确保固废有效处置,不外排。建设单位承诺将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并加强环保管理,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合理,清洁生产水平可达到国内同行业清洁生产先进水平的要求,采用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总体上对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较小,不会降低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总量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平衡,周围居民对该项目的建设持支持态度,建设项目虽具有一定的风险,但在加强风险防范措施,建立风险应急预案的情况下,其风险值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因此,从环保角度来讲,建设项目在拟建地建设是可行的。
(1)建议不断改进生产工艺,降低原材料消耗。
(2)加强噪声治理和防噪设备的维护,降低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
(3)建议喷涂线做到密闭作业,定期检查废气处理装置去处效果。
(4)加强固体废物在厂内堆存期间的环境管理。
(5)加强职工的清洁生产意识教育,要求职工在日常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造成资源和物料的浪费,提高资源及物料的利用率。